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培優過程及所采用的措施

培優過程及所采用的措施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2 18:11:14

培優過程及所采用的措施(我總結的培優與補差的20條土辦法)1

培優補差是因材施教的體現,是一個教師的職業責任所在。為此,筆者特對培優補差思考與實踐出20條土辦法,與同行分享。

一、有效補差的十條土辦法(小技巧)

補差時間從哪裡來?誰來補差?怎樣補差更有效?我想給新教師分享一下我總結的十條土辦法(小技巧)。

1.課前3分鐘以對子形式,讓中等生提問,學困生爬黑闆默寫,中等生檢查上節所學基本知識和概念。一則記憶是理解應用的前提,默寫對學困生的雙基是一次再過關、再檢查、再考核;一則借助提問、檢查、批改,對中等生的雙基也是一種溫習、強化。切記此項雙基過關不能用在練習本上寫代替以爬黑闆形式進行,因學困生在公衆面前和在黑闆上寫時的心理、認真程度及實際效果與自己在書本上寫是有顯著差異的。(課前考核過關補)

2.課中對易走神學困生,安排一個提醒員做他的同桌,一走神,立馬提醒。(課中學習狀态補)

3.強化學困生慢半拍“心理同步翻譯”意識,即當優等生公開回答問題時或展示時,學困生可釆取優等生說一句,自己心裡默默重複一句,這樣既可保證學困生不走神,又可提高理解效果。(課中學習方法補)

4.對教師教學活動中發出的開始、結束指令要監督學困生嚴格執行。活動開始時,學困生多搶跑,沒聽完整或沒聽明白就開始行動;活動結束要求停止時,學困生多停不下來,俗稱慢半拍。教師已經開始點拔、質疑,他還沉浸在上個活動中,待他停下來聚神聽講時,因前面沒聽,此時想聽也聽不懂了。(課堂規則補)

5.對學困生要進行課堂傾聽、表達、閱讀、記筆記等聽課童子功的強化訓練。比如差生在同學發言時,往往因為不會或不願傾聽而出現聽不懂,進而導緻開小差現象。又比如,有的學困生因專注記筆記或筆記不得法,耽誤或影響了聽。(課堂學習習慣補)

6.課堂上小組合作讨論問題時,學困生幾乎倫為邊緣生,一點沒有參與學,教師可以趁優中生讨論時,把學困生叫到一起,進行單獨講解指導。(課中見縫插針指導補)

7.給學困生補課,建議從課後補課變成課前補課,從補舊知到講新知。在中等生陪伴下,在變補課為幫助教師備課的氛圍下,教師把明天要學内容,提前給學困生講一遍。試想,學困生提前聽了一次,課堂上能聽懂了,聽懂了就想聽,認真聽了就能學會,課後就不需要補啦!(課前講新翻轉性替代補)

8.對于重點内容,教師可講一遍,然後讓優(中)等生再講一遍,這一步也可以讓同桌對本題思路、方法、步驟相互講,最後一定要挑學困生複述一遍。提問環節,對于教師提出問題,優等生回答後,一定要安排學困生重複記憶優等生答案的時間和過程。因為好生回答了,不等于學困生記住掌握啦!(重點複述特别關注補)

培優過程及所采用的措施(我總結的培優與補差的20條土辦法)2

9.作業設計要遵循:優等生可不同類型各做一道,重題型;學困生基礎重點同類型做多道,重掌握。學困生與優等生做題總時間應該大緻相當。課堂、課外練習讓學困生隻做一兩道簡單題的沒事幹的做法,是不負責任,是放羊!試想學困生思維、能力在那放着,就是基礎題型不大量練習,他能掌握嗎?考試能正确寫到卷面上嗎?因此學困生與優等生做題的數量時間應大緻相當,隻不過學困生隻強化重點要掌握的題型。(同強度重點鞏固補)

10.學生之間幫扶時,原則上不安排班級前十名與學困生接對子,因他們知識模塊、思維模式根本不在一個層級,最優生給學困生講題跳躍性過大,講的過粗,根本講不會,這對優等生來講,也純粹是浪費時間。因此,要按排外向型、表達能力較強的中等生與學困生接對子、輔導講題,因他們思維大緻在同一個層次,學困生更好懂些,同時,中等生通過給學困生講題,自己在做題思路、方法方面更清細、更明白,互惠互利。當然,讓學困生針對錯題先訂證,訂證後必須再給兩名中等生講二遍,這種讓差生給好學生講題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試想,學困生若不真明白,能講下來嗎?能給别人講明白嗎?(有效幫扶補)

補差是有技巧的!我們可釆取以上十大補差策略:課前雙基考核過關補,課上學習狀态補,課上學習方法補,課堂規則強化補,課上學習習慣培養補,課中見縫插針指導補,課前講新翻轉性補,重點複述特别關注補,課外練習與優等生同強度鞏固補,有效結對幫扶補。

課堂上能學會,學困生在學校才能體驗到真正快樂!讓我們給差生一點特别愛!

