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的百日宴常常參加,老人的百歲宴倒是難得受邀。百歲老人畢竟不多,過生日可以在家裡小輩聚集,吃一碗壽面,已是大吉;若是壽星親臨壽宴,兩三個小時自始至終,鶴發壽眉,能坐能語能思能吃,是晚晴的美景了。一百多親戚晚輩來拜壽,還不乏壯觀。
李老百歲生日,本不是在中秋。子女卻是将中秋時節當作了父親百歲大生日的背景,也是有獨到的理由。大女兒女婿和外孫都在美國生活,與其中秋“佳節倍思親”,遙寄一片思念,何不就在中秋一家團聚?同時,也是借着金桂玉兔,表達“花好月圓”的美意。
通常,私人性質的壽宴,“不足為外人道”,但是李老先生的百歲壽宴,有了太多的佳話。一位百歲老人,所有的社會職務江湖地位都已是遙遠的過去式了,雖然是一個大生日,來祝壽的也就是自己的小輩了,三五桌也足矣。李老先生的壽宴卻是在一家老字号的五星級酒店擺了十五桌。是鋪張嗎?一點不鋪張。九十多歲的親家來了,九十多歲的老同事來了,還有一位老太太,年紀比李老小幾歲,卻是輩分最高的,李老還要恭恭敬敬叫老太太一聲“嬸嬸”。李老的家人親戚好幾十個,親和融融,也是一景。在曾經的國宴廳裡,好幾張坐了老人的輪椅,像敞篷車一樣,接受着晚輩的夾道歡迎。六七十歲的學生來了一大群。還有一桌,竟然是李老讀書時代同學的子女,也都是五十上下的年紀,從各地趕來拜壽。其中有位女士是歌唱家,壽宴上女高音無伴奏獨唱“生日歌”,唱出了淚花。她說小時候在上海音樂學院讀書時,住在李老家裡,李老待她如女兒。
壽宴免不了壽禮。主人有言在先,且是寫進了電子請柬:人到即禮到,謝絕一切賀禮。主人如此鄭重其事申明,讓人就範于恭敬不如從命之理。五星級酒店的十五桌不便宜,是三位子女共同向父親百歲期頤表達的心意。聽說老人原本不願意擺壽宴,就怕是收了禮欠了人家。“人到即禮到”,主人便沒有負擔,壽宴像是做了一個人生的回顧展覽。來參加壽宴的人,或者就是這一個回顧展中的元素,或者就是一個回顧展的欣賞者。人生百歲,且健康如常,家人晚輩簇擁,是很難企及的境界了,豈能沒有一點儀式感?壽宴恰是最好的儀式,即便是提到人生的盛宴也不為過,盛宴是需要有宴來鋪墊的。
作為一個祝壽者沒有送出禮金,心裡自然歉疚,不過再一想,百歲人瑞,當然是要慶祝,這不叫排場,而是老人眼前的滿目青山。有位同去祝賀的朋友說,不收禮,心裡總是過不去。我對他說,不要過不去,等你一百歲壽宴時,我也不送禮。人到即禮到。人是最高級的禮。在哈哈一笑之餘,我們也就空手去祝壽了。
李中法老先生不是老師,而是上海出版界的老前輩了,幾十年間,他帶出了諸多編輯,其中不乏後來的編輯名家。李老的大名可能很多人并不熟知,因為編輯就是為他人作嫁衣裳的,但是李老創辦過的雜志《故事會》《文化與生活》,幾乎每一個人都看過。說到這兩本雜志,所有人都想到了自己曾經和這兩本雜志的因緣,由此,對李老又多了份肅然起敬。其實李老編輯生涯中創辦過的雜志有百多種,提攜過的才俊無以計數。這大概也就是為什麼衆多不年輕的晚輩一定要給李老拜壽的緣故。
不在于李老早就沒有了“發稿權”,不在于李老早就稀疏了人脈往來,隻在于這一位前輩一生的待人、待家庭、待起起伏伏的生活。此所謂“人間重晚晴”,晚晴有盛宴。(馬尚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