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為什麼會有一種持續的油膩感

為什麼會有一種持續的油膩感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30 17:09:33

為什麼會有一種持續的油膩感?---------------------------是我們創造了這個世界的‘細膩’---------------------------------,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為什麼會有一種持續的油膩感?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為什麼會有一種持續的油膩感(今天被人說了油膩)1

為什麼會有一種持續的油膩感

---------------------------是我們創造了這個世界的‘細膩’---------------------------------

今天被人說了‘油膩’

我脫口而出:沒事沒事。。。

這時我擡頭看說我油膩那個人,他有點蒙,覺得我為啥會說‘沒事’?哈哈哈哈。

剛我跟旁邊的老婆說,你跟我說:你有點油膩,我回複你:沒事沒事,你會怎麼想?

老婆回複:你有病吧。。。

01

我們經常會聽到周圍人說:那個xxx挺雞賊的,那個xx挺虛僞的。有時候别人說我聰明我都覺得有點罵我的意思,可能從小老師說我耍小聰明,我對聰明這個詞産生了反感吧。然後就會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盡量顯得不那麼小聰明。

對,我是那種内心比較敏感的人,如果被人說了我哪裡不好,我内心會在意很久。但表面嘻嘻哈哈的我,讓老師和同學覺得我比較皮,說了也不聽,但這些評價都确實烙進了我心裡,然後影響了我的表現和表達,在公衆場合比較自卑,害怕說錯話做錯事讓别人覺得我不好。

造成的結果就是我長大後,極度需要被認可,因為從小我都是隻聽的到别人說我不好的話,很在意别人對我的看法;而别人對我的表揚和肯定顯得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當然,每個班裡都會有那種真的調皮搗蛋的男生,不管老師怎麼教育,他們都顯得無所謂,是老師同學眼中的“壞學生”、“差生”。對于這樣的學生,家長和老師是怎麼教育的呢?

大家有體驗的應該都知道,教育方式和教育我基本一樣,瘋狂給這個“差生”貼标簽,隻是标簽的負面性更強一些:皮、愛撒謊、拖油瓶,幹啥啥不行搗蛋第一名。。。

對于這些孩子,有的性格确實比較頓感,對這些詞語無感,相當于沒聽見,也就不會在心裡烙下對自己太多負面的評價,反而進入社會會顯得比較自信。

但是在坐的各位老師也要注意,外表皮不一定代表這個孩子頓感,也可能隻是表感覺無所謂,實際上内心也很敏感,會拿小本子默默記下來自己的不好。所以建議在座的老師和家長,好好看看我的文章,隻有你知道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是什麼心理,你才知道你該如何教育孩子。首先你得了解你自己。

如上所述,我們後來的自信自卑都是性格使然。但是我要說的是:30年的今天,我才知道,性格無好壞,内心敏感的人也有偉人、有偉大的成就,也都能好好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再說一遍:性格無好壞優劣,内心敏感的人有強大的創造力、想象力。

注意:‘内心敏感’不是‘抗壓能力差’,更不是‘受挫能力差’。我上高中後還經常聽我父親對我說:你不行,沒有抗壓能力,人家說你幾句就不行了,你這樣進入社會怎麼辦。

是的,我同意,内心敏感的人進入社會會遇到問題,但是内心頓感的人,進入社會就沒有問題了嗎?

請記住:每個人都有自己這輩子的功課要做,有的人要學會接受自己的内心敏感,有的人要習慣自己的内心頓感。請注意,這裡我說的是接受習慣,而不是改變對抗

有區别嗎?當然有,我請你不要着急往下讀,請再重讀一遍上面這段話,感受這兩對詞語的區别。

02

接下來,我們來分析一下,說我油膩這件事。

這句話有三個主題體:A說我油膩這個人;B‘油膩’這個詞;C我

我們先來分析B:‘油膩’這個詞。

百度回答——

油膩是2017年度十大網絡用語之一,意思是用來形容某人活的不清爽、不體面、不優雅,是對某些中年男子特征的概括描述,這些特征包括不注重身材保養、不修邊幅、談吐粗魯等。

