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明成祖朱棣對自己的繼承人、皇太子朱高熾非常不滿意,幾次要換掉他。
但朱高熾有一位賢明的太子妃張氏,而且張氏給他生了三個好兒子,其中老大朱瞻基非常出色。所以朱棣反複權衡之後,沒有換他。
朱高熾死後,兒子朱瞻基登上皇位,就是明宣宗。但朱棣很看好的這一位皇孫,在某些方面的表現挺讓人失望,比如他在位十年,三十八歲就死了,壽命甚至不如他那個體重嚴重超标的老爹。
另外,明宣宗隻留下兩個兒子,一個是明英宗朱祁鎮,另一個是明景帝朱祁钰,兩個兒子都不是嫡子。
《明史》記載,明宣宗有過兩位皇後,第一位皇後姓胡,沒有生兒子,而且身體也不太好。到了宣德三年,被明宣宗奪掉了皇後之位,賜給她一個“靜慈仙師”的名号,到長安宮居住。從名字上推測,她有點出家的意思了。
新的皇後姓孫,從小姿容美麗,早年進宮後,一直在朱瞻基的母親張氏身邊,後來才到了朱瞻基身邊,極得寵愛。朱瞻基登基之後,封她為貴妃,然後再一進步,取代了胡皇後。
當時,後宮的事務都由張太後說了算,張太後很同情胡氏,或者是有點看不上孫皇後,經常把胡氏叫到自己的清甯宮中居住,每次後宮宴會,胡氏的座次總是在孫皇後之上,這讓孫皇後很不舒服。
明宣宗的孩子很少,隻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而且胡皇後、孫皇後都沒有生兒子,孫皇後隻生過一個女兒。
後來有一個宮女為明宣宗生了個兒子,被孫皇後抱去,當成自己的兒子撫養,四個月大的時候就被立為皇太子,這就是後來的明英宗朱祁鎮。那位宮女後來死掉了,姓氏沒有留下來。
明宣宗另一個兒子朱祁钰,生母是一位姓吳的妃子。
明英宗朱祁鎮繼位之後,孫皇後被尊為皇太後。正統十四年七月,發生了著名的土木之變,明英宗被俘。危急關頭,孫太後與大臣們商量之後,讓郕王朱祁钰監國,又匆匆下令,立明英宗的兒子朱見深為皇太子。
這種安排當中,其實有一些非常微妙的意味。
到了九月,大臣們把朱祁钰推上皇位,孫太後當然也同意了。朱祁钰就是明景帝,他尊自己的生母吳氏為皇太後,原來的孫太後被尊為上聖皇太後,名号很響亮,但總歸是有一些“隔”。說到底,還是親生的更親一些。
孫太後一直把明英宗當成自己的親生兒子,非常惦記他,幾次派人給他送去禦寒的衣物。明英宗歸來之後,被尊為太上皇,幽禁在南宮,孫太後也多次前去看望。
後來石亨等人趁着明景帝病重,密謀發動政變,迎回太上皇朱祁鎮,事先就曾經秘密禀報過孫太後。盡管這其中會有一定的風險,但孫太後還是答應支持他們,所以石亨他們才敢放手去做。
政變成功,明英宗重登皇位,為孫太後上了一個尊号“聖烈慈壽皇太後”。
孫太後死在天順六年,做為一個皇太後,她在土木之變和奪門之變的關鍵時刻,都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始終站在明英宗的一邊,非常難得。
另外,孫太後的身邊有一個小小的宮女,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萬貴妃。
于左 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