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建良與隊友們正在作業。 徐翹楚 攝
正午的陽光,明亮得令人眩目。杭州市環境集團天子嶺垃圾填埋場密閉工藝班班長袁建良走出休息室,戴上草帽和安全帽,穿上每隻3斤重的含鋼闆膠鞋,與同事們一起坐上了開往天子嶺垃圾填埋場庫區的車。
位于杭州北郊的天子嶺,是全國首座符合國家建設部衛生填埋标準的大型山谷型垃圾填埋場,這裡每天要處置4000多噸生活垃圾。
沿着山路蜿蜒向上,車輛在天子嶺垃圾填埋場的作業平台邊停下。雖是中午時分,填埋場的垃圾處置工作也沒有暫停。幾輛垃圾場依次進入傾倒平台,數十噸垃圾一瀉而下,空氣裡還裹挾着有機物發酵腐爛的味道。
天子嶺垃圾填埋場。 徐翹楚 攝
“早上鋪了2個半小時的膜,總共鋪了5張。”袁建良口中的“膜”是指覆蓋在垃圾上的高密度聚乙烯膜,“垃圾填埋好後,用這個膜覆蓋上去,就相當于給垃圾穿了‘外衣’,可以減少異味。”
抹去額頭的汗珠,袁建良和隊員們并排列隊,一邊伸手抵住塑膠膜一邊前進。“1、2、3;1、2、3……”喊着号子,一點點将塑膠膜覆蓋于垃圾表面,汗水順着臉頰和指縫間不斷滴落。
“垃圾鋪膜是對鋪膜工人身體和心靈的雙重考驗。”袁建良介紹,“一小塊膜重260公斤,需要6個人以上合力才能鋪好。夏天膜上溫度非常高,最高可達78攝氏度,鋪膜的時候需要跪在滾燙的膜上,垃圾就在眼下,污水會從膜邊滲出。”
因雨水将至,為了将雨水與垃圾堆體裡的污水隔離,當日下午,袁建良及隊員們的任務很重,需要完成防滲膜與壩體的封層工作。
天子嶺垃圾填埋場。 徐翹楚 攝
“過兩天要下雨了,我們要盡快把膜的邊封上。壩體總長度約190米,我們6人要做2天。”13時左右,溫度逼近40攝氏度,袁建良和隊員們深一腳淺一腳地踩在垃圾堆上,用一根長木棍擡起發動機,拿着電焊工具将早上鋪設好的膜與壩體焊接。
看似重複的作業,實則需要萬分謹慎。袁建良說:“焊接機器在運轉時溫度很高,如果不注意,也會被燙傷,所以我們焊接作業時都很小心,而且為了庫區消防安全,我們還會在焊接機器旁邊備個滅火器。”
高溫作業下,脫水亦是常事。作業不到十分鐘,袁建良的口罩已因汗水濕透。“每天工作8、9個小時,平均每1個小時休息一會。為保障身體所需,水壺是大家随身攜帶的。之前我有一個5斤的綠色水壺,每天早上喝1壺水,下午喝2壺水。”
今年是袁建良入行的第11個年頭,從平台輔助工作到垃圾密閉工作,袁建良也是天子嶺垃圾填埋技術跨越的親曆者。
“之前我幹過平台保潔,也蓋過7年的防雨布。那時,這裡隻有12個人,垃圾總量少,隻有2000餘噸,垃圾填埋技術也沒現在先進。”袁建良回憶,前些年由于杭州市垃圾總量逐增,且末端的垃圾處理能力有限,2017年夏天,天子嶺最多一天處理過9000多噸的垃圾,達到了曆年峰值。彼時,雖部分垃圾被轉至杭州九峰垃圾焚燒廠處理,但填埋場的持續優化管理工作從未停止。
優化庫區覆蓋膜材料、增加氣體收集井、增設離心引風機……天子嶺對填埋處理技術進行提質升級,袁建良也從作業平台輔助崗位走向了填埋堆體的核心管理,從事鋪膜、管道、修補等工作内容。
對于技術的升級,他深有體會。“以覆蓋膜為例,覆蓋膜材料從國産膜換成了進口膜,具有焊接抗拉強度高、破損率低、風化周期長、抗紫外線輻射等特點。我們将作業單元劃小為5000平方米,新作業面打開時,将舊膜制作臨時錨固,加強密閉性……垃圾填埋後,我們還會利用沼氣發電,讓垃圾變廢為寶。”
袁建良戴着橡膠手套準備鋪膜。 徐翹楚 攝
根據杭州市環境集團發布的半年工作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天子嶺垃圾填埋場日均填埋垃圾4300餘噸,收集處理沼氣61餘萬立方米,發電37萬度。日均氣體收集處理量比2019年同期提高47%,比2018年同期提高107%。
面對高溫與異味并存的作業環境,袁建良選擇繼續堅守,“這麼多年下來已經習慣了,作為城市環境的守護者,用自己一身髒,換來民衆萬家潔,值得。” (記者 錢晨菲 實習生 徐翹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