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老話,叫“被逼入牆角的兔子也會咬人”。試想,天性溫順的兔子都是如此,更何況人呢?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蘇格拉底曾經說過:“一顆完全理智的心,就像是一把鋒利的刀,會割傷使用它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完全絕對的事情,就像一枚硬币一樣具有它的兩面性。這就告誡我們做人做事都不要太絕對,要給自己和他人留有餘地在一個春天的早晨,房太太發現有三個人在後院裡東張西望,她便毫不猶豫地撥通了報警電話,就在小偷被押上警車的一瞬間,房太太發現他們都還是孩子,最小的僅有14歲!他們本應該被判半年監禁,房太太認為不該将他們關進監獄,便向法官求情:“法官大人,我請求您,讓他們為我做半年的勞動作為對他們的懲罰吧。
經過房太太的再三請求,法官最後終于答應了她。房太太把他們領到了自己家裡,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熱情地對待他們,和他們一起勞動,一起生活,還給他們講做人的道理。半年後,三個孩子不僅學會了各種技能,而且個個身強體壯,他們已不願離開房太太了。房太太說:“你們應該有更大的作為,而不是待在這兒,記住,孩子們,任何時候都要靠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吃飯。
許多年後,三個孩子中一個成了一家工廠的主人,一個成了一家大公司的主管,而另一個則成了大學教授。每年的春天,他們都會從不同的地方趕來,與房太太相聚在一起。
房太太就是“得理讓三分”的典範。
“人活一口氣,佛争一竈香。”這是一個人在被人排擠,或者被人欺侮時,經常說的一句急欲“争氣”的話。
其實也未必如此,試想一下,一個人究竟能有多大的氣量?一生大不了三萬六千天,這還是極少數。就像古代名人張英說的那樣,“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千裡擋書為堵牆”,卻不如“得饒人處且饒人,讓他三尺又何妨”。這方面,不管是古人還是今人,有好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得理不讓人,無理攪三分。”這是普通人常犯的毛病。其實,世界上的理怎麼可能都讓某一個人占盡了?所謂“有理”、“得理”在很多情況下也隻是相對而言的。凡事皆有一個度過了這個度就會走向反面,“得理不讓人”就有可能變主動為被動,反過來說,如果能得理且讓人,就更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氣量與水平。給對手或敵人一個台階下,往往能赢得對方的真心尊重。
古希臘寓言家伊索曾說道:“不要瞧不起任何人,因為誰也不是懦弱到連自己受了侮辱也不能報複的。”懦弱的人通常會忍受許多不必要的委屈,他們的内心或極為兇惡,或極為寬闊,無論何者他們仍然擁有回擊的能力,萬不可等閑視之。
一個人不僅要自己的胸懷寬廣,度量寬宏,更要注意别人的自尊。一個人如果損失了金錢,還可以再賺回來;一旦自尊心受到傷害,就不是那麼容易彌補的,甚至可能為自己樹起一個敵人。“得理且讓人”就是要照顧他人的自尊,避免因傷害别人的自尊而為自己樹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