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展理念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黨的十九大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确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這一思想是新時代我們黨的思想旗幟,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具有強烈實踐性和創造性的科學理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行動指南黨的十九大之後,伴随新的偉大實踐探索,這一思想又獲得了新的豐富和發展《談治國理政》第三卷集中體現了這種新的豐富和發展其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論述具有重要的意義,深刻闡釋了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内涵,分析了為什麼必須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回答了怎樣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鮮明的實踐針對性和嚴密的理論邏輯性,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新發展理念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黨的十九大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确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這一思想是新時代我們黨的思想旗幟,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具有強烈實踐性和創造性的科學理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行動指南。黨的十九大之後,伴随新的偉大實踐探索,這一思想又獲得了新的豐富和發展。《談治國理政》第三卷集中體現了這種新的豐富和發展。其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論述具有重要的意義,深刻闡釋了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内涵,分析了為什麼必須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回答了怎樣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鮮明的實踐針對性和嚴密的理論邏輯性。
一、為什麼要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1.高質量發展本質上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突出特征,正如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的,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何謂高質量發展?指出:“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内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态、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
發展理念是發展實踐的先導,“發展理念是戰略性、綱領性、引領性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着力點的集中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态,形成了一系列新變化和新特征,呈現了新的曆史性機遇和挑戰。早在2014年,就深刻指出:總體來說,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态後,經濟增長速度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增長方式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舉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這些變化,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經濟發展客觀必然。因此,認識新常态,适應新常态,引領新常态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要适應這一經濟發展的大邏輯,首先必須确立新的發展理念。發展實踐由發展理念引領,發展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進程,發展理念自然需要順勢而變。因此,黨的十八大之後提出了新發展理念。正如所說,要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新發展理念不是憑空得來的,是我們在深刻總結國内外發展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國内外發展大勢的基礎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也是針對我國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協調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開放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内外聯動問題,共享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新發展理念是具有深刻内在聯系的有機整體。
2.高質量發展是客觀經濟規律的要求。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于根本轉變發展方式,從傳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規模的擴張拉動經濟高速增長的方式,轉變為主要依靠要素效率和全要素生産率的提升拉動經濟增長。作為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在跨越“貧困陷阱”階段,需要能夠以要素投入量擴張為主,以高速增長為方略實現經濟成長。從供給方面看,經濟落後國家各方面生産要素成本低、豐富且具有競争力。從需求方面看,經濟落後國家急需擺脫貧困,伴随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其市場需求規模迅速擴張。以規模擴張為顯著特點的經濟增長既有供給方面的要素條件,又有需求方面的市場容量。但當經濟發展跨越“貧困陷阱”之後,這種供給和需求方面的條件會發生系統性變化。
從我國的實踐看,自2010年我國進入上中等收入發展階段後(以人均GDP水平為标志,我國2010年達到世界銀行劃分的上中等收入水平線),特别是經濟新常态下,這種約束經濟發展條件的變化極為顯著。早在2014年就對這種變化作出過全面概括,從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出口和國際收支、生産能力和産業組織方式、生産要素相對優勢的變化、市場競争特點的轉化、資源環境約束、經濟風險積累和化解、資源配置模式和宏觀調控方式變化等九個方面做出了系統闡釋,指出這些變化既是系統性的,也是趨勢性的,既是經濟新常态的外在特征,也是内在動因。要适應這種經濟條件的深刻變化,保持經濟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必須根本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正如所指出的,這種發展方式轉變的曆史必然性集中體現在三方面:一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國正處于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階段,勞動力成本上升,資源環境約束增大,粗放的發展方式難以為繼,必須加快發展方式轉變,進而推動高質量發展,使供求在新的水平上實現均衡,經濟才能保持健康發展。二是适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必然要求。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重大變化,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就是發展質量不高的表現,要解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就必須從矛盾的主要方面入手,推動高質量發展,重視量的發展但更要重視解決質的問題,這就要求根本轉變發展方式,實現有效增長。三是遵循經濟規律發展的必然要求。經濟發展達到一定階段,必須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從量的擴張為主向質的提高為主轉變,這是客觀經濟規律。
從經濟發展史上看,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全球100多個發展中國家隻有十幾個成功進入高收入經濟體,其他大量國家或者長期深陷“貧困陷阱”,或者即使跨越了貧困進入到中等收入階段,但長期難以再跨越,陷入所謂“中等收入陷阱”,根本原因就在于發展方式能否轉變。那些取得成功的國家,就是在經曆高速增長階段後,實現了經濟發展從量的擴張向質的提高。那些徘徊不前甚至倒退的國家,就是沒有實現這種根本性轉變。經濟發展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上升不是線性的,量積累到一定階段,必須轉向質的提升。我國經濟發展也要遵循這一規律。
