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一般情況下的審計

一般情況下的審計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0-18 21:12:55

你也能看懂“審計”(一)

一談到“審計”,很多學生都會反映,老師講的審計如同天書,聽了就好像沒有聽一樣,聽的時候就模模糊糊,聽完下課後完全不記得學了些什麼,等到考試前就是等老師劃重點,背一些審計的概念,死記硬背,完全沒有領會審計的邏輯、流程和意義。那麼究竟什麼是審計呢?

一般情況下的審計(你也能看懂審計)1

1.審計的來源

要回答“什麼是審計”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了解“為什麼要有審計”這個問題。為什麼要有審計呢?

審計是為了滿足财務報表預期使用者的需求。這句話聽着有點專業化,一般來說,财務報表信息使用者是誰呢?

舉個例子,有個小夥子叫做陳炎,他手上有筆閑錢,希望買股票做投資,因為他嫌存款的利率太低。在他選擇股票的時候,就要去選擇企業,就要去看企業的财務報表,因為财務報表裡涵蓋了企業經營狀況和财務狀況的信息,從而通過分析财務報表去決定這個企業的股票是否值得購買。那麼,如果企業提供的财務報表信息是不真實的,就會導緻他作出錯誤的決定,企業就涉嫌欺騙了他。如果這樣的情況大量存在,會導緻企業利用虛假的财務報表吸引、欺騙投資者投資,甚至圈錢,而投資者則得不到理想的收益甚至血本無虧。這時候,這個社會就急需要注冊會計師的存在,需要他們去審計這些企業,避免造成虛假和欺騙,營造一個更加真實、透明的經濟環境。

因此,陳炎就是一個财務報表預期使用者,審計就可以滿足他的需求,幫助他避免掉入不可靠(具有重大錯報的)财務報表的陷阱,識别不可靠的企業,讓被審計過的财務報表顯得更加可靠,有一個合理的保證。

2.審計的含義

回答完審計的來源以後,我們就可以了解什麼是審計了。我們一般所說的審計是财務報表審計,這是為了和内部控制審計進行區分(内部控制審計後續再給介紹)。所以,現在我們的問題又變成了,什麼是财務報表審計?

概念是十分枯燥的,“财務報表審計是指注冊會計師對财務報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錯報提供合理保證,以積極方式提出意見,增強除管理層之外的預期使用者對财務報表信賴的程度”。簡言之,即注冊會計師通過專業工作(風險評估、搜集證據、分析、重新計算等)後對企業财務報表是不是有大的錯誤(重大錯報)發表意見,如果說注冊會計師認為企業的财務報表沒什麼大的錯誤,各方面都比較靠譜,搜集到的審計證據充分表明企業沒有弄虛作假,就會發表無保留意見。無保留意見就是表明注冊會計師比較認可企業的報表信息,可以增加報表使用者對于報表的信賴程度。

繼續舉例,陳炎想購買A企業的股票,于是研究起了A企業的審計報告。看到審計報告中,甲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對于A企業的财務報表出具了無保留意見,說明A企業财報的信息還算是可以信賴的,具有合理的保證。陳炎就可以比較放心地根據A企業财報上的數據對A企業的情況進行分析。

上文中提到了審計是以“積極方式”提出意見,那什麼是積極方式呢?積極方式的說法:我們認為該企業按照規定編制了報表。(相反,審閱是“消極方式”提出意見:我們沒有注意到該企業财務報表沒按照規定編制。)

審計意見是怎麼提出的呢?要得出一個意見,就需要實施審計程序。比如,警察要得出一個嫌疑犯是否有犯罪的意見,那就需要實施調查、取證等程序,要去現場調查,要去詢問目擊者,等等。審計也是一樣,需要去調查企業各方面的情況,對于有風險的一些項目,要重點關注、重點調查,才能判斷财務報表裡面是否存在重大的錯報(錯誤)。如果重大錯報存在的話,就無法出具無保留意見了。

3.審計的目标

審計的總體目标是判斷企業的财務報表編制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是否是公允編制的。公允的意思是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公平公開、符合交易規則。

注冊會計師是審計的執行者,他們審計的對象是企業的财務報表,注冊會計師是屬于獨立于企業的第三方的,所以相對來說比較公平,并且需要收費。審計是一種有償服務也是市場行為,企業可以選擇某個會計師事務所來審計自己的财務報表,有些大企業會找四大等很厲害的事務所來審計自己的報表,這樣就顯得對自己的報表質量很有信心,因為好的事務所審計的專業度更高,會讓投資者對這些企業的報表數據更加信賴。

審計的具體目标,是針對财報裡的某一個項目而言的,比如說利潤表裡“收入”這個項目,對于它的目标,就是判斷“收入”項目是否真實?有沒有高估?是否存在虛構的收入?有沒有隐瞞的收入?計算是否準确?收入裡面各賬戶的分類是否正确?記錄在的會計期間對不對?等等。有一些企業,為了能夠吸引更多投資者,可能會虛構收入,使得利潤表更加好看,甚至借此為了達到上市的指标,獲得更多融資。因此,對于“收入”的審計其實相當重要。

一般情況下的審計(你也能看懂審計)2

4.審計的風險

審計風險有三種:重大錯報風險、檢查風險和審計風險。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審計風險=重大錯報風險×檢查風險

審計風險是某個既定的水平,可接受的重大錯報風險越大,則可接受的檢查風險就越小,要盡可能去減小檢查風險才行,意味着審計工作需要更加審慎、嚴格、專業。

下面具體介紹一下三種風險。

(1)重大錯報風險,是指财務報表在審計前存在重大錯報(可以理解為比較大的錯誤)的可能性。重大錯報風險是由于被審計單位(企業)而存在的,對于注冊會計師來說是已經存在的客觀風險,是既定事實。

(2)檢查風險,是指注冊會計師沒有發現可能的重大錯報的風險。審計程序設計得越合理、執行得越有效,檢查風險就越小。因為注冊會計師不是神仙,所以必然存在檢查上的疏漏,不可能對所有的交易、信息進行檢查,所以檢查風險肯定不是零。

(3)審計風險,是指财務報表存在重大錯報時,注冊會計師發表不恰當的審計意見的可能性。審計風險是由重大錯報風險和檢查風險決定的。但是審計風險是既定的,需要調整的是反向變動的重大錯報風險和檢查風險。

5.審計的過程

審計過程大緻包括接受業務委托、計劃審計工作、識别和評估重大錯報風險、應對重大錯報風險和編制審計報告等階段。(對于這些階段具體的工作内容,以後再介紹。)

審計的總體情況就是這樣了,是不是并沒有那麼複雜?

一般情況下的審計(你也能看懂審計)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