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産”簡稱“非遺”,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産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包括傳統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等。
安徽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擁有衆多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它們是安徽人民寶貴的精神财富和智慧結晶,也是中華文明的瑰寶。
“非遺安徽行”帶你一路遊完皖省各地、解鎖非遺文化故事。
第五站:蚌埠五河民歌
史載,蚌埠“古乃采珠之地”,素有“珍珠城”的美譽。
蚌埠境内山水相連,四季分明,有着悠久的曆史和燦爛的文化。
蚌埠的特産也不少。有懷遠石榴、白蓮坡貢米,沱湖蟹,固鎮石雕茶壺,蚌埠玉雕等。
五河縣是蚌埠市的一個下轄縣,曆史也十分悠久,宋朝時便稱五河,距今已有九百多年。境内氣候濕潤、四季分明、物産豐饒。
盛産的中華絨螯蟹,以其體大、色青、味甜而享譽海内外,跻身“中國十大名蟹”之列,占據安徽省河蟹出口的三分之一。
還有銀魚、千頭魚、大青蝦、沱湖野鴨等知名特色水産。
五河縣的民間文化亦豐富多彩。有傳統戲曲泗州戲、衛調花鼓戲、木偶戲等,講述了許多精彩的民間傳說故事,成為百姓喜聞樂見的娛樂活動。
但要說五河縣最優秀的民間文化,則非五河民歌莫屬。
五河民歌《摘石榴》(圖片提供:五河縣文化館)
五河民歌是安徽省的傳統音樂,是流傳于五河縣及其周邊地區的一種傳統民歌形式,是淮河流域傳統民間音樂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
五河民歌的曆史十分悠久。在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便已形成,經過了明清兩代數百年的發展,一直到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五河、蚌埠為核心,傳播至皖蘇兩省十幾個縣市的廣大地區。
傳承人王芹薛勝友演唱五河民歌(圖片提供:曹亞江)
改革開放以來,五河民歌的發展極為迅速,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民歌手,如馬留柱、曹新雲、張紅曼、薛勝友等,他們創作出了《摘石榴》、《打菜苔》、《四季頌淮北》等一批優秀曲目,為五河民歌的傳承和發揚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五河民歌的種類繁多、曲目豐富,初步普查統計有70餘首,以小調居多且最具地方特色。包括獨唱、說唱、小演唱等表演方式,曲調婉轉,歡快流暢。
近些年來,五河民歌在民間尤為盛行。民歌的内容都是反映老百姓真實生活的,讓人看了心生親切,因此成為百姓最愛的民間文化表演形式。
五河地處淮北、淮南和蘇北交界之處,不僅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響,也受到了吳楚文化的滲透。因此其民歌既有粗犷豪邁的元素,也有很強的抒情性,是淮河中下遊地區優秀的民間音樂。
2008年,五河民歌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怎麼樣?是否想聽一聽五河民歌,體驗一下傳統民間音樂的韻味呢?那就趕緊去吧!
我們下一站見!
感謝蚌埠市五河縣文化館提供的圖片與資料
免責聲明: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删
點擊左下角“了解更多”,更多安徽文化、活動信息給你精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