二、怎樣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1.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在于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怎樣推進高質量發展,實現發展方式轉變?指出:“推動高質量發展,就要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這是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标。”
黨的十九大報告将“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部分,把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作為重大的理論和實踐課題,突出強調了其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意義,根本原因在于,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引領發展方式根本轉變、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和方式。離開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建設,就談不上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談不上實現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強調,“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标,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經濟增長動力的迫切要求”。因為“隻有形成現代化經濟體系,才能更好順應現代化發展潮流和赢得國際競争主動,也才能為其他領域現代化提供有力的支撐”。
現代化經濟體系包含什麼内涵?從根本上說,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所概括的,現代化經濟體系是新時代發展、改革、開放三者更加深刻的有機統一。具體地說,現代化經濟體系是由社會經濟活動的各個環節、各個層面、各個領域的相互關系和内在聯系構成的一個有機整體。系統概括了現代化經濟體系七個方面的内涵,要建設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産業體系,建設統一開放、競争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建設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建設彰顯優勢、協調聯動的城鄉區域發展體系,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體系,建設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開放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經濟體制。特别強調,以上幾個體系是統一整體,必須一體建設、一體推進,我們建設的現代化經濟體系,要借鑒發達國家有益做法,更要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
2.怎樣推進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指出:“全黨一定要深刻認識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性和艱巨性,科學把握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目标和重點。”推動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需要貫徹怎樣的基本原則和要求,對此作出了清晰的闡釋:一是必須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實際上,這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着眼點,即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建設必須着眼于從傳統依靠要素投入為主的粗放式增長轉變為依靠效率提升為主的集約式增長,從以往高速度增長轉變為新時代高質量發展。二是必須牢牢把握工作主線,堅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質上是明确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從生産端入手,提高生産者的效率和競争力,包括微觀上的企業的競争力,企業集合而成的産業的競争力,宏觀上的國民經濟循環體系的競争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同于需求側宏觀調控的重要之處就在于,需求側宏觀調控直接影響市場消費者而不是生産者,從國際經驗看,一個國家發展從根本上要靠供給側推動,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态,“經濟發展主要矛盾已轉化為結構性問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主要表現在供給結構不能适應需求結構的變化”。因此,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工作的主線應在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是牢牢把握基本路徑,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際上是通過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提升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水平,推動發展方式根本性轉變,以使新發展理念得到有效貫徹,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取得有效進展。四是牢牢把握着力點,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産業體系。實際上是從發展意義上強調産業基礎。五是牢牢把握制度保障,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實際上是從改革意義上強調體制條件。以上,從發展、改革、開放三者有機統一的角度闡釋了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貫徹的要求。
現階段推進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應當采取哪些實際舉措?突出強調了五個方面:一是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築牢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堅實基礎;二是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三是積極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優化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空間布局;四是着力發展開放型經濟,提高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國際競争力;五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現代化經濟體制的制度保障。以上,從實體基礎、戰略支撐、空間布局、國際競争力、制度保障等五個方面突出強調了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政策舉措和行動重點。
總之,關于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思想,基于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态的科學判斷,基于對新常态下客觀經濟規律的深刻認識,科學論證了高質量發展的本質在于貫徹新發展理念,闡釋了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曆史必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确了以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作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方式,剖析了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内涵,回答了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需要堅持的原則和要求,部署了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任務和舉措,是“怎麼看”和“怎麼幹”的有機統一,為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提供了重要遵循和方向指引。(作者:劉 偉 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