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赤小豆和紅豆區别

赤小豆和紅豆區别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6 00:07:33

“民以食為天”,飲食是人類的頭等大事。大家好,歡迎大家浏覽我的文章,一起尋找書本影視中的飲食,去感受飲食文化的無窮魅力。

赤小豆和紅豆區别(赤小豆和紅豆分不清楚)1

​豆類是人類最早種植的作物之一,在中國有近13000年的種植曆史。

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寫道,軒轅帝為修德振兵,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鞠五種”,鞠,在這裡是養育、培育的意思。這裡的“五種”,指的就是黍稷菽麥稻,菽就是指大豆。由此可見,流傳下來的說法是,軒轅黃帝時期,人們已經開始種植大豆。

那麼這最先的大豆,究竟是黃豆?綠豆?黑豆?還是紅豆或者其它豆?這個倒是沒有具體的明确,确實是年代久遠,無從考據了。反正,各種豆統稱為“菽”,菽和黍、稷、麥、稻合稱為“五谷”。人們常說的“四體不勤,五谷不分”, 就是指一個人不參加勞動,不能辨别五谷,缺乏起碼的常識。

赤小豆和紅豆區别(赤小豆和紅豆分不清楚)2

​我國最早的詩歌合集《詩經》中,有先秦時期的詩歌300餘首,其中多次提到“菽”。

如《采菽》中有“采菽采菽,筐之莒之”(采大豆呀采大豆,用筐用筥往裡面裝)。

《小雅·小宛》中有“中原有菽,庶民采之”(田野裡有大豆,大家一起去采摘)。

《小明》“歲聿雲莫,采蕭獲菽。”(眼看一年時日無多,人們忙着采蒿收豆)。

為什麼同樣是菽,有的是“采菽”,而有的是“獲菽”呢?

有專家指出,“采菽”指的是采集野生或半野生的大豆;“獲菽”指的是收獲栽培的大豆。可見西周時代人們既采集又栽培大豆。

大豆在相對貧瘠的土地也可以種植, 而且耐寒耐旱, 即使在災荒之年産量也能保持穩定。統治階級會規定每家每戶至少要種植定量的大豆, 以保證災年的糧食産量, 作救荒作物之用。

現代科學研究發現, 大豆根上的根瘤菌有固氮的作用, 種植大豆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其實早在古代,人們就發現, 大豆和禾谷輪流耕種,好處多多。收獲的豆子可以作為糧食,養活廣大百姓, 而且解決了土壤肥力問題。

清代王潤生在《物候》中,寫道:“小暑一條吼,拔下黃秧種赤豆。”從中可以看出,小暑的時候,水稻秧苗黃了,成熟了,就進行收割。緊接着,種上赤豆。赤豆列在農民們輪流耕種的農業作物之中。

赤小豆和紅豆區别(赤小豆和紅豆分不清楚)3

​赤小豆是比較硬、難熟的食材。煮的時候,要提前在頭一天晚上,把赤小豆浸泡在清水裡。赤小豆吸收水份後,變得膨脹起來,煮的時候就容易爛一些。

把泡好的赤小豆放入高壓鍋内,調到“豆類蹄筋”這一檔,熬煮30分鐘後,加入白糖調味,這樣美味的赤豆粥就做好了。

去超市買豆,會發現有兩種豆都是紅色的,一種是赤小豆;一種是紅豆。赤小豆比較硬,比紅豆難得煮爛一些。赤小豆适合用來煲湯或者煮粥來吃;中醫入藥都用赤小豆。而紅豆則隻供一般食用,适合用來做美味的紅豆沙糖水,或者做成面團,替代番茄面團;或者磨成粉後,做各式糕點。

赤小豆和紅豆區别(赤小豆和紅豆分不清楚)4

​其實,一般人都不會買錯,從外形上就可以輕而易舉地知道:扁扁的是赤小豆;圓圓的是紅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