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青島公司财稅籌劃公司

青島公司财稅籌劃公司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6-16 05:32:12

青島公司财稅籌劃公司(員工2萬人營收700億)1

“差一點,差很多。”

這是湖北恒信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信汽車集團”)董事長代德明挂在辦公室的一幅書法作品。

他認為,這六個字是恒信汽車集團從零起步做到700億元營收最重要的文化基因,也是未來支撐企業繼續做大做強的内生動力。

很多人不理解,一家已跻身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湖北民營企業前三強,年納稅額達20億元的龍頭企業,還有必要為那“一點”死磕到底嗎?

“‘失之毫厘,謬以千裡’,古人從戰争中總結出的血的教訓,在如今的商業競争中依然适用。”代德明認為,經營企業如同行軍打仗,“差一點”随時可能會給企業帶來滅頂之災。

“企業管理無小事”

代德明時刻保持強烈憂患意識的習慣,或與恒信汽車集團的主業密切相關。

恒信汽車集團的主業是汽車銷售、維修等相關服務。自從内燃機面世以後,汽車這種交通工具在給人類帶來便捷的同時,也讓人類經曆着生死離别的風險——高速行駛的汽車一旦發生事故,後果不堪設想。

“試想一下,給汽車做維修保養,換輪胎本是非常小的一件活兒,但如果員工在換輪胎過程中‘差了一點兒’,那麼就有可能發生車毀人亡的大事。”代德明的語氣變得嚴肅,“一旦發生了這樣的事,小事就變成了大事。”

盡管恒信汽車集團已成長為國内領先的汽車經銷集團,在全國60餘個大中型城市布局300多個門店,員工超2萬人,但代德明反複強調,“我雖為董事長,但日常工作中,更多管的是各種小事。”

“管好小事”,并非代德明矯情,也不是在玩“凡爾賽文學”,而是他每天工作的真實寫照。

代德明所說的小事究竟有多“小”?

走進集團任意一家4S店,代德明先不進辦公室,而是關注他眼中的“小事”:員工儀容儀表怎麼樣,客戶等候區是否幹淨整潔,維護師傅的操作是否符合規範,食堂的飯菜是否可口……

遇到銷售顧問,代德明會問他市場動态,例如:今天接待了多少客戶?賣了多少輛車?銷售價格多少?客戶有什麼要求?随後,他會與基層員工深入交流座談。

走進剛裝修好的辦公樓,代德明說,員工工位隔闆的顔色、走道上的地闆磚、甚至會議室大門的門把手,他都參與選定。

“我經常對員工講,工作無小事,所有的工作都是由小事積累起來的,做好小事,才能成就大事。”同樣,代德明也會對管理層說,管理無小事,“把小事管好了,也就管好了大事”。

如果有人一時理解不了“小”和“大”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代德明還會用算賬這種更直觀的方式予以講解。

“假設客戶對我們的不滿意率為1‰,可能有人認為這已經很低了,1000個客戶中隻有1人不滿意。但是要想想,我們300多個門店平均每天服務1萬個客戶,也就是說,每天會有10個客戶不滿意,1個月就有300個客戶不滿意,這就是大事。”

但如果把小事做好了,企業盈利這樣的“大事”也就是自然而然的結果了。

“假設我們服務每個客戶可以盈利(綜合賣車維保等各種服務)500元,500元可能不算什麼大事,但全國300多個門店平均每天能服務1萬多個客戶,那麼整個集團1天就可以盈利500多萬元,這算不算大事?”

“管好小事”已融入恒信汽車集團的企業文化。武漢一通一汽大衆4S店總經理洪昌華介紹,公司制定了“每日巡查制”,每天下班前,值班領導會巡查店内每個角落,查看展廳車輛、大門、空調、電腦、燈具等是否關閉,有無安全隐患,為檢查水管有無暗漏現象,他們還會核查當日水表碼數,查看是否正常,“管好小事就是實幹擔當”。

青島公司财稅籌劃公司(員工2萬人營收700億)2

“企業最大的風險,還是不賺錢”

“汽車銷售服務行業高盈利時代早已過去,企業的盈利一定要靠管理、靠制度、靠流程,從各個環節上控制風險、控制成本,抓好點滴、顆粒歸倉。”代德明對“小事”的高度關注,也是恒信汽車集團發展壯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20年前,汽車4S店開始在中國興起,成為汽車市場經營的主要業态。之後,“鼓勵轎車進入家庭”被寫入我國第十個五年計劃,汽車開始“飛入尋常百姓家”,汽車行業也迎來快速發展。

