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站要來了!
車站外形展現廣府騎樓文化并接入地鐵18号線(已建)、15号線、38号線等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的 高品質超級綜合交通樞紐 近日,由廣州市規劃院、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公司、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成功中标“南沙站建築概念方案設計”項目。
項目背景 南沙站位于廣州市南沙新區,既是國家“一帶一路”“雙區”建設的重要節點,也是粵港澳大灣區交通中心,廣州“五主四輔”鐵路輔助客站之一,是實現1小時有效通達灣區主要城市的重要交通樞紐。南沙站為高架站,引入南沙港鐵路(已建)、深茂鐵路、廣中珠澳高鐵、中南虎城際、肇順南城際,并接入地鐵18号線(已建)、15号線、38号線等,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的高品質超級綜合交通樞紐、站城融合發展标杆。設計策略南沙站設計以“大潮起珠江,弄潮正當時”為理念,融入南沙地域特征,打造“如海面般起伏、如波濤般輕盈”的門戶形象,使南沙文脈和地域特色得以充分呈現。 城市、車站、綠地、河湧融合共生,南沙站伸展的大屋面猶如波濤的海面,起伏跌宕。
區域鳥瞰圖
車站北廣場鳥瞰圖 依托南沙獨具特色的“河湧、沙田、濱海”景觀,打造成為向海而立、創新而強、鍊灣而興的未來城。
總平面圖 方案特色 傳承水鄉文化脈絡構建“1 N”空間體系一座文化底蘊豐富、創新生态、便捷高效的大灣區高鐵站,多維度多視角诠釋南沙新區未來。 方案設計保留了河湧印記,再現地方傳統文脈,形成1條車站為核心的南北中軸串聯多條水網,N條水街連接公園、城市功能區,打造“站、田、城、海”相融的空間網絡。
“1 N”空間體系 展現濃郁海洋文化廣府騎樓文化車站外形簡單明快,結構形式與建築形體密切結合,整體形象簡潔有力,細部處理細緻。 靈動輕盈的屋面在晨光的映射下,形體弧線變化,材料交錯運用,形成了起伏、明暗的節奏序列。
車站軌道方向透視圖 站房設計契合主題,采用海洋文化意向展現出海浪波紋蕩漾的美好風光。 通過光伏闆與PVC膜、ETFE膜的組合同時解決了采光與遮陽的需求。采用局部張弦的鋼管拱的結構形式對站棚進行支撐與拉結,強化了站棚的安全性。
建築空間結構示意圖 寬敞明亮的線上候車廳高效順暢的進出站流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