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8日是第十個“北京濕地日”,“首都市民最喜愛的鳥”評選結果揭曉,北京雨燕、大鸨等30種鳥得到首都市民的廣泛喜愛。
“首都市民最喜愛的鳥”代言人征集計劃啟動
“首都市民最喜愛的鳥”評選活動于今年4月啟動,10餘萬人次參與投票,總票數達39萬。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野生動物保護領域專家開展了科學論證,确認這30種鳥均為在北京地區有自然分布、大衆喜聞樂見且有一定生态或文化價值的物種。
“首都市民最喜愛的鳥”評選結果。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供圖
市民可關注“首都園林綠化”和“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微信公衆号,在手機上獲選了解鳥類的信息,聆聽鳥兒叫聲,學習科普知識,觀看精彩的野生動物視頻。
同時,“首都市民最喜愛的鳥”代言人征集計劃正式啟動,誠邀社會各界人士及社會團體為這30種鳥代言,共同講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态故事。
全市濕地面積已達6.21萬公頃
今年9月18日是第十個“北京濕地日”,市園林綠化局在永定河休閑森林公園舉辦主題宣傳活動。現場還放歸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隼和燕隼各2隻、北京市一級保護動物白鹭1隻。
市園林綠化局野生動植物和濕地保護處處長張志明告訴新京報記者,《北京市濕地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于2013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今年是《條例》實施十周年。十年來,共有47塊濕地列入市級濕地名錄,總面積達2.7萬餘公頃,占全市濕地總面積的46%。全市将濕地恢複和建設與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統籌推進。“十三五”以來,累計恢複建設濕地1.2萬餘公頃。
根據2020年度“國土三調”調查成果,按照《國際濕地公約》口徑統計,全市濕地面積已達6.21萬公頃,較2008年第一次濕地資源調查增加了1.07萬公頃。濕地為北京近50%的植物種類、76%的野生動物種類提供了生長栖息環境,助力北京成為世界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首都之一。
“十四五”期間,市園林綠化局将貫徹落實《濕地保護法》,北京将以溫榆河公園、南苑、康莊森林濕地以及沙河等濕地公園建設為重點,加大濕地保護修複力度,利用有限空間,加強小微濕地修複,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推動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優化整合,保護好鳥類重要栖息地。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陳靜 校對 趙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