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專業選擇的幾點建議

專業選擇的幾點建議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19:31:23

專業選擇的幾點建議?禾子悅除了極少數人,大多數人在18歲時并不知道自己未來的路要往哪裡走高考擇校擇專業很大意義上就是擇業擇前途,往往看着當前什麼職業需求大、薪酬高,或者當下自己喜歡什麼,就往那個方向跑然而,選專業不能隻看上大學前的情勢,或者隻預估4年後畢業時的就業形勢,而要站在更漫長的職業生涯角度,回望當初的選擇,才能看出明智與否命運的禮物都暗中标注好了價格,有些“坑”要等到多年後才能被當事人發現,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專業選擇的幾點建議?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專業選擇的幾點建議(且說專業選擇困難症)1

專業選擇的幾點建議

禾子悅

除了極少數人,大多數人在18歲時并不知道自己未來的路要往哪裡走。高考擇校擇專業很大意義上就是擇業擇前途,往往看着當前什麼職業需求大、薪酬高,或者當下自己喜歡什麼,就往那個方向跑。然而,選專業不能隻看上大學前的情勢,或者隻預估4年後畢業時的就業形勢,而要站在更漫長的職業生涯角度,回望當初的選擇,才能看出明智與否。命運的禮物都暗中标注好了價格,有些“坑”要等到多年後才能被當事人發現。

筆者有位好友,高中學理科,陰差陽錯選擇了新聞專業,上了大學後發現志不在此,畢業後進入房地産行業,後來又辭職創辦文化公司,多年努力未見曙光,開始感歎自己沒有連貫的職業生涯,難以回頭。但房地産業經曆幫助她早期投資房産,基本實現财務自由,縱然經曆跳脫,卻難說不是好事。

筆者亦有一位近親,當年高考失利,選擇了北京一所民辦大專學校學習計算機專業,畢業後經曆了艱難的求職過程,利用工作間隙的寶貴時間,考上北京某高校專升本會計專業,曆經數年勤奮學習,得到了本科文憑和會計師證書,先後在京滬小型民營科技公司做行政兼會計,積累了豐富經驗,一路跳槽,月薪漲至萬餘元,窮盡了自己在數學方面的唯一微弱優勢,打了一場翻身仗。

筆者所知的,還有更加勵志的榜樣:同樣是高考失利,同樣是有數學優勢,報志願遵循“先專業後學校”原則,選擇了一家口碑好的地方審計學院,拿到國際證書,考公務員進入某省金融市場監管部門,成為團隊中堅力量。

興趣匹配專業,專業又匹配職業,最終通向成功之路的大有人在。例如,有的人從小理科強大,熱愛科研,生物學博士畢業留校,多篇論文發表在國際期刊上;有的人學金融,讀研,一路考入國家外彙管理局當公務員。學機械的在一汽當工程師,學英語的在高校當英語教授,學中文的在中學當語文老師,學計算機的到互聯網公司當軟件工程師,學新聞的到報社當記者,學臨床醫學的到醫院當醫生,一路順風。

但高考選擇專業與日後就業方向風馬牛不相及的也挺多,失敗的有,成功的也有。有人學了财經,卻選擇智慧城市這樣的偏理工科行業,從小公司低薪幹起,在工作中學習計算機網絡等最新行業知識,不斷跳槽升級,用20年時間成為業界專家和行業領軍人物。即使同校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同學,因為就業時選擇了不同的風口,收入差距也會很大。比如,有位同學因為跟着領導出來創業,幾年後公司被收購,他個人分得數百萬元,遠超同齡人收入水平。

選學校還是選專業?有時候,即使專業沒有匹配未來從事的行業,可能也不太會成為職業生涯的阻礙因素。例如,有人是國内頂尖理工科大學物理專業的畢業生,因為覺得知識追求已到頂點,本科畢業後選擇就業而非科研,去生産快消品的跨國企業做市場營銷,在晉升至管理崗位後又辭職,選擇在互聯網領域持續創業,十餘年後創業成功。他的整個職業生涯與大學所學專業基本沒有關系,但并不妨礙他在這些領域如魚得水。他擁有終生學習的能力,從探索艱深的物理知識到市場大潮裡創業,算是一種“降維打擊”,能迅速融入新領域并達到精通,對于風口行業的選擇有更多的主動權。

