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凱迪
《天龍八部》中的蕭峰,是一個我們耳熟能詳的契丹人形象,他與大遼皇帝耶律氏的恩怨糾葛,還有契丹人後族蕭氏的赫赫威名都讓我們印象頗深。那麼,為什麼契丹人的曆史中耶律姓與蕭姓會如此特立獨行呢?
圖/蕭峰與大遼皇帝
01 國事唯兩姓根遼代契丹族社會存在着耶律、肖二姓,而且可以說隻有這兩姓衆所周知。契丹族的全體成員都是截然由此兩姓而分,不姓耶律就姓肖,不姓肖就姓耶律,這個原則适用于純粹的契丹人。換言之,隻有屬于這兩姓者才莫做正規的契丹人。《遼史·卓行傳》序文說:“遼之共國任事,耶律,肖(蕭)二族而已。’"(《遼史》卷一O六)。除此之外,來歸順遼政權的漢人也經常被賜姓耶律氏,而一些與契丹人同祖的奚族人則多僞冒或者被賜為蕭姓,《金史》中記載“奚有五王族,世與遼人為婚,因附姓述律氏中。”
02 蕭氏起源關于蕭氏,《遼史》記載遼太祖曾娶述律氏為後,而述律本回鹘糯思之後。大同元年(949),遼太宗(太祖與述律氏之子)統帥軍隊攻陷汴梁,将外戚小漢賜予漢名蕭翰。自此之後,所有的後族也就從此慣例改姓為蕭。這種說法認為蕭姓就是契丹人對于漢字音譯雅名的推崇,而并沒有劃分社會團體的主要含義在其中。
圖/阿保機與述律平
另一種說法則是出自遼太祖時期。據說耶律阿保機在中原曆史中最為崇敬漢代皇帝劉邦,便給自己的耶律氏兼号“劉”,而把當時世代輔佐帝王的後族乙室、收裡(兩者總稱審密)比作良相蕭何,遂總其名曰蕭。這種稱呼的來源則更加具有指向性,也更合乎遼朝對于後族的态度。
03 皇族耶律遼代契丹人中間流傳着關于他們祖先的傳說,據說阻午可汗是他們最早的祖先之一,同時被人們崇拜為契丹族中興的民族英雄。關于他的事迹,《遼史·營衛志》卷三二中有一段記載:“阻午可漢分三耶律為七……三耶律一日大賀,二曰遙辇,三日世裡,即皇族也。在七世紀末,萬歲通天敗績以後(武則天末年),被阻午可汗收容起來的全部契丹餘衆,同時也是後來契丹八部的基礎,就是在這三耶律為核心的基礎上重建起來的。
圖/青牛白馬的傳說
總而言之,耶律和審密的本意是出自古代契丹人的圖騰馬和牛。對于那種用漢語表現的半族名稱,把蒙古語的馬jalu—ga(單數)jalt(複數)和牝牛(slr-mut)同在某種程度上與此近似的古代語音加以對比時,可以認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正确性。
其實,契丹人的耶律與蕭姓反映的便是契丹人早期的民族形成曆史,以白馬為圖騰的早期耶律部落與以青牛為圖騰的早期審密(後稱蕭姓)部落在西拉木倫河流域結成聯盟,最終繁衍為後來稱霸北疆的契丹部落。
參考文獻:
1.中國全史百卷本
2.契丹古代史研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