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真正的孔融讓梨

真正的孔融讓梨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5 05:11:18

“孔融讓梨”是經典的國學故事,是早早就在少兒教育中廣泛使用名人家風典故,中國古代經典的幼學啟蒙教材《三字經》裡提到“融四歲,能讓梨”,足見其影響之大,但是這個讓梨的孔融其實還有很多典故足見孔融的魏晉風骨,值得思考學習。

孔融(153-208),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是東漢末年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學淵源,為孔子的二十世孫、太山都尉孔宙之子。漢獻帝即位後,孔融任北軍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時稱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學校,舉賢才,表儒術,後兼領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譚攻北海,孔融與其激戰數月,最終敗逃山東。不久,被朝廷征為将作大匠,遷少府,又任太中大夫。孔融性好賓客,喜抨議時政,言辭激烈,後因觸怒曹操而被殺。

真正的孔融讓梨(那個讓梨的孔融)1

(孔融讓梨)

一、小時了了

除了讓梨之外,孔融年少時還有一些事值得一記,南朝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言語第二》裡記有這樣一段故事:

孔文舉年十歲,随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韪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韪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韪大踧踖。

真正的孔融讓梨(那個讓梨的孔融)2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大意是:孔融十歲那年随父到達京城洛陽。當時名士李膺在洛陽任職司隸校尉(相當于洛陽地方的軍政總監察官,地位相當高),李膺府門禁極嚴,如果不是當世名士或者是他的親戚,門人一般不通報。十歲的孔融想看看李膺是個什麼樣的人,于是就登門拜訪,他對門人說: “我是李君的親戚。” 守門人通報後,李膺接見了他。李膺問他說:“請問你和我有什麼親戚關系呢?” 孔融回答道:“從前我的祖先孔子(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孫。)和你家的祖先老子(姓李名耳,字聃,聃讀:dān)有師資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過關于《周禮》的問題,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當時很多賓客都在場,李膺跟賓客們都對孔融的回答都十分驚奇。随後太中大夫陳韪來到李膺府第,有賓客把這件事告訴了他,陳韪卻不以為然地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說孔融小時候聰明,長大了未必出衆,孔融聽到之後,立即反駁道:“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這是反譏語:“那麼您小時候一定很聰明吧。”潛台詞很清楚,你現在實在不怎麼高明!陳韪被十歲的孔融怼得啞口無言,一時傳為佳話。

二、一門争義

一個優秀的人才,大緻都有受過良好的家教,家風必正。孔融就是這樣。《後漢書》裡記有這樣一段故事,足見孔融一家的家風:

山陽張儉為中常侍侯覽所怨,覽為刊章下州郡,以名捕儉。儉與融兄褒有舊,亡抵于褒,不遇。時融年二六,儉少之而不告。融見其有窘色,謂曰:“兄雖在外,吾獨不能為君主邪?”因留舍之。後事洩,國相以下,密就掩捕,儉得脫走,遂并收褒、融送獄。二人未知所坐。融曰:“保納舍藏者,融也,當坐之。”褒曰:“彼來求我,非弟之過,請甘其罪。”吏問其母,母曰:“家事任長,妾當其辜。”一門争死,郡縣疑不能決,乃上谳之。诏書竟坐褒焉。融由是顯名。

大意是:名士張儉為中常侍侯覽所記恨,密令要州郡捉拿張儉。張儉與孔融兄長孔褒是好友,于是逃到孔褒家中,孔褒卻不在。當時孔融年僅16歲,張儉認為孔融年輕,并沒有告訴他自己的處境。孔融看見張儉窘迫的樣子,對張儉說:“我哥哥雖然在外未回,我難道不能做為您的東道主嗎?”因此孔融做主留張儉住在自己家。後來事情洩漏,自國相以下的人,都秘密的壓下此事,張儉得以逃脫,孔褒、孔融則被逮捕入獄。但并沒有判定兄弟二人是誰有罪。孔融說:“收容藏匿張儉的是我,又不是我哥哥,有罪的是我。”孔褒說:“張儉是來我的,弟弟隻是碰巧在家,這不是我弟弟的罪過,有罪的是我。”官吏問他們的母親,孔母卻說:“一家人,年長的人應當承擔家事,這件事的罪責應當在我。”一家人全部都争着赴死,官吏一時遲疑不能決斷,于是向朝廷請示。最後定了孔褒的罪,孔融因此事而聞名天下。

真正的孔融讓梨(那個讓梨的孔融)3

(《三國演義》連環畫中與孔融相關的情節)

三、覆巢之下複有完卵?

上一個故事,說明孔融上輩家風極正,下面這個故事,說明他的後代也極聰慧且身有大義,《世說新語》裡還有一段記載: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了無遽容。融謂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兒可得全不?”兒徐進曰:“大人豈見覆巢之下複有完卵乎?”尋亦收至。

真正的孔融讓梨(那個讓梨的孔融)4

(孔融像)

意思是:孔融被捕(曹操做的事),朝廷上下都很驚恐。當時,孔融的兒子大的九歲,小的八歲,兩人在玩琢釘戲,一點也不害怕。孔融對差使說:“希望隻征罰我自己,保全孩子的性命。”這時,兒子從容說:“父親見過打翻的鳥巢還有完整的蛋嗎?随即,來拘捕兩個兒子的差使也到了。可見,孔融的兒子也是識見極高的聰敏之人。

四、哭墳不悴

關于孔融,還有一件事,足見他是一位眼裡揉不得沙子的高潔之士,這個故事記載在《禦覽》二百六十二引《秦子》:孔文舉為北海相,有遭父喪,哭泣墓側、色無憔悴,文舉殺之。

真正的孔融讓梨(那個讓梨的孔融)5

(影視劇中的孔融)

意思是說:孔融在任北海相(北海的行政長官)時,在路上看見一個人在墳墓邊哭泣自己的亡父的人,雖然是在哭泣,但臉色卻一點都不憔悴。孔融于是下令将這個人殺了,你的悲痛不是發自内心的,所以你是個裝腔作勢的人,殺了也罷。

在文學作品《三國演義》裡,孔融形象與正史相似。最初也是任北海太守,十八路諸侯起兵讨董卓時,孔融為第十鎮兵馬,後黃巾賊管亥率兵數萬圍北海,孔融應戰不敵,幸得太史慈求救于平原相劉備。劉備親自引兵三千來救,管亥退走。後曹操攻陶謙,孔融與劉備等引兵援救。後曹操召還為太中大夫,曹操征荊州時,孔融勸阻,被曹操叱退。孔融口出怨言,為郗慮等賓客所聽聞。其中郗慮素來與孔融不睦,于是将這件事告訴了曹操,孔融被下獄棄市。妻子都被誅殺(就是上面說的覆巢之下複有完卵的轶事)。好友脂習冒險為其收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和組詞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