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齊桓公為何是春秋第一霸

齊桓公為何是春秋第一霸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8 15:57:50
前言

周代自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伐纣成功建立以來,開始實行分封制,并且一直都是天下的共主,受到各諸侯國的尊重。但這種局面在公元前771年發生了重大的轉變,這一年少數民族犬戎貢獻首都鎬京,犬戎士兵誅殺周幽王,西周至此滅亡,史稱“犬戎之禍”,此後大臣們擁立被廢的太子宜臼為王,是為周平王,随即遷都雒邑,建立了東周,史稱“平王東遷”。


  •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周王朝在平王東遷後逐漸穩住了陣腳,但是經此一難之後,周朝的實力貧弱也被各個諸侯國看在了眼裡,因此諸侯國之間的離心力逐漸增強。據《中國通史·先秦史》所說,此時的周王朝僅僅可以通過數百年來延續的封建禮制勉強維系着宗法制度,但是這個時候的宗法制已經不複從前那般堅實了。

齊桓公為何是春秋第一霸(春秋霸主齊桓公)1

齊桓公

随着周天子被犬戎擊敗,第一個表現出不服從的便是楚國。我們都知道,周朝在建立之初分封了大量的諸侯,這些諸侯國都是中原文化的正統繼承人,而楚國則不一樣。楚國本是南方的一支很大的蠻族部落,并不屬于中原的體系,因此其離心力較強。因此在看到周朝實力弱小的真面目之後,楚國在很多事務上都表現出了不服從。


但是此時的周天子仍然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并且周氏的嫡系諸侯國依然擁有相當的實力,因此楚國等國家雖然心中蠢蠢欲動但是還是不敢輕舉妄動。
  • 但是除了楚國之外,作為最早分封的諸侯國之一的齊國,也在這一時期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這個時候齊國國君齊桓公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正是這個政治策略使得齊國在春秋時期成為了第一個稱霸的國家,那麼這個口号有着怎樣的玄機呢,他為何能有這樣大的威力?

齊桓公為何是春秋第一霸(春秋霸主齊桓公)2

齊國國力強盛

首先“尊王”的意思便是尊崇周天子,進而繼續維護周朝苦心經營的宗法制度
  •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公元655年,周慧王想要另立太子,但這種行為是違反沿用數百年的宗法制度的,于是齊桓公召集了諸侯國會盟于首止,努力勸說周天子停止另立太子,并且,确立了太子的正統地位,此舉正是為了将自己塑造成為宗法制度的堅定維護者。
其次“攘夷”的意思也很好理解,那便是打擊諸如犬戎等少數民族勢力,當然這其中也包括了身為蠻族的楚國
  • 齊桓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63年),山戎攻打燕國,燕國不敵,于是向齊國求救,齊桓公當即決定派兵救援燕國,後來山戎又進攻邢國,齊桓公采納管仲“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昵,不可棄也”的建議,出兵救援,後來在公元前656年,齊桓公親自帶兵攻入楚國,當場就楚國不遵守法度的行為進行斥責,直到楚國主動承認自身的過錯為止。

齊桓公為何是春秋第一霸(春秋霸主齊桓公)3

通過“尊王攘夷”,齊國的形象妥妥的成為了周朝宗法制度的忠實維護者。因此在道義上占據了絕對的制高點,對于今後齊桓公稱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尊王攘夷政策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正在于當時周朝雖然式微,但是影響力依然存在,各個諸侯國依然把周天子當作名義上的天下共主,此時倘若有人敢于跳出來反對周天子那麼必然會成為衆矢之的,受到天下人的群起而攻,其結局必然是失敗。

而齊桓公的高明之處就在于,他借着齊桓公的名義公然的擴張着自己的實力,一來周朝已經衰落,對于齊國的壯大隻能是采取默認的态度;而因為齊國有了周天子這一張王牌,其他的諸侯國也就隻能默不作聲了。就這樣齊國在衆目睽睽之下公然擴張着自己的實力,而其他國家卻又都無可奈何。

齊桓公為何是春秋第一霸(春秋霸主齊桓公)4

齊桓公與管仲

在這種政策的影響下,齊桓公的威望達到了頂峰。齊桓公七年(公元前679年),齊桓公召集宋國、陳國、蔡國、邾國四國諸侯會盟舉行會盟,這是齊國曆史上第一次以盟主身份主持諸侯會盟,在齊國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到了公元前651年,齊桓公再次召集魯、宋、曹等諸侯國的國君進行會盟,此後齊桓公已經在實際上成為了天下的共主,齊國稱霸。


結語

縱觀齊國稱霸的道路,我們發現,尊王攘夷的策略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靠着尊王攘夷,齊桓公将自己塑造成了一個周朝宗法制度的堅定維護者,是一個神一樣的人物,因此使自己始終立于不敗之地,并最終得以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國家。

參考資料:

《中國通史·先秦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