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立冬進補,開春打虎”,“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這些俗語就是告訴我們,該是到了進補的時節了,也不僅感慨,時光如白駒過隙般流過,那些未完成的心願,未曾去過的遠方,都在心中,但不管如何,先對自己好一點,隻有健康的體魄才能做一切你想做的事情。所以在這需要滋補的時節裡,我分享給大家一個豬肚的特别制作方法。
豬肚大家都不陌生吧?豬肚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鈣,磷,鐵等營養元素,它具有益氣養胃,保護腸胃黏膜,促進消化,對腹瀉,腹痛等有緩解作用,另外它還有壯陽補腎的功效。
祖傳做法,把黑豆包在豬肚裡面的,黑豆有降膽固醇、補腎益脾的功效。
我爸爸以前經常胃疼,就是疼到在床上打滾的那種,什麼都不能吃,連粥等流食都不能喝,一喝就吐,還記得無數次陪爸爸在深夜的時候去醫院打點滴,都是因為胃疼。後來我媽媽想起曾經奶奶教的一個豬肚做法,嘗試做給我爸爸吃,慢慢的,爸爸的胃病沒那麼嚴重了,再後來,這道豬肚湯就成了我們家定期要喝的滋補品了,吃什麼補什麼,可能就是這個道理,當然食補的療效可能沒那麼快,但是堅持去喝,肯定是好的,如果胃不好的,可以試試。
主料:豬肚、黑豆(提前泡)、老姜、雞蛋、鹽、香菇
制作方法:
1、豬肚清洗幹淨。把香菇洗淨對半切備用。打若幹個雞蛋,然後把黑豆放入雞蛋液中,攪拌、少許鹽調味。
2、豬肚飛水,然後把所有黑豆、蛋液放進豬肚,用針線縫好,一定要縫好,不要讓裡面的東西溢出,放入高壓鍋,再把香菇倒進去,加水,加點姜片,慢煲1小時,先大火,再小火,出鍋以後看看湯的鹹度是否合适,剛剛雞蛋液裡加鹽了,如果不夠鹹,再加鹽調味即可,清淡為主。
這是我們家前段時間剛弄的,雞蛋液還是跑了一點出來,所以湯裡有蛋花,味道很不錯。這是半個豬肚了,分量很足,細嚼慢咽,享受這一冬令進補。
我一直認為,食物不隻是裹腹,它其實是具備治愈屬性的。有沒發覺,在寒冷的冬季,無論你奔波在何處,步伐有多匆忙,内心有多焦慮,隻要找個飯館子坐下來,點幾個自己愛吃的菜,當服務員端上熱氣騰騰的食物,那一刻,心就暖了,也滿足了,所以的一切煩心瑣事都暫時抛到九霄月外了。又或者當你回到溫暖的家裡,家人已經做好一桌的飯菜等你開飯的時候,那也是滿滿的幸福感!
生活中的人們,總是在滿目瘡痍中,不斷的被治愈…...
而這治愈的良藥就是煙火氣息中的愛與食物…...
忽然想起一個電台經常播放的,願你三冬暖,願你春不寒,願你天黑有燈、下雨有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