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指導專家:許尤佳 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
藥補不如食補,食療是養好孩子脾胃,提高孩子抵抗力一個很重要的方式。今天趁着周末,給家長介紹一款适合孩子秋季溫潤養血的糕點——紅棗糕。
紅棗有很好的補中益氣、調養脾胃、養血安神的作用,是很多媽媽日常食療養生會用到的一道食材。
但是孩子吃紅棗的用量和用法切不可按照成人的方法來使用,這也是很多家長一給孩子吃紅棗,孩子就喉嚨痛、咳嗽上火的原因。
孩子可不可以吃紅棗?
可以吃。适當吃紅棗有不少好處。
紅棗性溫,味甘,歸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功效。《本草備要》中記載“(棗)補中益氣,滋脾土,潤心肺,調營衛,緩陰血,生津液,悅顔色”,很好地概括了紅棗的功用。
強健脾胃: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記述,“棗為脾之果,故脾病宜食之”。中醫認為,甘甜的食物入脾,紅棗味道甘甜,自然有強健脾胃的功效。而且紅棗甜甜的,也能迎合孩子的口味。
益氣生津:肺主皮毛,卻喜潤惡燥。秋季當令的燥邪容易侵犯肺腑,如果不及時潤燥養肺,孩子就很容易感冒、咳嗽。紅棗能“潤心肺、生津液”,在日常膳食中适當加入一點紅棗,對孩子也是極好的。
養血安神:紅棗既能安神,又能養血。尤其秋冬要重視養陰,此時可以适當地給孩子吃點紅棗,能有效提高寶寶的睡眠質量,助力秋冬養藏。
孩子吃紅棗,要注意什麼?
尤其要避免滋膩礙胃,才能起到調補氣血的作用。對于孩子來說,紅棗有點偏滋膩,吃得過多難消化,反而會阻滞脾胃,因此切不可按照成人的量來使用。
同時,要注意棗核更溫熱,給孩子使用的時候多以去核為主。尤其是脾虛容易積食,或心肝火旺的孩子,去核會更好。一方面比較安全,另一方面也更為溫和。
小一些的寶寶,不僅要去核,還要去皮。因皮難消化,對剛長牙咀嚼能力差的孩子來說就會給消化形成負擔。比如剛添加輔食的孩子,就一定要去核去皮。
× 有熱證的孩子不适合吃:紅棗性溫,有補益的作用。如果孩子出現口臭、有眼屎、喉嚨痛、大便幹結、口幹舌燥、口舌生瘡等明顯的“上火”症狀,家長要避免給孩子吃紅棗,以免“火上澆油”。
× 濕氣重的孩子不适合吃:紅棗雖能健脾胃、補氣血,但溫潤中也帶有些滋膩。滋膩的食物容易生濕,如果孩子有大便稀爛、舌邊有齒痕、舌苔厚膩等情況,多半都是體内有濕,此時如果給他吃紅棗,會加重體内的濕氣。
× 一次不能吃太多:紅棗性溫燥,溫潤中帶有滋膩,長期或大量地吃紅棗容易阻礙了脾的運化,脾胃的運化功能一旦呆滞,孩子就容易出現積食、厭食等情況。所以,給孩子吃紅棗時,一次性不宜吃太多,1歲内的孩子每次1顆,去皮去核,稍大一些的孩子每次2~3顆就夠了。
比較适合3歲以上的孩子:大多數的食療方都适合3歲以上的孩子,紅棗自然也一樣。3歲以前的小寶寶,脾胃功能更為疲弱,所以不建議太早地給孩子吃紅棗。另外,在食用紅棗時應去核,防止果核嗆食。
宮廷禦用第一糕兒童版--小兒紅棗糕
用紅棗來做成食療糕點,是既吸引孩子,又能避免紅棗過量的比較好的方法,食療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家長可以學會做紅棗糕。這是清朝宮廷禦用的糕點,至今已經有200多年的曆史,曾有“宮廷第一糕點”的美稱,更是“滿漢全席”十大糕點之一。
考慮到孩子的體質特點和眼下秋季幹燥的特點,我将紅棗糕進行了改良,調整了一些組方和劑量,尤其加入溫潤的黑棗調和,做成一道秋冬溫潤、滋補孩子的藥膳糕方。
● 和孩子一起動手,完成一份小兒紅棗糕
主要材料有:去核紅棗、黑棗、雞蛋、牛奶、面粉,搭配起來有很好的補血補鈣的作用,也有一定的溫潤滋養的效果。
小兒紅棗糕
材料:
