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天的教育遠比先天的條件更重要
《傷仲永》譯文賞析金溪有個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時,不曾認識書寫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這些東西。他的父親對此感到詫異,就向鄰居那裡把那些東西借來給他。仲永立刻寫下了四句,并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和團結同宗族的人為主旨, 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從此,指定事物讓他作詩,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同縣的人們對此都感到非常驚奇,漸漸地都以賓客之禮對待他的父親,有的人花錢求取仲永的詩。方仲永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就每天帶領着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我聽到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我跟随先父回到家鄉,在舅舅家見到方仲永,他已經十二三歲了。我叫他作詩,寫出來的詩已經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再次到舅舅家去,問起方仲永的情況,回答說:“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沒有什麼區别了。” 王安石說:方仲永的通達聰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賦,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優秀得多;但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後天所受的教育還沒有達到要求。他得到的天資是那樣的好,沒有受到正常的後天教育,尚且成為平凡的人;那麼,現在那些本來就不天生聰明,本來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後天的教育,難道成為普通人就為止了嗎?
傷仲永的道理
“方仲永的通達聰慧,是先天得到的,比起一般人要優秀得多,然而最終還是淪落為平常人。這個故事告誡人們,即使天賦很高,不努力學習,也很難取得成績,同時也告訴了人們,對于天賦不那麼異禀的人,更需努力學習才能比别人聰明,有所收獲。”
為什麼後天教育那麼重要
一個剛出生的孩子猶如一塊未被雕琢的玉器,“玉不琢,不成器”,天資再好的孩子如果不能接受到良好教育的話,那他隻能成為一個平凡的人。傷仲永的故事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人是有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可以克制自己的感情和欲望,這些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經過體驗積累才逐漸形成的。先天的天賦大緻相同,隻是後天環境的不同才造就形形色色的我們。
成功的人中有些是有某方面的天賦,但這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還是靠自己對某領域的孜孜不倦追求才得以成功,這就需要他們的性格和意志力。這些都是後天環境決定的。
先天天賦隻是側面說明其本身具有某種價值,但天賦價值本身必須靠後天的實踐環境中良好的培養和塑造,才能體現和激發價值實現的意義。
愛迪生曾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