那時,對普通民衆來說,汽車還是高端消費品,4S店銷售新車利潤較高。用代德明的話說,就是“10年前僅賣一台車就可以賺1萬多元,還有售後服務等其他收益,4S店的效益普遍較好”。

2002年,恒信汽車集團第一家汽車品牌店在宜昌開業。抓住“風口”的恒信汽車集團一路高歌,恒信汽車的發展經曆了三個階段:紮根湖北、立足華中、面向全國。2005年走出宜昌,進入武漢市場,2011年開始走出湖北,布局全國,到2020年已在全國60多個城市擁有300多家汽車品牌店。

随着人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中國汽車市場規模迅速增長,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但随之而來的是市場競争更加激烈。短短十數年後,大量4S店出現虧損,經營困難,行業開始“大洗牌”。

憂患意識極強的代德明也發現,盡管新車銷量快速增長,但利潤率不斷降低,成本不斷上升,這對企業來說是非常危險的信号。

“企業最大的風險就是不賺錢。”代德明說,企業如果不能持續賺錢,很快就會走向沒落,“就好比家裡僅有存糧而無收成,未來吃什麼?”

機中有危,危中有機。

雖然新車銷售利潤下滑,但随着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汽車保養維修的需求出現快速增長。

恒信汽車集團比對手更先意識到這個問題,并迅速改變經營策略,重視全業務鍊的經營質量,把過去新車銷售的服務鍊拉長,延伸至保養、美容、改裝、維修、金融服務、二手車等領域,“從賣車賺錢轉向賣服務賺錢”。

相比于汽車銷售的“一錘子買賣”,保養維修等則是“全生命周期服務”。企業經營鍊的拉長,加之自主研發的數字化、智能化管理系統的賦能,讓恒信汽車集團的根基更加穩固。

2020年,受疫情等多種因素影響,汽車市場持續下滑,行業面臨嚴峻考驗,不少汽車經銷商相繼倒閉。而提前轉型的恒信汽車集團逆勢增長,越做越強,這一年營業收入突破700億元。2021年,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297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127位。

“市場在變,環境在變,客戶需求在變,企業也必須随之改變。”代德明說,“企業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

青島公司财稅籌劃公司(員工2萬人營收700億)3

“納稅和就業,是做企業的本分”

企業要持續賺錢,一方面需要不斷推出更好的産品和服務,以滿足客戶需求;另一方面,則需要有更多擔當,推動社會進步,增加社會财富,提高勞動者報酬,以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比營收、利潤、行業排名這些以經營數據為主的指标,當企業逐漸發展成為行業頭部企業以後,代德明思考更多的,則是另外兩組數據:稅收和就業。

“企業與社會是共生共榮的關系,國家強大和社會進步是企業實現永續經營、健康發展的源泉。企業的發展離開社會資源,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代德明說。

依法誠信納稅和創造就業機會,就是企業回報社會、履行社會責任的必然選擇,也是做企業的本分。

“沒有稅收,社會就不能正常運轉,民生也得不到保障,更别提增加民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說起納稅,代德明臉上寫滿了自豪,“我們每經營賺100元毛利,就大約可為國家繳納30元左右的稅(包括企業所得稅、增值稅、附加稅等)。”

恒信汽車集團預計,2021年全年納稅預計可達20億元,其中湖北省納稅超10億元。

另一件讓代德明引以為傲的事,則是持續創造就業機會。

2002年,恒信汽車集團開出第一家4S店時,員工不到100人;如今,集團員工已超2萬餘人,員工收入也逐年上漲。

“員工是企業的第一财富,優秀的企業必定有優秀的團隊,我們必須善待每一位員工。”代德明說,即便是2020年上半年疫情嚴重期間,公司第一時間宣布“不減員、不減薪”,“作為龍頭企業,我們要對員工負責,對員工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讓他們共享企業發展的成果”。

青島公司财稅籌劃公司(員工2萬人營收700億)4

恒信汽車集團為所有員工提供免費工作餐,還會定期安排員工參加培訓學習,幫助員工快速成長。代德明還透露,盡管近年來行業發展面臨較大壓力,但集團仍力争每年讓員工收入實現5%-10%的增長,“我們就是要給員工信心和希望,有努力,就有明天”。

在恒信汽車集團,“有努力,就有明天”不是一句口号。1991年出生的葛傳楊,2011年大學畢業入職黃岡德龍東方日産4S店,4年後升為該店總經理。2020年,因業績突出,他又被提拔為集團黃岡大區總經理。入職不到10年,從一名基層員工成長為大區總經理,葛傳楊已成為年輕員工的榜樣。

與要求員工努力工作一樣,代德明也會“逼”自己努力工作,因為“差一點,差很多”。

記者丨何輝

編輯丨劉定文 胡馨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