紅棗2~3顆、黑棗2~3顆、牛奶100毫升(根據面粉吸水性靈活調整)、雞蛋1個、低筋面粉150克、小蘇打2克、泡打粉3克、紅糖/白糖20克、油适量。
做法:
1、紅棗、黑棗去核切碎,加入牛奶翻拌均勻浸泡15分鐘;
2、用攪拌機打成泥,加入油攪拌均勻備用;
3、将雞蛋、紅糖加入打蛋盆,隔40度熱水先高速打發至無大氣泡轉低速整理氣泡(秘訣:打發至提起打蛋器劃下的痕迹可以堅持幾秒不消失);
4、分兩次篩入低筋面粉、蘇打粉和泡打粉,攪拌至無幹粉狀态;
5、加入棗泥混合物中翻拌均勻;(備注:此時可加入切碎的核桃、枸杞、山楂等)
6、裝入模具,輕震出氣泡,放入預熱好的烤箱150度30-35分鐘即可。
用法:
◆紅棗糕可以用作孩子的早餐,也可以用作下午茶;
◆孩子消化好、無病痛時吃;
◆3歲以上孩子辨證食用;
◆一周吃1~2次。
<< 上下滑動查看圖片 >>
紅棗糕加點料,解決孩子的幾大常見問題
家長還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添加以下材料,達到不同的功效:
● 學齡期的孩子想增加記憶力,加點核桃
核桃性溫,味甘,歸肺、腎、大腸經,能潤燥益肺,補腎健腦。腎主生長發育,腎生髓,通于腦。在紅棗糕裡加入2~3顆核桃,幫孩子補腎、健腦。
● 孩子容易積食、不愛吃飯,加點山楂
山楂,性微溫,味酸、甘,歸脾、胃、肝經,能消食健胃,行氣散瘀。如果孩子脾胃功能虛弱,很容易就會積食。加上最近“秋老虎”肆虐,天氣很熱,孩子沒什麼胃口吃飯,這時家長可以在紅棗糕裡面加5克幹山楂片。山楂的酸味正好緩解了紅棗的滋膩,和紅棗的甘甜融合在一起,酸酸甜甜的,孩子也愛吃。
● 擔心孩子易上火,加點枸杞
紅棗偏溫性,一些陰虛體質的孩子吃了紅棗可能容易“上火”,出現手腳心熱、口舌生瘡、大便幹結、口氣大等症狀。這時候,家長可以在紅棗糕裡加入8~10顆枸杞。枸杞子性平,味甘,歸肝、腎經,既能滋陰,又能滋補肝腎,益精明目。
● 想加強潤燥,加點芝麻
秋季燥邪當令,可以适當給孩子吃點潤燥的食物,黑芝麻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黑芝麻性平,味甘,歸肝、腎、大腸經,能補肝腎,潤腸燥。紅棗糕制作完成以後,輕輕在糕點表面撒上一小把黑芝麻,能滋補肝腎之餘,還讓糕點更加醇香。
● 紅棗糕裡加點糖,哪種糖最合适?
做紅棗糕時可以加入适當的糖作為調味,提升口感。但不同的糖有不同的功效,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體質和實際情況來選擇。
紅糖:紅糖性溫,歸脾、胃、肝經,可驅寒補虛、禦寒暖胃、活血化瘀。兒為虛寒,一般在制作紅棗糕時都用紅糖。但家長要注意,孩子熱證不能吃紅糖。
黃糖:黃糖也是紅糖的一種,補血行氣的力道相對溫和,也沒那麼溫熱,更适合兒童日常的使用。
白糖:白糖性平偏涼,可以清熱去火,潤肺生津,适合在秋天食用。在紅棗糕中加入白糖,還能中和紅棗的溫性。
冰糖:冰糖味甘、性平,入脾、肺兩經,能補中益氣,和胃潤肺,養陰生津,對肺燥咳嗽等有很好的作用,也很适合在秋天食用。
最後非常重要的一點:給孩子做藥膳、糕點或者吃補益的東西,一定要以顧護脾胃為原則。在這個原則下,用好“10秒法”,家長才能判斷當天孩子能不能吃,吃多少,需要加減哪些材料更适合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有積食,那麼再好的好東西,都不要着急給孩子吃,否則反而會加重積食,甚至加重脾虛。所以要想讓孩子飲食合理,學好脾胃課是非常基礎的。孩子越小家長越要早學,避免走彎路坑孩子。
今天介紹的紅棗糕,對脾虛、體質弱、氣血不足的孩子有很好的補益作用,既美味又可以在家做!建議家長和孩子在周末時一起動手制作,能增強孩子的動手能力,家長也可以在制作的過程中向孩子介紹食物的性味功效,共享親子時光!
【來源:許尤佳育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