其實如果從世俗曆史的視角去講,這幾次大分裂可以說都有共同的特點,就是基本上這些分裂都是地理分裂,即不同的地理區域産生了分裂,因此可以被視為是某些區域不願意服從當時公認的權威,而權威又無力将其鎮壓,最終導緻雙方分道揚镳。而從宗教視角去講,那麼每次都會有具體的教義分歧,但本文對此隻會進行一些簡述。
東方正教信徒的分布區域,顔色越深其比例越高,灰色代表不存在
首先我們來說發生在公元451年的基督教第一次大分裂。這次大分裂時間最為久遠,知道的人也最少,但在基督教曆史上意義卻也非常重大。這次大分裂分家的雙方是包括現代東正教、天主教和多數新教教派在内的“西方教會”和流行于亞美尼亞、埃及、埃塞俄比亞、厄立特裡亞以及叙利亞等亞非地區的東方正教會。在現代大家可能覺得這個東方正教會不值一提,許多人可能根本就沒聽說過。但在當時,他們的影響力其實是跟西方教會差不了太多的。
現代埃及科普特教會神職人員
當時基督教已經成為東西羅馬帝國的國教,但各地基督教會在關于一些“核心教義”的理解方面卻存在分歧,所以東羅馬皇帝馬爾西安召集了東西羅馬各地的基督教會到今天土耳其境内的迦克敦開會,試圖彌合各方的分歧。最後這個會議确定了“基督的神人二性”這個基督教的核心教義,但參加會議的幾個東方教會,主要是埃及科普特教會和亞美尼亞教會卻拒絕接受這個定義,因此在此後與西方各個教會分道揚镳。而在此之後,這個在迦克敦舉行的會議被西方教會視為奠定基督教基本教義最重要的曆史會議之一。但東方教會卻将其稱為“惡兆迦克敦”,認為它召開的目的就是強迫東方正教會向羅馬教皇效忠,而且是出于政治目的,也開了基督教徒迫害基督教徒的惡劣先河,而這種分歧直到今天仍然存在,東方正教會雖然勢力極其弱小,但仍然沒有和西方教會重新合流。
公元1054年:東西教會大分裂而基督教曆史上最具有标志性的一次分裂發生在公元1054年。在這一年,東正教和天主教的分裂正式形成。而這次分裂的原因,其實可以追溯到東西羅馬的分裂,以及西羅馬帝國的滅亡。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日耳曼人成了西歐地區的政治主宰,東羅馬帝國則以希臘文化為主,雙方之間的文化分歧越來越大。而按說在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作為羅馬帝國國教傳遍歐洲北非的基督教重心本應向東羅馬帝國傾斜。其實在上一節提到的迦克敦會議上已經做出了類似決定,将東羅馬首都君士坦丁堡主教提高到了和羅馬教皇同等的地位。但羅馬教皇始終拒絕接受這個決定,東羅馬帝國境内的各個教會也拒絕認可羅馬教皇地位比自己高。而這一點就是雙方再次分裂最基本的根源。
也就是說,西歐教會其實更像是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羅馬教皇的權威高于其它所有教會,整個天主教體系裡的教會在信仰上都歸羅馬教廷領導,教徒也都向羅馬教廷效忠。而東正教的體系則更像是一個聯邦制的國家,不同地區的不同教會彼此擁有一定獨立性,同時沒有哪個地區教會的地位高于其它地區的教會。當然這隻是一個類比,實際的情況要複雜很多。
天主教和東正教分裂之後的邊界
所以簡而言之,雙方根本的分歧就是東羅馬帝國境内的教會拒絕承認羅馬教皇是所有教會的領導。當然,既然是宗教争端,雙方也總要給自己找一些宗教方面的理由,即教義理解和宗教儀軌方面的差異。具體來說,除了一些過于抽象的宗教概念,雙方的差異有以下幾點。首先天主教認為耶稣被釘死這個行為本身就拯救了世人,所以天主教的宗教藝術會重點展示耶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形象。但東正教認為耶稣戰勝死亡複活才是拯救世人的根本,所以東正教的藝術不會過度展示耶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形象。另外天主教在禱告時主要是跪着,而東正教則主要是站着。天主教嚴禁教士結婚或者有任何形式的性行為,但東正教卻允許其教士結婚。