鄭s覺得乘風破浪的哥哥油膩;粉絲覺得乘風破浪的哥哥可愛。

有些女生覺得說我愛你就是油膩;有些女生覺得說我愛你是一份承諾和責任。

有些女生甚至單純的覺得‘胖’就是油膩;可是有很多結婚的男性都發福,老婆也沒覺得自己老公油膩。

經簡單推理得:油膩這個詞,100個人有100個哈姆雷特,也就是說每個人對這個詞的理解不同,油膩這個詞的意義也就不同。

我們再來聊聊A: 說我油膩這個人

他說我油膩,上面也推理了,油膩這個詞的内涵,全部是他的認知和解釋。(也許他覺得你摳個鼻屎就是油膩)所以,A說的油膩,是專屬A的,不屬于我。

好了,最後C: 我

已經不用分析了,看到這你應該知道:‘你很油膩’這句話,跟我一點關系都沒有。

是的,我想告訴你,尤其是内心敏感的你,不要在意别人評價,尤其負面評價(内心敏感的人更容易記下對自己否定的詞語)。因為這些都不是你。

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就是語言,最愚蠢的發明也是語言,因為太狹隘!

英語和中文的語言邏輯不一樣;男人和女人的語言邏輯不一樣;大人和小孩的語言邏輯不一樣。世界80億人,每個人的知識體系、認知、家庭環境都不一樣,語言的邏輯和詞語的含義自然也就不一樣。可是我們要有統一的詞語來工作和交流,這大大削減了溝通效率和準确性,中國人還講究看眼色行事,領導一個眼色相當于一篇論文。

在這種低等級的溝通工具下,一個詞語有它真正的含義嗎?我認為沒有,一個詞語(比如油膩),他所有的含義隻來自于說出這個詞的人,這個人有最終解釋權。

所以油膩跟你C的關系真的不大,不要自作多情了,别人對你的評價或者标簽,全部是别人自己。這也是我之前的文章《我們都是活在套子裡的人》所說的,這就叫投射原理。我們都活在自己投影的世界裡,過着我們以為的日子。

03

其實文章寫到這你可能覺得差不多要結束了,但是sry(對不起),如果你看懂了、認同了上述觀點,那這一段才是你的重點。

當我們知道了這個原理後,我們就頓悟和無憂了嗎?我建議你找個人試試,讓他誠懇的告訴你,你是一個多虛僞的人,然後你感覺一下自己的情緒。

其實懂得道理和原理,我們依然很難淡定,而且别人說你确實有點虛僞後,你會告訴自己:這不是我,我不虛僞,我又内心敏感了,我不能這樣!

大家看上面這句話,是在抗拒情緒還是在接受情緒?

是的,我們再抗拒自己的情緒,我們告訴自己,不能這樣,這樣不對,這不是我。抗拒情緒是我們七情六欲裡的一種情緒,但抗拒情緒有個問題就是,它會帶來焦慮,越來越強的焦慮,甚至到後期讓自己迷失。我們說負向能量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終占據了正能量,整個人就會很‘喪’。

那怎麼辦呢?其實第一段我就告訴了答案——接受

什麼是接受呢?很簡單,就是一句話:我内心敏感,是的,這就是我,這是我和這個世界上幾十億人的不同之處,我可以接受我的敏感和不愛表達,我可以接受我自己。

不信你試試,分别說——這不是我,我不虛僞,我又内心敏感了,我不能這樣!

再說——我内心敏感,是的,這就是我,這是我和這個世界上幾十億人的不同之處,我可以接受我的敏感和不愛表達,我可以接受我自己。

感覺哪個說完,内心會舒服些?

04

因為我是個内心敏感的人,所以我這篇文章想送給跟我有同樣困惑的人。可能你會問:那你現在完全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了嗎?

對不起,我沒有,這也是為什麼别人說我油膩,我回來會寫這篇文章,其實這個過程就是我在自我調節,自我接受,不斷重複告訴自己,接受自己敏感的記下了别人的評價,這就是我,我知道油膩不是我,我也會和我需要被肯定的情緒和平共處,我很棒。

而且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人的一生很難讓自己從敏感變頓感,從内向變外向,況且也沒有這個必要,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的和自己的負能量和平共處,不斷的修身養性。

生活就是一場修行,你參透了、悟透了還不是終點,你平和了才是得道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