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老祖宗的講究有道理嗎?
我個人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母親還健在的時候,就不要為自己慶祝生日,而父親還健在時最好不要留胡子。這種說法究竟有上面道理呢?
我出生在農村的家庭,父母也都是農民。我印象裡我小時候奶奶還在的時候,每到年節,我奶奶都會講究種種風俗習慣,比如說“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這一類的。
今天為上面想起這個話題了呢,原因是因為我們這個邊境小城市從小年那天開始出現了疫情,我們被要求配合疫情防控政策居家不外出,每天在家裡“憋着”人就邋遢了,我已經快十天沒有刮胡子了,就在剛剛,突然想起了一位年長的朋友多年前對我說過的這句話“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我就到網上找了一些資料學習了一下,順便也分享給大家,讓大家也都了解了解這個“老講究”是什麼道理。
一、母在不慶生
在我們出生的那天,所有人都很開心,但相對母親而言,其意義大不相同,經過十月懷胎,期間受了多少罪。常說女人生孩子,就像在鬼門關走了一遭,所以,我們生日那天,也是母親最痛苦的一天。
“兒的生日,母的難日”,所以,作為自己女的我們應該在生日的這天回家好好陪陪母親,平時因為工作,學習等等其他原因不經常在加,但是生日這天真的不應該扔下母親,去外面和朋友們狂歡。
當母親還建在的時候自己過生日時,陪在母親的身旁一起度過這一天是多麼的有意義。
二、父在不留須
同樣,這句話的理解為 父親還建在的話,兒子就不能留胡須。而“須”也就是指胡子,古代男子不是任由胡子亂長,他們一般在成年後才蓄胡。但是現代的人多數比較注重儀表,很難見到留胡子的人了。
在古代胡子是男子成年的象征,一個男子到了成年不留胡子很可能會被嘲笑的。古人講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認為頭發和胡子這些是堅決不能随意剪斷的。
那麼為什麼會有“父在不留須”的說法呢?
有一種說法是在辛亥革命時期,那時的人們對胡須賦予了新的含義。西方風尚剛傳進中國,男人斷長辮,女人不再裹小腳,社會風氣也日趨現代化,而“父在不留須”正是那個年代形成的新風俗。
還有另一種說法是,“父在不留須”是過去人們對父親的尊敬。在古代胡須代表着“長輩”,如果做晚輩的也留了胡須,就是對父(或長輩)的極不尊重。因此,父親尚且健在,你還留胡須,外人看來你就是“以老人自居”,是對父親或長輩的一種不尊重。我們不管是從孝道來講,還是感恩來說,我們都應該這麼做。
随着社會的發展,人們在思想和行為上也不斷的在改變,“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這句老話漸漸被人們遺忘,但是作為子女而言,對待自己的父母的孝心不能随着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改變而消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