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零丁洋
文天祥
《過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的詩作。此詩前二句,作者回顧平生;中間四句緊承“幹戈寥落”,明确表達了作者對當前局勢的認識;末二句是作者對自身命運的一種毫不猶豫的選擇。全詩表現了慷慨激昂的愛國熱情和視死如歸的高風亮節,以及舍生取義的人生觀,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崇高表現。
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歎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注釋】
⑴零丁洋:即”伶仃洋“[7] [8] ,現在廣東省珠江口外。祥興元年(1278)底,文天祥率軍在廣東五坡嶺與元軍激戰,兵敗被俘,囚禁船上曾經過零丁洋。
⑵遭逢:遭遇。起一經:因為精通一種經書,通過科舉考試而被朝廷選拔入仕做官。文天祥二十歲考中狀元。一經,古代科舉考試,考生要選考一種經書。
⑶幹戈:兩種兵器,這裡代指戰争。寥(liáo)落:荒涼冷落。一作“落落”。四周星:四周年。文天祥從德祐元年(1275)正月起兵抗元至被俘恰是四年。
⑷風飄絮:一作“風抛絮”。絮,柳絮。
⑸萍:浮萍。
⑹惶恐灘:在今江西萬安贛江中,水流湍急,極為險惡。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被元軍打敗,所率軍隊死傷慘重,妻子兒女也被元軍俘虜。他經惶恐灘撤到福建。惶恐,一作“皇恐”。
⑺零丁:孤苦無依的樣子。
⑻丹心:紅心,比喻忠心。汗青:古代在竹簡上寫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蟲蛀,因竹片水分蒸發如汗,故稱書簡為汗青。這裡特指史冊。
【譯文】
屢經磨難,隻因遭逢國有危難,臣子盡忠之時;義不容辭,遂置身于槍林箭雨之中。
時運不濟,山河破碎若風卷柳絮;境遇艱難,身世國運似雨打浮萍。
當年領兵曾經由惶恐灘,自勉國士不可有愧;如今北上路過零丁洋,遺憾孤臣不能再戰。
人生自古誰無死?大丈夫自當取義成仁,問心無愧!
【賞析】
文天祥第二次被俘後,被元軍押解着乘船經過零丁洋時,寫下了這首詩。
文天祥于二十一歲時考中狀元,出仕為官,叠經宦海風波,後罷官閑居。當宋末蒙元大舉入侵,一路長驅直入,直指南宋都城臨安時,文天祥毀家纾難,起兵勤王。其間經曆過驚心動魄的談判被囚、九死一生的隻身逃亡、艱苦卓絕的率軍抵抗,最終再次兵敗被俘。
當文天祥第二次被俘,南宋殘餘力量的抵抗正接近尾聲,此時距文天祥起兵勤王已過去四年。回顧四年來的經曆,蒙元入侵,山河破碎,南宋的江山如飄搖的柳絮,眼看就要随風而逝;他自己也屢戰屢敗,而今成為階下囚,恰如雨打浮萍,飄零凄苦,命懸一線。
文天祥清楚地知道他面臨的命運。如果投降,憑他的地位和聲望,必能在新朝廷裡獲得高官厚祿。如果堅持氣節,則無異于選擇了死亡。文天祥這裡不存在“如果”,“舍生取義”是他必然的選擇。正如孟子所說:“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所以他毅然吟唱出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極其悲壯崇高的聲音。
在後來被囚大都時所作的《正氣歌》中,第一句就是“天地有正氣”。文天祥的氣節和詩作,豈不就是天地間的浩然正氣?
【作者簡介】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寶祐四年(1256)進士第一。曆知瑞、贛等州。德祐元年(1275),元兵東下,他在贛州組義軍,入衛臨安(今浙江杭州)。次年任右丞相,出使元軍議和,被扣留。後脫逃到溫州。端宗景炎二年(1277)進兵江西,收複州縣多處。不久敗退廣東。次年在五坡嶺(在今廣東海豐北)被俘。拒絕元将誘降,于次年送至大都(今北京),囚禁三年,屢經威逼利誘,誓死不屈。編《指南錄》,作《正氣歌》,大義凜然,終在柴市被害。有《文山先生全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