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婆婆為什麼要教育孩子

婆婆為什麼要教育孩子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18 06:11:39

曾在網上看到一本日記,裡面寫滿了婆婆的心裡話:進城幫兒媳帶娃,每時每刻都盼着回老家。 寫日記的婆婆叫葛大秀,曾是村裡的代課老師,頤養天年之時,來到城市裡幫忙帶孫子。 老人在日記裡寫道: 5月1日,第一天進城,見到了我的小孫子,白白胖胖的特别開心。但兒媳說我身上有細菌,不讓我抱他。很沮喪,兒媳真難伺候啊。 5月10日,帶孫子下樓玩,不小心小孩摔跤了,嘴角流了血,吓得我趕緊去買藥。兒媳也急眼了,罵我沒用。我不想讓兒子為難,一聲沒吭。 7月20日,今天小孫子被桌子絆倒了,我打了桌子幾下。兒媳跳起來,說我的教育方法有錯,我懵了,這個也不行? 10月2日,我想回老家看看,但兒媳說要去出差。沒辦法,我又帶了七天...... 老人用小本子記滿了帶娃的辛酸。面對兒媳設立的帶娃規矩,老人心中充滿無奈。

婆婆為什麼要教育孩子(養孩子到底該聽誰的)1

為人父母,我們舍不得孩子受一點傷害;為人子女,我們卻把傷害一次次擲予年邁的父母。 1 有老人帶娃的你,真的很幸福 作為雙薪家庭,夫妻雙方每天至少工作8小時,更别提“996”,甚至“711”的上班族,根本沒辦法全身心照顧孩子。 選保姆還是請老人,這是一個問題。 前幾天我帶女兒到樓下玩,一群孩子熱鬧地玩着水槍,唯獨鄰居家的男孩天天,躲在角落裡獨自玩耍,對誰都不理不睬。 天天媽媽一臉愁容地告訴我:天天被診斷有自閉症傾向,醫生推測和從小受到驚吓有關。 我有些震驚:不到3歲的孩子,會從哪裡受到驚吓。 天天媽媽唉聲歎氣道:我倆生意太忙,就請了一個月薪8000塊的阿姨。可後面才知道,她經常打罵天天,甚至有一次,還把掉到路邊的水果,塞進天天嘴裡。 當初,為了避免老人帶孩子的矛盾,鄰居選擇了保姆。現如今,她後悔不已,羨慕我說:“你家圓圓真幸福,從小有老人帶,如此陽光開朗”! 不可否認,在選擇老人帶娃後,我也經常會面臨與老人的溝通矛盾。 但是,與孩子的平安健康相比,溝通問題真的不值一提! 如今打開社會新聞,保姆虐待孩子的事件層出不窮。 鄭州一高檔小區裡,前一秒,保姆還抱着孩子與媽媽揮手道别。下一秒,電梯門關閉後,保姆立馬轉身,惡狠狠地朝幼童胸口揮打拳頭。直到把孩子放進推車,保姆仍瘋了一樣地捶打孩子。

婆婆為什麼要教育孩子(養孩子到底該聽誰的)2

看到這一幕,相信每一位父母,都會心有戚戚。 恨不得穿過屏幕,将這個泯滅人性的保姆撕得粉碎。 不久前,震驚全國的杭州縱火案兇手,保姆莫煥晶被判處死刑。她為了個人私欲,妄想放火邀功,卻将兩個孩子和他們的媽媽活活燒死,讓原本幸福的家庭從此陰陽相隔。

婆婆為什麼要教育孩子(養孩子到底該聽誰的)3

面對“誰來帶孩子”時,我們會急迫地想尋找一種支持,能執行我們的教育理念,還不會引起家庭矛盾。 這本來無可厚非。可如果,獨自在家的孩子,面對的是一個披着人皮的邪惡靈魂,怎麼辦? 的确,不是所有的保姆,都是魔鬼。可一旦遇見了,對于孩子,就是100%逃不掉的傷害。 當有“老人帶”這個選項出現時,我們怎能因為可能的溝通問題,而将弱小的孩子置于巨大的不确定性危險中? 在還有老人幫忙帶孩子時,我們就偷着樂吧! 2 愛的陪伴,才是成長的必需品 佛洛依德說:“一個人童年時期的經曆,将會對他的一生産生重要影響。” 韓國電影《愛,回家》中,相宇被要尋找工作的媽媽送到了農村外婆家。不會說話,不會識字,背駝成90度的外婆,遭到了相宇的百般嫌棄。 相宇嫌髒,不吃外婆做的飯。當遊戲機沒電後,他生氣地丢掉外婆的鞋子,還拿外婆的簪子去賣了換錢。外婆蹒跚地光腳走路去挑水,默默地用湯匙來固定頭發。 相宇展現了一個“熊孩子”所有的驕縱蠻橫。他想吃肯德基,外婆不理解,冒着大雨為他買回了一隻雞,卻被他一腳踢翻。外婆隻是默默地撿起地上的飯,自己吃掉。

婆婆為什麼要教育孩子(養孩子到底該聽誰的)4

一次又一次,外婆真正地用行動诠釋了什麼叫“無條件的愛”。這種愛與關懷溫暖了相宇。直到離開前一晚,相宇哭得泣不成聲,對外婆說: “外婆,如果你生病了,就發信息過來,我會知道是你,我會盡快趕來......”

