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退避三舍的舍在古代一舍是多少裡

退避三舍的舍在古代一舍是多少裡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5-24 07:10:33

節選自《每天學點文化常識》,中國法制出版社

退避三舍的舍在古代一舍是多少裡(退避三舍中三舍)1

一般來說,對于自己不願意招惹的人,我們往往會“退避三舍”,意思就是不和他正面起沖突,但是在古代,這是一個計數單位,一舍相當于三十裡。這個典故出自《左傳》。

在春秋時期,晉獻公聽信讒言,竟将原來的太子申生給殺了。太子申生一死,晉獻公的另外兩個兒子重耳和夷吾都感到了危險,于是便逃難到了别的諸侯國。

重耳來到楚國後,楚成王認為他日後必有大作為,待他如上賓。重耳也對楚成王十分尊敬。兩個人就這樣交上了朋友。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楚王問:“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如果托您的福,我能回到晉國當上國君,那我一定努力跟貴國交好,讓咱們兩國的百姓過上太平的日子。但是萬一兩國發生了戰争,為了報答大王您,我一定退避三舍。”

後來,情況發生了變化,重耳真的回到了國内當上了國君,就是晉文公。他回國之後,采用孤偃等人的建議,打起“尊王攘夷”的旗号,在他的治理下,晉國日益強大,并積極準備與楚國争霸中原。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在戰争中相遇,晉文公命令自己的軍隊不要與楚軍交鋒,而是退避後撤,并向軍士解釋道:“由于當初我在楚國時,受到楚王的厚待,因此曾在楚王面前答應過,如果兩國交戰,晉國情願退避三舍。所以即使這一仗敗了,我們也要履行諾言。”于是,晉文公下令軍隊向後退到了城濮,駐紮下來。

楚軍見晉軍後撤,便想停止進攻。可是楚軍主将成得臣卻不答應,他率領軍隊步步緊逼,一直追到城濮。其實,晉文公名義上是履行他在楚國時向楚成王許下的諾言,實際上卻是為了實現“以退為進”“後發制人”的戰略目的,并且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退避三舍”就是從這個故事演化來的,比喻不與人争鬥或者主動讓步的現象。

退避三舍的舍在古代一舍是多少裡(退避三舍中三舍)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