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深山的溪水如銀泉瀑布

深山的溪水如銀泉瀑布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3 22:29:09

深山的溪水如銀泉瀑布?合作社統一包裝、統一營銷、統一結算,把利益最大限度地讓給筍農,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深山的溪水如銀泉瀑布?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深山的溪水如銀泉瀑布(這裡的雷筍如雷貫耳)1

深山的溪水如銀泉瀑布

合作社統一包裝、統一營銷、統一結算,把利益最大限度地讓給筍農。

雷筍,因早春打雷出筍而得名。大田縣東風農場是有名的“雷筍之鄉”,因為土壤肥沃、水分充足,早在農曆十一月,雷筍便開始上市,比江浙一帶早了兩個月,在第二年的農曆三月底結束,出筍期長達4個多月。

在東風,雷筍産業有着傳奇的發展之路,是村民們緻富奔小康的産業支撐。

茂林修竹:從30株到2500畝

東風農場創辦于1958年6月,是一個以農、林為主,多種經營并舉的國有農墾企業。全場土地面積6.6萬畝,下轄一個分場、兩個管理區,共15個村(隊)。早年,該農場以種植蜜橘、茶葉為主,山上并沒種一株雷竹。蜜橘品質較低,沒辦法打開市場;茶葉的品種傳統單一,制作工藝粗糙,銷量也有限。

這一切因為一件事,悄然發生了變化。“這得感謝當年農場的幹部和東風農場潑水村一位名叫鐘順溶的村民。”東風農場場長朱曉敏說,1998年,鐘順溶到上海販賣毛竹筍,一公斤賣不到幾塊錢,而市面上的雷筍價格卻比毛竹筍高出幾倍,甚至是十幾倍。

鐘順溶一問才知道,這雷筍産自浙江淳安,味道鮮美,甘甜脆嫩,“出肉”率高達70%,廣受消費者青睐。

鐘順溶到淳安先買回了30株雷竹種試種。雷竹因為潑水村得天獨厚的自然和氣候優勢,長勢一片大好。後來,東風農場也帶領村民到淳安考察,引種了20畝雷竹。

三年後,引種的20畝雷竹産出效益,村民們嘗到了甜頭。原先隻是觀望的村民,紛紛平整土地,甚至連房前屋後都種上雷竹。如今,東風農場擁有雷竹2500多畝,年産300多萬公斤鮮筍,遠銷上海、安徽等地,全場300戶農民年受益2000萬元。

潑水村有的農戶單靠雷筍年收入不低于50萬元。

抱團取暖:從6戶到300戶

毛竹筍多半出于土層,而雷筍主要是藏匿于地下,隻要冒出一點兒尖,就得及時挖,否則筍就“老”了。

“13年前,這裡的雷筍初具規模,出筍高峰期,每天可以收上萬公斤鮮筍。”潑水村村民廖首生說,早年村民自産自銷,上午挖筍,下午賣筍,每天忙着從鄉下往城裡跑,也沒賣出好價格。

這麼多的雷筍銷路在哪裡?東風農場把目光盯住了上海、蘇州等大城市,想到了抱團取暖。廖首生牽頭成立了第一家筍業農民合作社,目前,東風農場共有6家筍業農民合作社,社員從6戶發展到300多戶。

廖首生介紹,合作社牽頭,統一管理竹林、統一生産标準,指導筍農高質量高品質生産,嚴格控制農藥殘餘;對接上級産業扶持政策,提高筍農市場意識,統一包裝、統一營銷,讓鮮筍在第一時間放到消費者的餐桌上。

在潑水村一個鮮筍加工點,社員們将鮮筍去土、精選、裝箱、保鮮。“合作社以每天鮮筍批發價結算,中間隻收取一點費用。”廖首生說,合作社統一結算物流、人工等費用,每件鮮筍8公斤隻收取2元的保鮮箱、冰塊的成本費用,把利益最大限度地讓給了筍農。

這種合作模式解決了一些筍農“會種竹,不會賣筍”的根本問題,激發了他們抓好高品質生産的信心。

品牌創建:從1到N的産業延伸

鮮、脆、甜,這是廣大消費者對東風農場雷筍的總體評價。朱曉敏說,這還不夠。依托良好的生态優勢,做優做大雷筍産業,打造好具有地理标志的品牌,并以此推動其他多産業發展,來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是他的夢想。

“首先,不以簡單的數量擴張,來追求高産。”朱曉敏說,農場積極引導筍農們保護好雷竹林的“地力”,通過科學的管理,防止土壤的酸化、鹽化,防止病蟲及自然災害,以增強竹林的抗性。

作為廣大筍農的“娘家人”,東風農場應有所為。“過了出筍期,大約在6月份時,要對竹林進行深翻,改善耕層結構,增強土壤蓄水保墒和抗旱排澇能力。”這看似很平常的管理方法,也需要農場的引導與筍農的自覺。

科學施肥用藥,關乎舌尖上的安全。東風農場以合作社為依托,堅持“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舉辦種植技術培訓,從源頭抓安全生産,引導農戶改變施肥方式,以施有機肥、農家肥為主,調整竹林結構,發展立體經營,保證生态平衡,來提升雷筍生态品質效益。

20年的雷竹産業發展之路,帶來的是“真金白銀”的經濟效益。“我們想通過雷竹産業,帶動多産業的延伸發展,從而提升農場的紅菇、芙蓉李、雷竹筍等産業的集約化、品牌化。”朱曉敏說,結合鄉村旅遊,通過開發竹具和筍幹、紅菇等伴手禮産品,以旅遊帶動農産品銷售,實現農産品附加值的提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