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四川農村的,有兩個女兒和一個幺(yāo)兒,女兒們都出切(qiè)打工、嫁人成家了!我有了2個外孫兒和1個外孫女兒,就幺兒讀了師範大學後,在縣城中學教書,挨(āi)到屋頭近,經常回來看我們兩個(父母),放農忙假都會回來幫我們做活路,幺兒子啥子都做(zhu)得來,勤快得很,不是那種好(hao)吃懶做(zhu)愛耍(shua)的人,小時候兒不管是天晴落雨,就經常背起背兜,到坡上切(qiè)幫到他媽媽打豬草、割草啥(sha)子的。不管爪(zua)子,都做(zhu)得很好。
哎呀,莫得法,不曉得那門搞拾起的,今年有段時間天幹,田裡的谷子沒得水,長得慢,結果谷子到9月1号開學後才黃,放暑假幾個月,谷子沒黃,也莫法撘谷子,9月8号星期四,我就給幺兒打了電話切,叫他回來幫我們撘谷子。幺兒第二天星期五下課後,就急急忙忙的攆起回來老,還帶回來了2斤鹵菜、10塊錢的涼面、2瓶老白幹兒、一條煙。我們在屋頭趕場也買了5斤朒朒,是坐墩肉,還有就是屋頭種的菜,有蘿蔔(bu),秋苞谷,秋絲瓜,還有沒有罷市的豇豆,藤藤菜,四季豆也還有,反正菜是有吃的。主要還有過年兇的老臘肉、香腸,挂到竈屋頭兇到區黑老。
由于我們在農村,梯田,路又比較狹窄,人手又不夠,所以我們一家三口決定就用最原始的辦法撘谷子。就是人工割谷子、撘谷子、挑谷子。現在就隻有我們三個人的戶口在屋裡,今年就隻栽了兩個大田的秧,估計周末幺兒一起撘谷子,剩下不多,我們老口子就能慢慢把谷子撘回來了。
第二天我們5點就起來老,吃了早飯,準備家夥就要出發老,按照以前的慣例,我拿起背夾兒就去背拌桶,幺兒在階陰(gai yin)上把拌桶給我抽了起來,結果我的腳杆一閃一閃的,幾十百把斤的拌桶都背不起老,莫法,幺兒看我架勢對,就馬上喊我把拌桶擱(ke)到起,他來背,我就撿輕巧的拿,扁擔挑着籮篼、帶着蛇皮口袋、箢箕、茶瓶、草帽兒、喝水用的碗、蒲扇、鐮刀等,她媽就扛着遮陽,到了田裡立刻馬上就風風火火的幹起來!先我們都拿起鐮刀割谷子,等割出一定面積,我就和幺兒把拌桶拉到田裡架起遮陽就開始撘谷子了。
幺(yao)兒:排行最小的兒子;
切(qie):去;
啥子:什麼;
爪子:還有動詞意思的什麼,經常還有疑問的口吻,【例】你在爪子:你在做什麼?
做(zhu):這個字就是和普通話的讀音不同,意思是一樣
朒朒(ga ga):豬肉
階陰(gai yin):就是四川農村房屋正面,門前外牆到地壩之間的一個台階,這個台階比較寬,主要是避雨和遮陽,不至于落雨天和大太陽的天氣不能在屋外耍。
“頭條号:四川話麻辣燙”原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