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27 17:46:50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1

知識點

一、我會寫組詞

咆:páo(咆哮、咆号、咆哮如雷)

哮:xiào(哮喘、哮吼、咆哮西風)

嗓:sǎng(嗓子、嗓門、嗓音)

淌:tǎng(流淌、淌汗、淌眼淚)

啞:yǎ(沙啞、啞語、啞口無言)

揪:jiū(揪住、揪心、揪出)

呻:shēn(呻吟、悲呻、無病呻吟)

廢:fèi(廢物、廢話、廢水)

二、多音字

沖:chōng(沖刺)chòng(沖着)

号:hào(号碼)háo(怒号)

當:dāng(當作)dàng(上當)

折:zhé(打折)zhē(折騰)shé(折本)

沒:mò(沒落)méi(沒有)

三、近義詞

咆哮——怒吼 驚慌——驚惶 獰笑——奸笑

擁戴——擁護 沙啞——嘶啞 清瘦——瘦弱

放肆——放縱 勢不可擋——所向披靡

痛苦——痛楚 跌跌撞撞——踉踉跄跄

四、反義詞

黎明——黃昏 驚慌——鎮定 獰笑——微笑

清瘦——富态 沙啞——清脆 擁戴——唾棄

放肆——拘謹 勢不可擋——強弩之末

痛苦——歡樂 跌跌撞撞——穩穩當當

五、理解詞語

咆哮:①(猛獸)怒吼。②形容水流奔騰轟鳴。文中指洪水奔騰轟鳴。

獰笑:兇惡地笑。文中指洪水的兇猛、可憎。

放肆:(言行)輕率任意,毫無顧忌。

呻吟:人因痛苦而發出聲音。文中指木橋快塌時發出聲音。

祭奠:為死去的人舉行儀式,表示追念。文中指老太太為死去的丈夫和兒子舉行儀式,表示追念。

驚慌:害怕慌張。

擁戴:擁護推戴。

沙啞:(嗓子)發音困難,聲音低沉而不圓潤。

攙扶:用手輕輕架住對方的手或胳膊。

亂哄哄:形容聲音嘈雜。文中指人們在洪水來時驚慌失措的樣子。

勢不可當:來勢迅猛,不可抵擋。

跌跌撞撞:形容走路不穩。

六、句子解析

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驚的野馬,從山谷裡狂奔而來,勢不可當

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把咆哮的山洪比作受驚的野馬,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山洪來勢兇猛、不可阻擋的氣勢。

2.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經在路面上跳舞了。

洪水“跳舞”運用了拟人的修辭方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洪水瘋狂肆虐的魔鬼形象。

3.水漸漸蹿上來,放肆地舔着人們的腰。

“竄”寫出了水上漲得迅速,“放肆地舔着人們的腰” 運用拟人的修辭方法,生動形象地刻畫了洪水瘋狂肆虐的魔鬼形象。水位不斷上升,形勢也越來越嚴峻,洪水随時都有可能吞噬人們的生命。

4.木橋前,沒腿深的水裡,站着他們的黨支部書記,那個全村人都擁戴的老漢。

老漢先于村民來到木橋,沒有立即逃生,而是留下來指揮人們撤離,真是一個為村民着想的好書記,怪不得全村人都擁戴他。

5.老漢突然沖上前,從隊伍裡揪出一個小夥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後面去!”老漢兇得像隻豹子。

“沖” “揪” “吼”幾個動詞寫出了老漢動作果斷,毫不猶豫,生動傳神地刻畫了一個因無私而無畏自然災害的威望極高的老漢形象。

6.老漢似乎要喊什麼,猛然間,一個浪頭也吞沒了他。

老漢想要說的話很多,但是一切都來不及了。作為一個父親,他多麼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活下來。洪水吞沒了老漢的身軀,但是卻永遠吞沒不了那把生的希望留給别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的崇高的精神。

七、問題歸納

1.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課文記叙了一位村支部書記在洪水到來時,沉着鎮靜地指揮村民撤離,最後把生的希望留給别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的感人故事。

2.簡練概括一下課文表現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篇課文表現了老支書在危難面前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

3.初讀課文後,你感受到了什麼?

