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漁家傲秋思範仲淹千古名句

漁家傲秋思範仲淹千古名句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5 12:23:54

漁家傲秋思範仲淹千古名句(如果再看一遍範仲淹的漁家傲)1

範仲淹的《漁家傲》是我多年前便學過的作品,我這人其實有個非常壞的習慣,那些曾經在學堂學過的作品,後來的時光裡我是不願也疲于拿起書本重新再去揣摩其中深意,我潛意識認為那些作品全部都已被我掌握,以至很多作品我能感受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

故此最近再讀範仲淹的《漁家傲》時,我便發掘裡面有令我不懂之處。在此之前,我先将他的原文給出: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将軍白發征夫淚!

如果讓我去翻譯整段,我可以,如果逐字逐句去翻譯,我也可以。但是那個“邊聲”在我未了解之前,我确實不會翻譯。我隻會将其翻譯成,邊塞的聲音?但具體指代何物,詞的來源我卻是不懂。朱東潤先生主編的《中國曆代文學作品選》中将其解釋為“邊地的悲涼之聲”,那麼悲涼之聲有何物?“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的笛子,“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的蘆管,這些都是悲涼之聲。

其實在李陵《答蘇武書》中有寫過何為邊聲,“側耳遠聽,胡笳互動,牧馬悲鳴,吟嘯成群,邊聲四起。”

漁家傲秋思範仲淹千古名句(如果再看一遍範仲淹的漁家傲)2

說到胡笳,我腦海裡毫無征兆地便閃過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雖有學者質疑此文非她所創,但不管是托名亦或是本人,擇取胡笳這一樂器,其間悲涼不覺使人與之共情。伴着胡笳那渾厚、悲涼的曲調,狂沙卷起,我宛若來到金戈鐵馬的邊塞,戰亂、嘶吼剛剛結束,屍橫遍野,風沙席卷血腥向我撲來,我無措,任由無垠的荒漠将我包圍,殘陽如血,昏暗的蒼穹絕情般吞噬一切。胡笳聲調急轉向下,其聲嗚嗚然,有些凄涼,我環視四周,終于見到那個骨肉将離的人。

漁家傲秋思範仲淹千古名句(如果再看一遍範仲淹的漁家傲)3

她和兒子緊緊抱着,如同生死不離,一旦松開,此生便再也無法相見,他們隻有彼此,身邊的人如同模糊的閃影,此間天地倒映着的也隻有他們。她思念家鄉,隻差将肺腑吐出,将心剖開,任由海水沖刷,任由風浪拍打,千淘萬漉,依舊無法暗淡那顆赤城的心。但她也舍不得自己的孩子,蔡文姬縱是才女又如何,任憑好詩千般,奇山妙水描摹盡,依舊無法解開三千煩絲,因為她同樣是母親,是那無法報得三春晖的母親。于是感人肺腑的《悲憤詩》卷着胡笳的聲音響起。

己得自解免,當複棄兒子。

天屬綴人心,念别無會期。

存亡永乖隔,不忍與之辭。

兒前抱我頸,問母欲何之。

人言母當去,豈複有還時。

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顧思。

見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癡。

号泣手撫摩,當發複回疑。

最後,一代才女,站在殘陽裡,胸中丘壑,眼裡山川終究融化成一腔柔水與一腔不舍,她無能為力,隻能一遍又一遍撫摸着自己的孩子。

胡笳聲開始變得急切,激烈,聲勢之高揚要把蒼穹撕去,要将山河填補,才能讓母子永不分離。可是,蔡文姬還是走了,她實在是太想大漢了。“悠悠三千裡,何時複交會。”胡笳聲調開始變得深沉,就像一位送行者,此刻送走了一位永遠都不會歸來的好友。斯人已遠,沙丘唯留人迹處,胡笳悠悠,響徹天地不知愁。

漁家傲秋思範仲淹千古名句(如果再看一遍範仲淹的漁家傲)4

異方之樂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

——孟浩然《涼州詞》

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歸客。

古戍蒼蒼烽火寒,大荒沉沉飛雪白。

——李颀《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

君不聞胡笳聲最悲?紫髯綠眼胡人吹。

吹之一曲猶未了,愁殺樓蘭征戍兒。

涼秋八月蕭關道,北風吹斷天山草。

昆侖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

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遙望隴山雲。

邊城夜夜多愁夢,向月胡笳誰喜聞?

