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長江網3月15日北京電(駐京記者柯立)著名經濟學家、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3月14日接受長江日報-長江網專訪時說:在總管全局、通盤設計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标中,中部崛起無疑是重要一環。把長江中遊城市群作為全國重要增長極,說明了中央對此寄予厚望。
賈康 本人供圖
賈康說:在新一輪國家發展戰略中,國家對于武漢、長株潭都市圈的建設特别重視,明确要求“打造全國重要增長極”。前些年在中部崛起的過程中,武漢城市圈在基礎設施、産業集群、配套條件等方面,已經積累了很好的要素支持,特别是武漢成功戰勝疫情,疫後重振進展順利的情況下,武漢要堅定不移地尋求乘勢騰飛。
賈康對于武漢打造“五個中心”的“十四五”規劃目标表示認同。他說:“這是武漢經過反複調研,最後提煉出來的适合武漢發展的目标,是武漢充分領會中央有關部署和寄予的厚望,提出的定制化解決方案。尤其是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光谷這幾年勢頭很猛,武漢這麼多的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研究力量雄厚,人才隊伍非常壯觀,這些條件綜合在一起,完全能夠支持我們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商貿物流中心,與武漢九州通衢的地理地緣居中位置相關,随着基礎設施的進一步提升,這一規劃必将實現。”
賈康分析了武漢趁勢騰飛的客觀條件:武漢在産業集群的完備性上,優勢相當明顯。從重工業、重化工業,輕工業、服務業、交通運輸行業以及金融服務業、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等各個角度審視,武漢的完備程度相當高。“當然,武漢還需要進一步綜合績效,動态優化發展戰略,不要求面面俱到,要找準發力的重點。通過能夠經受時間考驗的高水平的戰略規劃,實現守正出奇的超常規發展。”
除了客觀條件,賈康說,武漢同時更加強調主觀能動性:除了我們已經有的奮鬥精神之外,還要特别注重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創新。他說:“打造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核心是創新,是第一動力。進入改革深水區,将會面對很多阻礙因素,步履維艱,武漢要在制度創新方面發力,通過進一步解放思想,進一步深化改革,工作進一步抓實,體現出來我們真正有擔當、敢作為、辦實事的創新精神。在實際的工作的過程中間,要對症下藥,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還有由于種種顧慮造成的為官不為,武漢在這方面要沖在第一線。”
他還建議:武漢要充分借鑒其他城市群核心城市的發展之長,結合自身的優勢,因地制宜、一城一策,優化自己的定制化解決方案,開動腦筋,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發展經驗。
【編輯:付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