婆婆為什麼要教育孩子(養孩子到底該聽誰的)5

心理學的依戀理論說:當養育者能夠給孩子,提供穩定的照顧和關注,孩子就會感到被愛、安全和自信。 在愛的氛圍中長大的孩子,也更容易形成安全型依戀。這種依戀,能讓他們樂觀外向,對親密關系更自在,也更容易獲得幸福感。 與親人一起,度過生命最初的美好,是人一生最珍貴的回憶。 知乎上有關“爺爺奶奶對你有多好”問題下,網友紛紛暖心回憶,那些被老人帶大的日子: 記得小時候我總闖禍,為此爸媽總打我。後來奶奶見我爸打我,就把我爸吼了一頓。我覺得世界上真的有人,會為了别人的孩子罵自己的孩子。 爺爺是一個倔強的重男輕女的老爺子,但小時候永遠幫着我跟奶奶搶遙控器,打牌也故意輸給我,最後成為了最疼愛我的人。 奶奶會把舍不得吃的魚肉都給我吃,爺爺會和我聊戰争的歲月,聊他有趣的朋友...... 看着這些成年後的回憶,你會發現親人之間的愛,是職業保姆耗盡心力都難以提供的奢侈品。 老人對于孫輩發自内心的“我能夠看見你”、“我如此愛你”的力量,才是一個孩子成長的必需品,也是一個人日後獲得幸福的源泉。 3 處理好老人帶娃的矛盾, 是教會孩子“溝通”的好時機 作為父母,一旦進入養娃模式,我們就在不知不覺中,和自己的父母站成了對立面。 其實,與老人溝通,是在處理看似簡單實則複雜的親密關系。 一面是因年齡、閱曆、角色和環境不同,而産生的代溝差異。另一面是在新的家庭結構下,還要處理認知差異和情感矛盾。 “孩子從來不會好好聽從父母的教導,但他們永遠都在模仿父母”。 當我們與老人好好說話時,也是在潛移默化地教育孩子。那應該如何溝通,才能處理好老人帶娃的矛盾呢?

婆婆為什麼要教育孩子(養孩子到底該聽誰的)6

1.放過自己和老人,不指責 閨蜜小媛和我抱怨說,自己潛心研究了科學育兒睡眠法,但婆婆根本不理睬自己。為此,她和婆婆都吵了三四回。 我建議小媛,按方法自己去哄睡小孩。小媛卻支支吾吾地說:我每天5點就得起床,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小媛沒法親自實施自己的育兒理念,卻急切地逼迫老人按自己的方式行事。You can You up!難道就因為是孩子父母,老人就必須遵從我們的條條框框嗎? 責任與權力是對等的,沒有責任就沒有權利。 從我們選擇輔助養育人那天起,我們就讓渡了部分作為家長的責任。但我們卻在試圖減輕責任後,還擁有絕對的主導權。 放過自己和老人,是接受自己和老人的有限性,克服自己潛意識裡,對權力的争奪和掌控,承認自己做不到,也允許别人可以有他的方式。 2. 學會傾聽,營造溝通的安全氛圍 《關鍵對話》的作者團隊發現,“人們不會因為你表達的内容感到氣憤,抵觸情緒是因為失去了安全感,所以他們會取笑你、羞辱你甚至是大喊大叫”。 不可否認的是,我們與老人溝通時,潛意識就會自持“我是對的”想法,我們無比希望去證明自己和戰勝老人。但這卻隻能激發人性的戰鬥欲或者逃避行為,尊重感蕩然無存,安全氛圍也飄散如煙。 其實,我們若能認真傾聽老人的想法,體會他們的顧慮與擔心,就能給予他們足夠的被尊重感,使他們放下出于自尊的高度防禦。 在安全的溝通氛圍中,我們的觀點和意見,才更容易被老人接受,也才能真正實現溝通目的。 3. 學會表達自己,潛移默化改變老人 人不可能做到絕對理性。在我們腎上腺素飙升,情緒無法把控時,我們可以暫停對話,或者事後對破壞談話氛圍的行為道歉。 待我們建立起安全氛圍後,我們可以用“非暴力溝通”提倡的原則:描述事實、表達自身感受和需要,再提出求情去進行溝通。 下一次,遇到老人給孩子穿多衣服時,比起“婆婆,你怎麼又給孩子穿那麼多”,或許,可以試試這樣: 最近天氣變化比較大,但今天氣溫會很高(不帶評論的描述事實); 我很擔心孩子穿太厚而熱感冒,也讓婆婆你增添辛苦(具體表達内心感受和需要); 所以,我們可以給孩子穿薄一件吧(提出行動請求)。 讓老人能夠從我們的言行中,感受到愛與尊重,而不是執拗地與老人互相指責,陷入無法溝通的境地。

婆婆為什麼要教育孩子(養孩子到底該聽誰的)7

養育孩子的路途充滿荊棘,比起保姆,老人一定是你最值得信任的同行者。 面對他們,放下自己的預設和要求,用心體會老人的感受,傾聽他們的想法,不帶指責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未來,孩子與你的相處模式,就隐藏在此刻! 馬克·吐溫說:“生命如此短暫,我們沒有時間去争吵、傷心、斤斤計較。我們隻有時間去愛,一切稍縱即逝。”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文章來源:快樂可可獅)

婆婆為什麼要教育孩子(養孩子到底該聽誰的)8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