大學所在城市要不要選?城市和城市之間的區别有多重要?筆者認識一位來自農村的校友,高中學文科,大學卻選擇了在上海讀工科,畢業數年後把出口數控機床的企業開在上海,選擇一個大城市上大學對他的學習和事業确實很重要。筆者另一位校友,在北京本科畢業後,沒有順理成章地留京,卻堅持回到浙江,在一家民營企業從事外貿營銷工作,數年工作經驗積累後,如今成為深圳某知名高科技民企的副總經理。在他的視野裡,選擇哪座城市是看市場機會,不會在一棵樹上吊死;選擇哪個行業也同樣是看市場前景,有了經營企業的能力後,對别人來說猶如登天的跨行業對他而言卻是易如反掌。

在這些“易如反掌”的背後,個人的興趣和志向很重要。無論多麼冷門的專業,從絕對值上講,都是有市場需求和專業發展前景的,就看你是否真正有志于此,為此努力精進,并且有一定天賦,成為這個方向真正需要的緊缺人才。如果你是,那麼一定會有一個大的舞台等着你去施展抱負。

筆者認識一位研究人臉識别的女性學者,從一般院校的一般專業起步,後來明确研究方向,讀碩、博來到更好的學校,師從業内“大牛”,逐漸展示了自己在這個領域的科研才華,目前成為國内這個方向的一流學者。在她的書包裡,永遠都會放着一本論文,有空就鑽研技術,從不浪費時間。這個專業方向在她高考填報志願時還不存在,但是當她在科研的道路上無暇他顧努力奮進的時候,機遇就在前面向她招手了。筆者還有一位親戚,高考時報了一所不出名高校的地理專業,在别人對地理專業避之不及的時候,他卻本碩博連讀,成為一名優秀的學者。

還有人說曆史和文博專業冷門,找不到工作,可能對平庸的學生如此,但是我們仍然能夠看到大量優秀的文史哲學者寫出了一本本高質量的專業書籍或通俗讀物,有相當大的讀者市場。

但凡正規高校開設的較為穩定的專業,都有其合理性,但不是對每個人都适合,如何找到與自己匹配的專業才是最重要的。興趣需要從小培養,志向需要多年培育,基礎教育階段不能隻埋頭在學校學習,還要開眼看世界,擁抱現實,真正去發現自己的熱情和特長所在,鍊接匹配大學專業,未來的事業才會在接連不斷的發力中“一路生花”。

為什麼部分考上“清北”的學生反而有“空心症”,正是因為基礎教育階段隻顧着書本學習,成了“做題家”中的尖子,雖然考分高,卻并不是某個現實行業的“種子選手”,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将來一定要做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到了大學才發現自己在同專業的同學中失去優勢,這時才開始苦苦探索人生方向。但有的人能找到,有的人遲遲找不到,錯過了真正應該發揮潛力的階段。

參加高考時的考生仿佛手握“屠龍刀”,有人戲稱大部分人這時已達到人生知識儲備的巅峰,語數外史政物化“全面發展”,似乎做什麼都可以,但上大學、就業後,這些知識大部分都會被遺忘,最終用得上的很少。除了能理論創新的大學者,絕大部分人隻是普通人,讀完大學之後都要去從事各行各業的普通工作,有時偏科但專項厲害的人反而比全面發展但沒有特長的人更有發展後勁,這也是部分高考赢家後期失落、有些高考一般的人能“逆襲”的原因之一。

不虛度一生,人就要靠精神來支撐,興趣與熱愛才是最好的驅動力,雖然最終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者隻有少數。最近媒體報道,有北大經管類專業畢業的優秀女生,因為熱愛表演藝術,放棄唾手可得的高薪工作,尋求在影視行業發展,在初期都過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工資低,居無定所,難以争取到好的機會,隻能演一些不起眼的配角。但由于熱愛藝術,她們肯吃苦,能拼搏。有人說,她們不應該放棄自己的長項,在拼顔值的娛樂圈沉浮。但和真正的志趣相比,保守從事某一行業的常規收益,永遠難以與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所獲得的滿足感相提并論。短時間内事業是否成功,也不是對一個人的最終評價标準。

而且,即使選擇了同一個專業,誰更有認真的學習态度、肯吃苦鑽研的精神,誰的後期發展才會更順暢,在這一方面,有時甚至上不上大學都不重要。筆者認識的孩子裡有兩個都是從事汽車修配行業,一個沒有上過大學,以學徒制的方式在汽配銷售門店打工數年,自己創業;另一個高考後報考了某大學汽車修理專業,也自己創業。前者經驗豐富且經營有方,企業越做越大;後者上學期間并未認真學習,既沒有學到足夠的專業知識,又沒有經營企業的真本事,最後隻得繼續打工。

所以,在高考填報志願更加多元化、有了更多選擇的今天,考生還是應該多結合自身特點,把眼光放得長遠,選擇穩紮穩打的“通關”路徑,這樣才能闖出獨一份的大天地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