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低下是怎麼才能恢複?免疫系統本質上是人體的防禦機制,其作用是保護我們免受病原體(病毒,細菌或其他引起疾病的微生物)的侵害,從而使我們盡可能保持健康對于大多數年輕健康的人來說,免疫系統可以成功地做到這一點,但有時,免疫系統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使個體更容易患病,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免疫力低下是怎麼才能恢複?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免疫系統本質上是人體的防禦機制,其作用是保護我們免受病原體(病毒,細菌或其他引起疾病的微生物)的侵害,從而使我們盡可能保持健康。對于大多數年輕健康的人來說,免疫系統可以成功地做到這一點,但有時,免疫系統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使個體更容易患病。
什麼是免疫力?人類具有兩種類型的免疫力:先天性和适應性。
通過保護性屏障,先天反應是對入侵病原體的第一個反應。這些保護屏障包括:皮膚,粘液,胃酸破壞病原體,汗水和眼淚以及免疫系統細胞(吞噬細胞(例如巨噬細胞和單核細胞),嗜中性粒細胞,樹突狀細胞,肥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
适應性或獲得性免疫是學會識别病原體的系統,它受人體中的細胞和器官(如脾,胸腺,骨髓和淋巴結)調節。當異物進入人體時,這些細胞和器官會産生抗體,并導緻對該有害物質具有特異性的免疫細胞(包括不同類型的白細胞)繁殖并攻擊并破壞該有害物質。然後,我們的免疫系統會通過記住異物來進行适應,這樣,如果異物再次進入,這些抗體和細胞将更加高效,迅速地将其破壞。
是什麼導緻免疫力低下?為了了解導緻免疫系統減弱的原因,您首先必須了解免疫系統的關鍵參與者之一:免疫細胞。另外還有抗體和其他成分,包括器官(脾髒、胸腺)和淋巴系統,構成人體的免疫系統。大多數時候,這些免疫細胞會發揮作用,尋找外來入侵者并保護身體免受它們的侵害,在這一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因素影響,導緻免疫細胞受損或者影響其發揮功能。
艾滋病病毒:是一種獲得性病毒感染,破壞重要的白細胞并削弱免疫系統;
年齡:随着年齡的增長,我們的内髒器官的效率可能會降低。諸如胸腺或骨髓等與免疫相關的器官産生的抵抗感染所需的免疫細胞較少;
炎症:炎症可能會引起疼痛,腫脹和液體分泌,從而有助于清除病原體。組胺還發出信号以釋放更多的白細胞以對抗病原體。但是,長時間的炎症會導緻組織損傷,并可能使免疫系統不堪重負;
癌症:如白血病和多發性骨髓瘤;
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和免疫缺陷疾病會發作,會引起超敏反應,其中免疫細胞會攻擊并破壞健康細胞。
營養不良:營養不良或缺乏一種或多種營養的飲食會損害免疫細胞和抗體的産生和活性。
精神壓力:壓力會釋放皮質醇等激素,從而抑制炎症(最初需要炎症才能激活免疫細胞)和白細胞的作用。
藥物治療:某些藥物(例如皮質類激素)也可削弱免疫系統,例如皮質類激素常用于對抗體内炎症。皮質類激素的工作是“抑制免疫細胞的活性”,這就是為什麼這些藥物會削弱免疫系統的原因。其他可以削弱免疫系統的藥物包括化療藥物和生物制劑。應該說,盡管這些藥物确實會影響一個人的免疫系統,但之所以開處方是因為它們對抗病痛或控制症狀勝過它的不良反應。
免疫力低下對身體有什麼影響?免疫功能低下會壓抑或完全破壞免疫系統,可能是遺傳性或後天性的。在這些情況下,人體的防禦能力降低了,一個人變得非常容易受到病原體或抗原的侵襲。免疫系統減弱的主要症狀是易感染,免疫力低下的人相比大多數人更容易感染,這些疾病可能更嚴重或更難以治療,免疫系統較弱的人經常感染的疾病有:
肺炎;
腦膜炎;
支氣管炎;
皮膚感染。
免疫力強是好事嗎?從科學上講,增強免疫力意味着免疫系統過度活躍,如果您天生具有某些基因,則您的免疫系統可能會對環境中通常無害的物質起反應。這些物質稱為過敏原。發生過敏反應是免疫系統過度活躍的最常見例子。灰塵,黴菌,花粉和食物是過敏原的例子。
過度活躍的免疫系統還可能會導緻自體免疫疾病,這是由于異常的免疫反應攻擊身體正常細胞,身體任何部位都可能被免疫系統攻擊。像幹燥綜合症、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1型糖尿病等自體免疫疾病,都是由于免疫系統紊亂,導緻免疫細胞将自家的黏膜、内髒、關節當成攻擊目标,造成組織發炎失能,必須使用免疫調節劑治療。
此外,除了基因、荷爾蒙外,細菌病毒的感染都有可能引發或加重自體免疫細胞的異常狀況,所以常見的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或是泌尿道發炎,常常會加重這類病人的病情,因此防疫、抗病毒,對自身免疫疾病患者而言更需謹慎。
免疫力可以通過補上來嗎?現在市面上很多保健産品聲稱可以提高免疫力,還有的人買補品提高免疫力。前面我們說到免疫系統影響因素有營養不良,這個在以前生活條件差或落後地區比較多見。現在基本生活水平應是豐衣足食,奶蛋魚肉蔬果樣樣不缺,營養不足造成免疫力低下實在少見,不過如果吃得太好,富含精制糖和紅肉,而水果和蔬菜含量低,會促進健康的腸道微生物的紊亂,導緻腸道的慢性炎症,并伴有免疫力下降。臨床上常見的患者也是過敏、免疫系統亢進的人群居多。一般大家口中提到的免疫力差,其實是免疫系統失衡,與真正免疫力低下族群(常見如器官移植、免疫不全患者)相差甚遠。
實際上,醫學界尚未完全了解各類營養素如何影響免疫系統,但是人體免疫反應的每個階段的确依賴于多種微量營養素的存在。營養過剩和肥胖也會降低免疫力。低出生體重兒長期存在細胞介導的免疫功能障礙,可以通過提供額外的飲食來部分恢複。在老年人中适量的微量營養素結合可以改善免疫力受損。已被确定對免疫細胞的生長和功能至關重要的營養素實例包括維生素C,鋅,硒,鐵和蛋白質(包括氨基酸谷氨酰胺),這些都存在于多種動植物食品中。
不過,有些營養素如維生素D,難以在日常飲食中獲取,可以視情況選擇補充維生素D的補給品。或者,如果無法從平日飲食中獲得所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也可視情況補充各類所需營養補充品。另外,很多人胡亂進補中藥,反而會加重自身免疫病,在補充之前務必要和醫生進行咨詢。
如何讓免疫系統更好發揮作用呢?不管是免疫力低下還是免疫系統過于活躍都不是好事,那麼怎樣的免疫系統才算好的呢,或者說如何讓免疫系統發揮它的作用呢?實際上,平衡才是關鍵。
對于自體免疫系統疾病的發病,相當于保家衛國的免疫細胞叛亂,造成内部傷亡,無法抵外制敵,此時需清理門戶,重整軍心,才能好好發揮防禦病毒的功能,因此,對于自體免疫的患者,規律服藥、穩定作息、适當運動,才是改善免疫力關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