——岑參《胡笳歌送顔真卿使赴河隴》

悲涼、悲涼還是悲涼,在明月遊蕩于雲海間之際,在北風卷地白草折之時,在鐵馬冰河大散關之中,胡笳可能無時無刻不在,音調一起,可能會換來無數人的思鄉淚,一起,喚起無數人的離别苦,再起,喚起無數人的厭戰心,胡笳無情,隻能被有情者一遍一遍演奏,卻仍借這無情之物表達自己的悲歡離合。

漁家傲秋思範仲淹千古名句(如果再看一遍範仲淹的漁家傲)5

故此,範仲淹的《漁家傲》中的邊聲,首先帶給我的便是這悲涼深沉之調,這是一切之先。

牧馬悲鳴,吟嘯成群。我特地去查了一下,馬為何會鳴叫。或說食不飽而鳴,或說遭遇驚吓而鳴。在此場合裡,我專情于後者解釋。魏泰《東軒筆錄》記載:“範文正公守邊日,作《漁家傲》樂歌數阙,皆以‘塞下秋來’為首句,頗述邊鎮之勞苦。”可以得知,範仲淹此詞寫于守邊之時,眼眸窺見的山川異景,悉數來自親身感受。而且宋朝一直将“守内虛外”政策奉為圭臬,于是一割再割,一退再退,一忍再忍。明明有着天然屏障,看那層巒疊嶂的山峰,卻在落日未跌至山下之時,在長煙升起之際,便将城門關閉,弱小的城池孤零零矗立于峰壑裡,孤苦伶俜,就像被大宋抛棄一般。

漁家傲秋思範仲淹千古名句(如果再看一遍範仲淹的漁家傲)6

所以牧馬嘶鳴在我這裡看來便是受了驚吓,在号角的焦急吹奏聲中受到驚吓,習慣戰場的馬匹,早會識别号角的作用,它們潛意識認定那是生死的味道,于是一馬鳴而千馬呼應,它們在馬廄裡顯得異常焦躁,吐出灼熱的鼻息,将缰繩搖得響烈,就要與胡笳聲融為一體,讓山川為之一震。城外西夏兵馬随時會來侵襲,城内戰馬拼命吟嘯不停,外無能為力開戰,内始終無法平靜。壯志未酬、思鄉之心兩種矛盾又時刻牽扯着戰士們的心,在胡笳聲裡,在戰馬哀嚎中,範仲淹筆下的戰士們的情緒已然沖破天際,舉步維艱,焦躁不安,範仲淹竟然隻借一“邊聲”就已描摹完畢,不可謂不絕。

牧馬長嘶,征笳亂動,并入愁懷抱。

定知今夕,庾郎瘦損多少。

——納蘭性德《百字令·宿漢兒村》

落日紅旗半卷,秋風急、牧馬悲鳴。

閑憑吊,興亡滿眼,衰草漢諸陵。

——曹貞吉《滿庭芳·和人潼關》

這麼一看,似乎牧馬嘶鳴,就會引發無盡悲哀,所有亂七八糟的情緒一股腦兒地塞入顱内,一絲緩沖時間都沒有,于是茫然、悲哀、痛哭、靜默……各種各樣的情感都在夜的擁圍裡被放大,最後被風卷起,吹到邊塞各個角落,讓異樣之景也染上人類的情緒。

漁家傲秋思範仲淹千古名句(如果再看一遍範仲淹的漁家傲)7

範仲淹自己不說他的情緒如何,而借邊聲之調将我們都帶入他設下的悲涼陷阱,拼命讓我們這些冷眼旁觀者與他共情,感他所感,想他所想,傷他所傷。

但是範仲淹的《漁家傲》本身就是他内心矛盾下的一篇作品,前面他一直在說“風景異”,因為他是江南人,江南的“青山隐隐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和北方的“平沙莽莽黃入天,輪台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鬥,随風滿地石亂走”總是不同,景色的不同是喚起他思鄉之情的來源,而胡笳、馬鳴、邊角的聲音從四面八方響起,景物閉眼就可忽略,而聲音怎樣都無法消散,從鼓膜侵入,直到讓眼淚流下,直到讓心房撕裂也不會停止。最後,斜陽,峰壑,孤城。這裡我們很容易弄懂他的情緒,是悲涼的,是孤獨的,是無能為力的。

而下阕卻一反他剛剛升起的低落情緒,他說“燕然未勒”,這是何意?《後漢書·窦憲傳》記載“明年,與北單于戰于稽落山,大破之,虜衆崩潰,單于遁走,追擊諸部。憲、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餘裡,刻石勒功,紀漢威德,令班固作銘。”從這裡可知,這裡的情緒便不似上阙那般低沉,反而有些高昂或者積極向上,我曾經學這篇作品時,以為“歸無計”是說他們想歸卻沒有辦法歸,可是最近我又看到一種新的觀點,說這個歸乃是“打算”之意,是沒有歸去的打算,因為他還沒有建功立業。

我是認同這個觀點的,如果隻是被逼無奈前來守關,理應隻想守關,并無其他上進之心,而燕然山刻石勒功,明顯有着極大的建功野心。看到這段,倒讓我嗅到一股子盛唐味道。

這麼一看,此詞倒未和有些邊塞詞那般,悲涼到底,範仲淹在這裡面投入了很多情緒,時而悲涼時而悲壯,時而又感慨萬千,令人讀來不覺乏味,隻覺意味隽永,齒頰生香。

-作者-

盈昃,一個愛詩詞、愛江南的人。幻想是“且放白鹿青崖間”,願望是“一生好入名山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