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慢阻肺的防治指南

慢阻肺的防治指南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5 14:38:48

來源:交彙點新聞客戶端

交彙點訊 11月17日是第20個“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題為“健康呼吸,無與倫比”。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約有6億人患有慢阻肺,平均每年約有270 萬人死于此病。慢阻肺已成為“世界四大慢病”之一,同時也是“人類四大緻死病因”之一。

在我國,慢阻肺已成為僅次于高血壓、糖尿病的第三大常見慢性病。《中國成人肺部健康研究(CPHS)》的研究結果顯示,我國20歲以上的成人慢阻肺患者約為1億人,其中,4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高達13.7%。

慢阻肺的防治指南(秋冬季江蘇疾控提醒)1

慢阻肺是什麼?

慢阻肺緻病原因是什麼?

如何預防慢阻肺?

得了慢阻肺,需要注意什麼?江蘇疾控專家權威答複——

慢阻肺,就“藏”在我們身邊

慢阻肺的全稱是慢性阻塞性肺病,英文簡稱“COPD”,是一種常見的、可以預防和可以治療的疾病,其特征為持續存在的呼吸系統症狀和氣流受限,如長期反複咳嗽、咳痰和喘息。慢阻肺是由于氣道或肺泡異常導緻,通常與人體暴露于毒性顆粒或氣體環境相關,它具有進行性、不可逆的特征。

慢阻肺可導緻活動能力減弱、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此外,還可引起呼吸衰竭、肺心病、肺癌等局部或全身多系統并發症,增加患者的死亡率。

這些“小惡魔”,都會導緻慢阻肺

環境因素和個體遺傳因素都是慢阻肺的緻病因素,包括吸煙及二手煙暴露,職業性粉塵及有害氣體暴露,室内外空氣污染,呼吸道感染,肺部發育不良或重度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等遺傳問題。

吸煙及二手煙暴露是慢阻肺最常見的緻病因素,煙草煙霧中含有7000種以上的化學物質,這些有害氣體及顆粒物會侵蝕肺泡及器官,導緻氣體進出困難,讓人們感到呼吸困難。如果孕期婦女吸煙或長期處于二手煙暴露環境,會影響胎兒肺部生長發育,增加自身及孩子患慢阻肺的幾率。

慢阻肺的防治指南(秋冬季江蘇疾控提醒)2

此外,嬰幼兒及兒童期重點呼吸系統感染,長期處于生物燃料燃燒或烹饪油煙較多的環境中,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緻使肺泡發育不全,都可能影響人們的肺部功能,增加慢阻肺緻病率。

避免“Ta們”,慢阻肺可未病先防

很多人都有過上呼吸道感染的經曆,對于輕微的咳嗽、咳痰或氣喘,人們往往不太在意。殊不知,這是氣道在承受炎症時發出的“警報”。

如果被炎症長期侵擾,氣道會變得狹窄,導緻呼吸困難,長此以往,就會患上慢阻肺。随着症狀加重,慢阻肺就會進入不可逆的階段,需要長期依靠藥物治療,否則就會出現呼吸衰竭、二氧化碳蓄積、昏迷等危及生命的嚴重情形。

其實,慢阻肺是可以預防、可以治療的,隻要早預防、早篩查、早幹預,就能保護我們的“肺腑”,降低患病率。戒煙和避免二手煙暴露、減少室内外的空氣污染、預防嬰幼兒及兒童期的呼吸道感染、減少職業粉塵以及有害氣體暴露、接種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定期進行肺功能篩查等都是預防慢阻肺的有效措施。

慢阻肺的防治指南(秋冬季江蘇疾控提醒)3

其中,戒煙是慢阻肺最有力的幹預措施,有助于預防慢阻肺、緩解慢阻肺症狀、減緩慢阻肺病情發展;接種疫苗可以有效預防呼吸道感染,減少慢阻肺并發症,降低緻死率;而肺功能檢查則是确診慢阻肺的“金标準”,作為呼吸系統疾病的必要檢查之一,它可以通過檢測呼吸道的通暢程度、肺容量的大小等因素,為醫生診斷慢阻肺提供重要依據。

事實上,早期慢阻肺并無明顯症狀,肺功能篩查有助于患者盡早發現病症,通過早就醫、早幹預、早治療,避免慢阻肺病情加重。

“未有形而除之”,慢阻肺重在早期遏制

慢阻肺患者的治療效果、生活質量,與治療幹預的時機密切相關。然而,很多慢阻肺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病,常常等到病情嚴重後才就醫,延誤了治療時機。

根據慢阻肺患病情況,目前醫學界普遍認為以下幾類人群屬于慢阻肺的高危人群:

長期抽煙的人;

反複有呼吸道感染的人;

長期處于室内外空氣污染環境的人;

從事的職業有粉塵環境的人;

缺乏α1-抗胰蛋白酶的人。

如果你屬于這些人群,就需要提高警惕,注重定期檢查肺功能,防患于未然。肺功能檢查對于慢阻肺的早期診斷、病情評估和治療方案制定都至關重要。對于慢阻肺高危人群,或存在長期咳嗽、咳痰等症狀的人來說,都應盡早進行肺功能檢查。

慢阻肺的防治指南(秋冬季江蘇疾控提醒)4

一旦确診慢阻肺,應該遵醫囑早幹預、早治療,目前慢阻肺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控制危險因素,戒煙、避免有害氣體吸入;采用支氣管舒張劑、吸入糖皮質激素、抗菌藥等藥物進行幹預治療;接種肺炎和流感疫苗,降低發病率、并發症及緻死率;通過肺減容術切除部分過度膨脹的肺組織,改善呼吸機能;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應堅持長期家庭氧療;積極進行康複治療,注重呼吸肌力量和耐力訓練,保持心理健康。

由于慢阻肺是一種終身疾病,它帶來的呼吸困難、疲勞以及對肺部的損傷可能永遠不會完全消失,因此一旦确診慢阻肺,應遵醫囑,積極配合進行長期的綜合性治療,預防和控制病情發展。在接受治療時,一旦病症減輕或緩解,患者切忌自行停藥。

日常生活中,慢阻肺患者還可以通過哪些方法改善緩解呼吸困難的症狀呢?

來來來,劃重點!不容錯過的知識點都在這裡:

①天氣驟變時,注意防寒保暖,防止感冒,預防呼吸道感染;

②家中應定期開窗通風,室溫盡量保持在16℃-18℃,濕度盡量保持在60%左右;

③咳痰應盡量咳出痰液,可遵醫囑使用祛痰藥,老年人、體弱者咳痰不便,家人應幫助他們翻身或拍背排痰;

④保證充足睡眠,有計劃地進行适度運動鍛煉,以不感到疲勞為宜,避免過勞而引起呼吸困難;

⑤長期堅持和加強呼吸鍛煉,如采用腹式呼吸進行鍛煉,每日數次,每次10-20分鐘,可緩解呼吸困難;

⑥注意增加營養,多吃肉、蛋、蔬菜和水果,多喝水,對油膩、生冷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應忌口。

新華日報·交彙點記者 王甜 制圖 江蘇疾控

編輯: 蔣明睿

本文來自【交彙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