而在雙方分裂之後,又産生了另外一個不同,即東正教地區一直到1923年都還在實行儒略曆,即在公元前45年由凱撒頒布的曆法,而天主教地區則在公元1582年修改了曆法,制定了現代世界通用的公曆。這種差别導緻了後來雙方曆法的日期有13天左右的差異,而體現這個差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917年的俄國革命,雖然發生在公曆11月7日,但因為俄羅斯當時實行儒略曆,那天是10月25日,所以它才會被稱為“十月革命”。當然這類細節差異還能舉出很多,但本質上這次東正教與天主教的分裂還是可以說成是領導權之争。雙方分裂之後,仍然是以地理劃界,波蘭和匈牙利以東地區成為東正教地區,從波蘭和匈牙利開始的中西歐則成為了天主教地區。
新教與天主教的分裂其實新教與天主教的分裂歸根結底也還是一次領導權之争。公元14世紀歐洲在天主教會的神權統治下爆發了曠世瘟疫黑死病,導緻整個歐洲在很短時間内有差不多40%的人病死。特别是在教會統治最為穩固的意大利等南歐地區,病死率更是高的驚人,有些地區甚至達到了90%。這種曠世浩劫導緻教會統治的權威喪失殆盡,一些世俗貴族開始嘗試從教會的統治之中脫離出來,歐洲的神權體系開始瓦解。
而這時一些宗教人士也看到了這個發展勢頭,開始從宗教角度提出新的理論,配合世俗貴族擺脫神權統治的需要,宗教改革的序幕也就此拉開。一般認為公元1517年德國教士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條論綱》是宗教改革運動的起點。但其實宗教改革真正最重要的節點恐怕是公元1534年,因為在這一年,英國國王亨利八世以自己要離婚為由頭,正式和羅馬教廷決裂。他自封為英國教會的最高領導者,正式創立了英國國教會,也就是比較早的新教教會。
法國宗教戰争的場景
而在此之後,歐洲各國也都陸續發生了一系列試圖擺脫羅馬教廷控制的宗教改革,很多時候因為沖突激烈,這些改革演化成了宗教戰争。其中最主要的宗教戰争包括北歐各國及部分日耳曼邦國與神聖羅馬帝國和西班牙之間進行的“三十年戰争”,以及法國從公元1562年到公元1593年之間進行的8次宗教戰争。這些戰争規模之大,傷亡之慘重在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之前都是罕見的,其中“三十年戰争”總共造成了差不多800萬人死亡,而法國宗教戰争則造成了大約300萬人死亡。最終戰争的結果是多數北歐國家成為了新教國家,而多數南歐國家和部分中東歐國家仍然維持天主教。另外因為後來英國的海外殖民地特别大,所以在前英國的殖民地,比如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信仰新教的人數都超過信仰天主教的人數。而在西班牙和法國的殖民地,如拉美和非洲,信仰天主教的人數則比較多。
歐洲新教(藍)和天主教(棕)的分界線
當然彼此聲稱信仰一個宗教的兩派為了争奪領導權打了這麼多年,死了那麼多人,自然也得找出一些理論分歧,所以新教和天主教在宗教制度和教義理解上也自然是有一定分歧的,其中比較主要的有幾點。一是新教不承認羅馬教皇的卓越地位,或是說領導地位,認為其違反基督教《聖經》的陳述。其次新教基本上隻認可基督教《聖經》,而天主教則将很多曆史傳統和曆史宗教著作看的地位很高。另外天主教因為曆史傳統,其宗教儀式相對于新教要多很多,而且還非常尊崇耶稣的母親瑪利亞,而新教的儀式則要簡單一些,而且認為尊崇瑪利亞不符合基督教教義。最後新教一般允許其神職人員結婚生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