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7-35草書釋讀29
3.5方位
所謂方位,就是方向和位置。大者如太陽位置,東南西北就是根據太陽位置定的,四方之間就是「中」,「中」也是方位之一;但「中」可以指很近的位置,《說文》:「中,内也」,和「外」相對,相當于裡面和外面。「東」字第7課講過了,「北」在23課解釋過,餘下「西」「南」「中」三個字,我講解一下。
西
現在提到「西」,很自然想到西面、向西、西方等,但「西」是一個假借字,本義是鳥巢,栖身之所。金文上面加了兩筆,那是一個小鳥的側影,黃昏小鳥歸巢栖身,正是日落西山之時。所以《說文》曰:「西,鳥在巢上,象形。日在西方而鳥栖,故因以為東西之西。」看小篆的「西」上面彎曲的弧線,小鳥側影更抽象,到秦簡把曲線一拉直,就産生了現在寫的「西」。于是另創一個「栖」,以表示栖身之義。這是個形聲字,「妻」是聲符,千萬别當作會意字,一當作會意字,變成了太太要上樹,那要趕快報警。老實說這個字筆畫也太多,所以又有一個「栖」,這個可以當作會意字,樹上有鳥巢,沒問題,右旁的「西」有時也兼聲符,如栖栖遑遑。草書中的「西」,是從隸書轉化過來的。
「西」字草化,從金文「西」演變到秦漢簡牍,左邊一豎很高,從最上面一橫起筆,一直寫到最下面一橫,然後轉彎成一折。王羲之《十七帖》有兩個「西」字,反映出這個特點,第一勢取奮筆勢一開半,上下兩橫連通,然後寫右旁橫豎一折〔也是奮筆勢〕,或者一橫一轉,獅口,最後中間加上兩點,羊角勢。而陸機、智永、隋人《出師頌》等都是先寫獨立的一橫,下面外框用左折右轉鐵圍勢,最後加羊角勢。金文第一橫跟下面鳥巢不分開,小篆分開了,所以說秦漢簡牍寫法,跟金文大篆有關,到漢碑八分第一橫普遍分開,這是承小篆而來,比金文寫法為晚。
南
「南」字草書,可以看智永、孫過庭,兩個筆勢,先取曲鈎勢移位,然後豎橫橫,豎筆勢。簡單地說,框架左邊的豎筆省略了。
上一課講了,曲鈎勢加顧盼勢是「雨」字,有些人寫「雨」字,取曲鈎勢加兩點鐵鈴勢,《古詩四帖》有這樣的寫法,我沒有推薦。上次還講到,曲鈎勢移位加交争勢,這是「兩」。今天講了曲鈎勢移位加豎筆勢,這是「南」。「南」上面是十字形,所以用曲鈎勢移位,要出頭,而「兩」上面不是十字形,卻也用曲鈎勢移位,草書這些細節很多,平時要多加留意。
中
「中」在早期甲骨文和金文中,是一個測風向的器具。上面飄起的是旒〔Liu2〕,就是飄帶,或多或少。比較複雜的寫法,在中間畫了個圈,甲骨文有提到「其立中」,這東西插在座目标中間位置。後來出現了另一種寫法,删除飄帶,隻留下「中」。
「中」字草化。大家知道通常口字形取鐵圍勢,鐵圍勢是左折右轉,這裡用右轉左折,也就是鐵圍倒筆勢。之所以這樣倒筆寫,是因為後面還要寫中間那一豎,鐵圍勢左折和中間這一豎,可以組成兩豎,豎筆勢。蔡邕《九勢》有一句話:「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相同的筆勢放在一起,寫起來當然方便了。所以整個「中」字,是獅口加豎筆勢,這是第二次整理筆勢的結果,鐵圍左折歸入了後面。有些書法家把這左折縮成了一點,這是個豎點,孫過庭寫得比較明顯,獅口和豎筆勢相當清晰。
方位分固定方位和相對方位,東南西北是固定方位,對每人都是一樣的,基本不變,左右這樣的方位,你轉個身就不同了,所以叫相對方位。對于一個人來說,有上下左右前後六個方向,上下是基本固定的,前後左右就時時變動。「左右」兩個字已經講過,下面解釋一下「上下前後」四個字。
上
「上」字,篆書課程提到過,我們溫習一下:在一橫的上方加一短橫,這就是「上」,「下」也一樣,在一根線的下部畫一橫,這就是「下」。很明顯,這樣寫法容易混淆成「二」字。有些人改用一豎,表示往上或者往下,但這樣寫出來的「下」,又很像「丁」字。現在我們寫的「上」「下」,綜合了這兩種情況。
「上」字草化有幾種不同情況,這字隻有三筆,很多筆畫少的字,如一二三七八九十大小之類,用不到解散隸法,照寫就是,真、行、草都差不多,「上」字也屬于這情況。章草如皇象《急就章》,「上」的筆順是豎橫橫,這字寫出來就是三根直線,未免有呆闆之譏。以前說過,鐘繇寫「上」把上面的橫改為撇或啄,走七号位,王羲之改用側點,走九号位,歐陽詢改為一策,走三号位,這些都是希望加點斜線的手法,改一橫為一點。《古詩四帖》寫「上」,筆順為橫豎橫,這種寫法在歐陽詢《千字文》和集王《金剛經》中都可以見到。但《古詩四帖》第一筆是從左到右,歐、王是從右到左,《金剛經》中還有一個「上」,第一筆明顯是先撇,跟鐘繇的「上」字對照,第一筆先寫撇,很值得注意。《古詩四帖》隻是改變了筆順,沒有改變筆畫。
