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聽障人士打造的“冬奧手語播報數字人”近日在北京衛視正式上崗。在電視屏幕左下角,以虛拟學生“華智冰”為外形的數字人手指翻飛,迅速用手語進行播報。新京報記者獲悉,數字人采用我國首個超大規模智能信息模型和虛拟數字人技術,它将為聽障人士提供手語信息播報服務,使他們收看賽事專題報道時快速獲取訊息。
“冬奧手語播報數字人”在《北京您早》節目投入應用。受訪者供圖
構建高質量手語語料庫,詞彙語句規模超10萬
目前,我國聽障人群數量達到2700萬,專業場景的手語服務資源匮乏。與此同時,手語翻譯供需缺口大,冬奧專業術語翻譯難度大。在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的支持下,智譜AI、淩雲光和北京廣播電視台聯合打造了“冬奧手語播報數字人”。
手語生成涉及多領域交叉,包括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跨媒體計算、人機交互等,面臨的挑戰巨大。系統以超大規模預訓練模型為核心技術,自主搭建多模态肢體動作、表情、手指同步采集系統,運用跨模态拟人生成算法、超高精度寫實數字人等行業領先技術,實現冬奧期間賽事新聞的專業手語翻譯播報。
“我們首先構建了國内最大規模多模态手語語料庫。”智譜AI高級副總裁左家平介紹,“冬奧手語播報數字人”系統完成了《國家通用手語詞典》收錄的8214條通用手語的采集和錄制,并且語法都以聽障群體習慣打法為準,以确保手語播報成果的準确性和專業度,更好地服務聽障人群。
由于當前國内缺少較完善的手語語料數據,研發人員在北京市殘疾人聯合會和市殘聯聾人協會的支持下,邀請超過40餘位聾人老師及手語專家進行手語文本轉寫和動作捕捉錄制,并進行大範圍聽障群體評測,最終構建了高質量的手語語料庫,詞彙及語句總規模超10萬。“這裡不光有體育詞彙和冬奧術語,還有新聞播報會用到的各種詞彙。”
打造“智能數字腦”,播報語音關鍵信息并轉換手語
手語和口語的播報速度不同。主播進行播報時,一分鐘大概可以說兩百多個字,手語靠肢體表達,速度比較慢,因此要跟得上播報的速度,需要對播報内容進行摘要,将核心語義表達出來。
“比如主播說今天北京風和日麗、晴空萬裡,手語播報要和語音同步匹配,就隻表達‘今天北京天氣好’”。智譜AI數字人事業部CTO杜冀中說。
他還提到,手語語序和自然語言有所區别,習慣“否定詞後置”。比如“我不高興”,手語會按照“我”“高興”“不”的順序翻譯出來。
“冬奧手語播報數字人”如何能參透手語的這些特點?據悉,系統以超大規模預訓練模型為核心技術,通過語義蒸餾及手語翻譯快編模型,實現對新聞播報語音進行精簡,并翻譯成符合手語習慣的語序。
數字人播報逼真自然,表達可懂度達90%
數字人進行口語播報,也需要親切自然,符合審美觀,不能讓觀衆産生“生硬”的感覺。
為實現高精度、高自然度的人物形象和手語動作姿态,研發團隊還自主搭建了多模态肢體動作、表情、手指同步采集系統。通過采集多模态動作捕捉數據,運用跨模态拟人生成算法對超寫實數字人進行自然、流暢的驅動和渲染,算法可以自動對其每段動作捕捉數據,為相鄰動作之間生成平滑的過渡動作。
左家平說,口語老師進行口語播報時,也會借助口型,讓聽障人士理解得更清楚。因此數字人播報時也會有口型的變化。“目前,這套系統隻做了九個月,已經能夠實現手勢和口型的匹配。未來通過進一步研發,數字人還将在表情上有更加豐富的體現。”
目前,“冬奧手語播報數字人”已經實現了“表意的準确性”和“表達的可懂性”。經過測評,其表達可懂度已經達到90%。
數字人能7×24小時工作,未來或可用于手語教學
“冬奧手語播報數字人”已于冬奧開幕後,每日持續在北京衛視《北京您早》節目中對“冬奧賽事集錦”和“一起看冬奧”進行手語播報。
後奧運時代,“冬奧手語播報數字人”還将有哪些應用?據悉,數字人可以為新聞媒體提供數字人手語生成服務,方便聽障人士快速了解新聞簡訊。同時,數字人可以7×24小時工作,解決手語翻譯人員不足的問題。
北京廣播電視台新聞頻道中心副主任王毅說,手語比較複雜,中國手語存在“方言”上的差異。在手語老師緊缺的情況下,如果用人工智能進行标準版手語播報和教學,會減少誤差,加速國家通用手語推廣落地,為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創造無障礙環境。他表示,未來将在更多頻道和節目中運用手語播報,方便聽障人士獲得更多資訊。
左家平表示,手語播報數字人的形象也不局限于“華智冰”,可以根據使用用戶喜好換成其他偶像形象。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李立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