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冬奧會賽場上,
中國隊運動員,火熱奪金,
而場下,大家更是金句頻出。
和比賽一樣精彩。
尤其是,
濃重又風趣的東北話。
一時間,
成為冬奧會上的網紅口音!
短道速滑名将、冬奧會四金得主
王濛解說時的一句調侃火了~
“這屆北京冬奧會,它就有三種語言,第一個英語,第二個普通話,第三個東北話。”
東北話在冬奧會上的感染力為啥這麼強?
首先,
曆屆冬奧會上,
中國代表隊中,
東北的運動員比較多。
再看,北京冬奧會上:
從運動員、教練,到技術官員、志願者,
東北軍團力量龐大!
就拿吉林來說,
除了有27位優秀冰雪運動員
參加北京冬奧會外,
中國體育代表團大名單中,
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李偉
吉林省體育局局長張瑞林分别擔任
中國代表團副團長和副秘書長職務。
吉林省有600名裁判員和技術官員
為北京冬奧會提供保障。
122名志願者
為北京冬奧會提供專業專項服務!
所以,
從比賽現場到新聞發布會,
但凡有中國運動員出現的地方,
你大概率會聽到濃濃的東北方言。
就連賽場外因為解說
登上熱搜的前奧運冠軍王濛,
也是一口地地道道的東北話。
因此,東北話慢慢成了
中國代表團的一個特色官方語言。
話不多說,下面,咱們就來唠唠,
冬奧運動員們
都爆出了哪些東北話“金句”?
分别都是啥意思?
東北話之一
“磕”“嘎嘎好”
冰壺比賽中,淩智和範蘇圓魔性東北話拐翻全場。
這裡一連串用了好幾個東北方言詞彙。
“磕它”——“磕”在這裡的發音為二聲ké,意思是“用力做”“拼命做”“拼了”;
“嘎嘎”——在東北方言裡,表示(事情的程度)很深。如:天嘎嘎的冷。
東北話之二
“我的眼睛就是尺,我告訴你們,肯定赢了。”
在本屆冬奧會上,有很多與衆不同的地方,
王濛東北話唠嗑式解說,風趣十足。
在短道速滑2000米男女混合接力比賽中,王濛激情解說,表達喜悅的心情。
本身,這句話是标準的普通話用語。
而她說話的語氣,尾聲降調,加重了語氣,
顯示出了東北人說話的豪橫自信。
東北話之三
“拼(pin四聲)了”
高山滑雪運動員張洋銘,比賽前跟教練說話,“拼(pin四聲)了”呗。
“拼”這個字,本身不是東北方言。
同樣,在語調上,由一聲念成了四聲,就加重了語調。聽起來有調侃語氣也有拼了的決心,幽默風趣。
東北話之四
“整”
其實,想學東北話呢,一個字非常重要,就是這個“整”字。
張洋銘在評價對手時感慨,“太猛了他,一般人整不了(一般人戰勝不了)!”
速度滑冰賽場奪冠的高亭宇賽後,激動飚東北話:“都到家門口了,誰慣誰啊,來就整(比)呗,幹就完了。”顯示出霸氣十足。
“整”一般意為弄、幹、做等等。這個字搭配上“東北味”,就有很多不同的意思,根據語境來說意思相當的多。比如“你整啥呢”,就是“做”的意思。
“咋整呢”,就是“怎麼辦”的意思。
可以說,貫穿整個東北話的語言體系,這個字非常的百搭。
東北話之五
“格路”
速度滑冰男子500米決賽,中國選手高亭宇再奪一金。
賽後接受采訪時,“如何形容自己的性格?”
高亭宇用了兩個字回答——“格路”
一時間,全場面面相觑。
而同傳間裡的外國翻譯更是發蒙,出了“I think I'm quite glue???”
這樣令人摸不着頭腦的翻譯。
網友不禁感歎:屬實是東北話六級測試題了!
也有網友在評論區當起了“翻譯”:其實,“格路”,這一詞彙最初起源于滿族語言,如今,在東北地區這一詞語常常指某人“與衆不同,違背常理,不合群”,通常為貶義。
而高亭宇大概想表達的應該是,帶有開玩笑的色彩,一種東北式的謙虛和自嘲。
而東北話在冬奧會期間走紅網絡可不是在北京這一屆才開始。
2018年平昌冬奧會男子5000米接力冠軍、匈牙利的華裔運動員劉少林、劉少昂兄弟曾在長春接受訓練。
教練是中國人,兩兄弟都能說一口流利的東北話。
2017年,他們在參加央視節目時爆出一句“我們是長春人,東北那疙瘩”,瞬間笑翻全場。
可見,東北話的魔性和洗腦能力非同一般,隻要在東北呆過,說話都會沾點東北“大碴子味”的說話方式。
啥是大碴子味?
說白了就是粗犷。說話的時候刻意加重語氣,容易讓人感覺比較生硬,也就是說東北人說話比較豪放。
風趣幽默、又充滿力量的東北話,成為冬奧會上的一道獨特風景!
那麼,東北話與冬奧會到底有多适配?
據統計,截至目前,中國獲得冬奧會金牌的運動員。
除了韓曉鵬、谷愛淩外,都是東北運動員,而就連韓曉鵬,也曾經在東北訓練,說着一口東北話。
本屆冬奧會上,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決賽場上,妥妥滴,5個人都講東北話!
難怪網友調侃:宇宙的盡頭是東北!
你是東北話幾級,
整兩句啊?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陳志文/文
來源: 中國吉林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