通常學草書的人,都希望多點草化手法,如果一個字,草書和真書差不多,就覺得不過瘾。「上」字雖然筆畫少,你可以把其中的筆畫縮短為點,剛才是改第一橫為點,如果把那豎筆也改為點,寫出來的「上」字又不同了,孫過庭《佛遺教經》就有這寫法,看上去很像草字頭,以前講過,這還是豎筆勢。如果「上」字下面一橫也縮短,形狀變動更大,更難識了,《敦煌遺書》、《古詩四帖》都有,上兩點,下一點。就我幾十年從事書法的經曆發現,很多寫草書的,寫一個字人家不識,他就很高興。簡言之,「上」字可以改一筆為點,可以改兩筆為點,甚至三筆全改用點,草書作品中都是常見的。
下
知道了「上」字草化,「下」字就迎刃而解了。「下」字最後一筆,楚簡中還有很多如金文一樣用六号位的橫,但秦簡中已經流行改為九号位的捺,到漢隸、真書,最後一筆都用點了。在集王羲之《聖教序》和《金剛經》中,「下」字的寫法可以明顯看到手腕左右搖動,右左右左,兩個來回。王羲之《得示帖》,「下」字變成橫撇捺,看起來好像草書「尺」字,這是搖腕的必然結果。如果把三筆分離,就好像《瞻迎帖》這樣變成一橫下面加羊角勢,就整個字而言,這已經是取雞頭勢。最後,「下」字草書用雞頭,是随意三點,上一點,下兩點,其中可以沒有橫,也沒有豎。
前
「前」字,看甲骨文、金文和小篆,上面是「止」,也就是人的腳,下面是「舟」,甲骨文往往指獨木舟,也就是小船。如果隸定篆字,寫成正楷就是這樣一個字。這字的本義争論很大,許慎說「不行而進謂之前」,有學者認為下面不是小船,而是履,鞋子,人腳穿着鞋子就是「前」,字義變成行走向前了,跟許慎相反。
還有學者認為下面是聲符「凡」,「凡」是古「盤」字之省。我現在住的地方有很多遊艇碼頭,遊艇很小,平時拴在碼頭柱子上,人上船後解開纜繩,提起腳來往柱子上用力一蹬,小艇就蕩出去了,這不正是許慎所說的「不行而進謂之前」嗎?小篆還有個字在「前」右旁加了一把刀,這就是「剪」。但在秦簡中,這個「剪」卻被借作「前」字用,于是「剪」隻好再加點東西,寫成「剪」下加「羽」。現在多用「前」下加一把「刀」為「剪」,這一來「剪」有兩把刀了。簡言之,我們現在的「前」,其實是借用古代的「剪」。
「前」字草化,上面的「止」隸書中已經變成兩點一橫,看起來好像草字頭,這是豎筆勢。「舟」隸書中已經化為月字形,草書用飛帶勢。至于右旁的「刀」,隻需一個獅口。三者裹束起來,重新安排筆勢:豎筆勢先寫橫,後寫上面兩點,即倒筆勢,「月」省去第一撇,和獅口組成兩撇向背勢,向背勢其實屬于順轉鈎裹勢這一組,你說用了鈎裹勢也可以。今草也差不多,王羲之把上面兩點連為一橫,從筆勢角度說,可稱之為奮筆勢倒筆。
後
「後」字,甲骨文上面是幺,小的意思。下面是夊﹝Sui1﹞,甲骨文中夊可以向左,也可以向右,「夊」的意思是兩個腳有東西絆着。段玉裁說:「幺者小也,小而行遲,『後』可知矣」,人又小,腳又絆着,結果就落後了。金文寫法還加上「行」的一半「彳」,或加「止」等部件,但到小篆就定下來「後」字三部分:彳、幺和夊,由此而來的隸書、真書,都是這樣,從筆勢說,是叠烏勢,蟠龍勢和飛帶勢。
「後」字草化,章草幾乎和隸書一樣,皇象僅僅把雙人旁變成一豎,右旁仍是蟠龍加飛帶。今草把蟠龍勢用一橫替代,簡化了很多,孫過庭往往把左邊的豎和右旁的橫,組成一個筆勢,這樣,整個「後」字就是豎筆勢加飛帶勢。王羲之豎橫經常是分開的,這樣一來,蟠龍勢化出來的一橫,就會和下面的飛帶勢組合。我們看智永比較清楚,雙人旁取隔水勢,右旁重組筆勢,上面是兩開奮筆勢,下面撇捺交争勢。所謂重組筆勢,就是把某些筆畫,歸入某一組,如本來屬于下面一組的,現在移動到上面去組成新筆勢。草書寫起來,是一個一個筆勢寫的,重新分了組,停頓處就不一樣了。索靖《月儀帖》「後」字一豎一橫都是大弧線,很有特色,你可以想想怎樣分筆勢。
今天就講方位,謝謝。
本節要點:
■自然:方位。
■東、南、西、北,中。
■上、下、左、右、前、後。
複習思考:
■元四家之一吳鎮這幅墨竹,左上角用草書落款,你能讀出他寫了什麼嗎?
試用草書寫下面詞語〔擴号内不必寫〕: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揖所與立,左右手,衣前後。〔論語〕
■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後起之秀,先人後己,後生可畏,承前啟後。
■東山再起,東張西望,旭日東升,坦腹東床。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李煜〕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
■天南地北,南柯一夢,如日方中,泰山北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