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帥 實習生 李穎
通體墨綠,表面還有許多小孔洞,材質如同玻璃,這會是“天外來客”中的玻璃隕石嗎?3月14日,家住開封市的牛先生向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求助,稱幾個月前,他在黃河邊遊玩時,撿到了兩個“寶貝疙瘩”,跟網上圖片中的玻璃隕石一模一樣,但又不敢确定是不是真的“天外來客”,所以向記者求助,希望幫忙尋找一位懂行的專家給瞅瞅看看,鑒别一下真僞!
3月14日上午10時許, 牛先生帶着他兩個“寶貝疙瘩”來到了鄭州市農業路河南日報報業大廈。當牛先生從挎包中取出自己撿到的兩個“寶貝疙瘩”後,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看到,這是兩塊通體墨綠色、又有點像黑色瀝青,且帶有許多小孔洞的“石頭”。兩塊石頭光滑面的手感如同玻璃,碎裂的邊角處還能清晰地看到破碎的玻璃紋路,長度都在10厘米以上,寬度約有6厘米,入手較重,尖銳的邊角也較為鋒利。記者通過網絡搜索對比,其外貌體征确實與網上圖片中的玻璃隕石十分相似。
據牛先生告訴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去年的七八月份,他和家人一起去黃河邊遊玩時,無意間看到了這兩塊石頭,覺得與其他石頭不同,便帶了回家,之後就一直扔在家中院子裡。直到前段時間,他在上網時,偶然看到網絡圖片中的玻璃隕石與他撿到的兩塊石頭非常相似,便立即找出來與網上圖片進行比較,結果越看越像,但自己又不敢确定,所以就向記者求助,希望能不能找到一位隕石方面專家給鑒别一下。
“小的一斤七兩,大的沒有稱,但應該有兩斤多,我覺得這應該就是玻璃隕石,因為石頭上邊小晶體和網上圖片裡的都一模一樣!”牛先生說,在發現自己撿到的石頭非常像“天外來客”玻璃隕石後,他就像着了魔一樣,迫切地想弄清楚是不是真的玻璃隕石。上午他從家裡趕來時,他的愛人也支持他,希望他早點弄清楚,好盡快鑽出“牛角尖”,安心工作。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首先通過網絡向一些拍賣網站工作人員咨詢,據記者所咨詢的兩家拍賣機構工作人員表示,他們通過對圖片的初步判斷,從其外貌體征來看,兩塊石頭應該是玻璃隕石,但仍需進一步現場鑒定。如果這兩塊石頭真的是玻璃隕石的話,其每克價格在千元以上。
期間,記者也曾咨詢河南省地礦部門,但由于相關業務科室隻能進行礦石成分等方面的檢測,無法鑒定其是否是隕石,再加上還要花費相關的檢測費用,所以牛先生并沒有選擇對自己兩個“寶貝疙瘩”進行成分檢測。
之後,記者又咨詢了省市博物館、珠寶鑒定機構等多家單位,但仍沒有找到隕石鑒定方面的專家,或知道如何鑒定隕石的隕石愛好者,牛先生隻能帶着自己的兩個“寶貝疙瘩”失望返回。
如果您是隕石方面的專家,或者知道如何鑒定隕石,也願意幫牛先生瞧一瞧、看一看,可撥打大河報熱線0371—96211,大河報記者将與您一同為牛先生鑒定這兩塊石頭是否是“天外來客”。
鍊接:
玻璃隕石是某種石隕石降落過程中融化的液質冷卻後的産物。玻璃隕石的母石為淡綠色和黑色兩種,因此,玻璃隕石的降落都是與母石共同進行的。
玻璃隕石為半透明的玻璃質體,有微弱磁性,顔色為墨綠色、綠色,淡綠色,棕色,褐色,深褐色,還有少見的朱砂色。比重為2.6至3.0左右。玻璃隕石是在高空、高溫、高壓和高速下形成的,所以它有明顯的形成特征:内部高純度無雜質,通體布滿緻密的小氣泡,外部有融殼,融殼上有流紋,外部和融殼下有時會産生大的氣印。
因為玻璃隕石在降落過程中為液質體,在高速下它們會被分解為較小的質量體,因此客觀上不存在極大質量的玻璃隕石,但它與母石伴生隕落時或許存在較大的質量體。
來源:大河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