我們從讀中感受到了老支書偉大的光輝形象,也充滿了父愛。

4.作者是怎樣描寫大雨和洪水的?寫大雨和洪水有什麼區别?

作者大量運用比喻、拟人等修辭方法,寫出了雨的大、急,洪水的瘋狂肆虐,這是自然環境描寫,為後文寫人們的慌亂蓄勢,烘托出了主人公老漢崇高的精神品質。

5.面對突如其來的洪水,村民們有哪些表現?

面對洪水,人們的表現是驚慌失措,六神無主,擠做一團。

6.老漢是如何疏散群衆,把群衆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橋的?

老漢讓人們排成一隊,黨員排在後邊,然後依次過橋。

7.老漢是一個怎樣的人?

老漢是一個沉着鎮定、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舐犢情深的村黨支部書記。

8.課文為什麼以“橋”作題目?

在生死攸關的時刻,老支書把生的希望讓給别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一座不朽的橋梁。這座橋梁是以老支書為代表的優秀共産黨員密切聯系群衆的“橋”,這正是課文以“橋”作題目的深刻内涵。

9.小說最後才點明老支書和小夥子的關系,和同學讨論這樣寫的好處。

這樣寫的好處是體現出了老支書的大公無私。構思新穎,設置懸念,前後照應,讓人意外之餘又覺得很悲壯,達到震撼了人心的效果。

八、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1-4):寫黎明時分,山洪暴發,村莊裡一片混亂。

第二部分(5-13):寫在危急關頭,老漢挺身而出,組織群衆撤離。

第三部分(14-23):寫橋塌了,小夥子失去了生命,老漢也以身殉職。

第四部分(24-27):寫洪水退後,一個老太太來祭奠她的丈夫和兒子。

九、課文主題

本文記叙了一位村支部書記在洪水到來時,沉着鎮定地指揮村民撤離,最後把生的希望留給别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的感人故事。表現了老支書在危難面前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

十、教材分析

《橋》是著名作家談歌創作的一篇微型小說。課文講述了黎明時分,山洪咆哮。村黨支部書記舍小家顧大家,從容鎮定地指揮一百多号村民順利跨越死亡的小木橋,最後自己和兒子卻被洪水吞沒的感人故事。本文作者塑造了一位不徇私情,先人後己,把生的希望讓給别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的老支書。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一座不朽的橋梁。

十一、教材課後習題

2.這篇小說寫了一位怎樣的老支書?找出描寫老書記神态、語言、動作的句子,結合相關情節說說你的理解。

這篇小說寫了一位臨危不亂、心系群衆、先人後己、不徇私情的老支書,同時他還是一位父愛如山的好父親。

神态:老漢清瘦的臉上淌着雨水。他不說話,盯着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

語言:老漢沙啞地喊話:“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黨員排在後邊!”

神态、語言、動作:老漢突然沖上前,從隊伍裡揪出一個小夥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後面去!”老漢兇得像隻豹子。

3.畫出描寫雨、洪水、橋的句子讀一讀。聯系老支書在洪水中的表現,說說這些描寫對表現人物的作用。

雨:

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

洪水: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驚的野馬,從山谷裡狂奔而來,勢不可當。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經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逼近。

水漸漸蹿上來,放肆地舔着人們的腰。

水,爬上了老漢的胸膛。

橋:

隻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橋。

木橋開始發抖,開始痛苦地呻吟。

突然,那木橋轟的一聲塌了。

對雨、洪水和橋的描寫都屬于環境描寫,作用是:渲染洪水暴發時極度危急的氣氛,襯托出老支書的臨危不亂,把生的希望讓給别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的高風亮節。

4.小說最後才點明老支書和小夥子的關系。和同學讨論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篇末點明老支書和小夥子的關系,讓人感到在意料之外,聯系前文看卻又在情理之中。構思精巧的文章确能讓看似平常的事、平淡的語言變得新奇而有魅力,這樣的設置方法隻是一種手段,目的是塑造老支書舍己為人、不徇私情的高大形象。

圖文解讀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2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3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4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5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6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7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8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9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10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11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12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13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14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15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16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17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18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19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20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21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22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23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24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25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26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27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28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29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30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31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32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33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34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35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36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37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38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39

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12課橋(統編六年級上冊第12課橋課件知識點)40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