二、 有效培優十條土辦法(小技巧)

如何讓優等生成績再提高?向閱讀素養、向内驅力要成績,向科學方法、向優良工具要成績,向元認知改善、向好習慣要成績,向課堂上不陪學、不陪練、高難度要成績,向體驗學習愉悅感、成就感要成績,向對命題考試評卷知己知彼、翻轉遷移要成績,向高自覺、高要求要成績,向優生之間優質合作要成績,向教會同伴并與同伴分享要成績。

1.引導優生多讀書,提升閱讀速度與質量,進而開闊視野,達成良好閱讀習慣與素養;引導多讀名人傳記類書籍,啟動造夢、圓夢計劃(夢想倒退現目标行動),使其樹立責任擔當、改變世界的遠大志向,進而為其學習提供強大動力,解決學習内驅力問題。(向閱讀素養、向内驅力要成績)

2.逐步讓優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記憶方式、思維方式,尤其是關注批判性思維、創新性思維生長與進化;讓優生熟練使用六頂思考帽、思維導圖、魚骨頭圖、5R筆記學習法等思維工具與學習工具;讓優生能借助網絡上微視頻、微課程提前自學自己感興趣的課題、項目、内容,同時能找到志同道合、有相同精神尺碼的好友組建學習共同體,互相激勵,共同成長。(向科學學習方法、向優良學習工具要成績)

3.關注優生“元認知”提升,關注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傾聽與表達、認真書寫、規範答題、仔細檢查等系列品質和習慣的養成。(向元認知改善、向好習慣要成績)

4.課堂上不讓優生陪學。比如拿小學語文來說,組詞普通生每個生字組2個,優生至少組3至4個;造句普通學生造一個,優生可造2個,還要有新意,甚至可讓優生用上本節所學詞語寫一段話,俗稱造段;讀書時不是讓優生讀完一遍後坐好等學困生,而是告訴優生,老師沒喊暫停時,能讀幾遍讀幾遍。拿數學來說,課堂練習時,同類型題普通生做2道,優等生做4道;普通生用一種方法解,要求優等生用多種方法解。(向課堂上不陪學要成績)

5.課外作業不陪練。簡單的、會做的題可以免做,為優生購買有一定難度練習冊,設計有跨度綜合性作業。(向不陪練、高難度要成績)

6.讓班級或年級優等生組成命題小組,出單元或月考試卷,并提供答案;或面向優秀生征集優秀試題,月考選中的在試卷上注明提供者姓名。(向體驗學習愉悅感、成就感要成績)

培優過程及所采用的措施(我總結的培優與補差的20條土辦法)3

7.讓優等生研究課标,研究考綱,研究評分标準,研究試題,明确考什麼,怎麼考,怎麼評。比如精華題讓優生七品:品題中關鍵字詞,搞清題意;品出題意圖;品出題角度;品設問方式;品涵蓋的知識點;品命題人設計的陷阱;品參考答案。又比如政治、曆史設計翻轉遷移作業。針對某一題型,印制下發3至5個試題答案,讓優生疏理、提煉、概括、歸納、總結出該類題的答題思路、格式、方法(簡稱答題模闆),同時,讓優生将自己總結模闆在新題中嘗試運用。(向對命題考試評卷知己知彼、翻轉遷移要成績)

8.優生早讀高要求,晚自習設獨立鑽研區。除按規定完成共同語文、英語早讀目标後,不等教師提醍,優生立馬啟動拓展記憶内容,不浪費一分一秒。晚自習設立獨立鑽研區,做作業時遇到問題盡量獨立鑽研、獨立思考多種方法解答。(向高自覺、高要求要成績)

9.針對記憶知識點,讓優生之間互相提問,以盡量難倒對方為目标,這樣确保對知識點的地毯式轟炸,無知識遺漏和盲區。對理解、創新内容讓優生互留作業,互批作業,互助學習。(向優生之間優質合作要成績)

10.教會别人是最有效學習,讓優生提煉、概括、總結并向全班介紹自己的學習方法;嘗試、指導優生備課,讓優生替代教師講課、講題。(向教會同伴并與同伴分享要成績)

總之,培優有多種策略:激發優生内驅力、探究欲;引導優生養成好習慣、找到适合自己的好方法;強化優生自主自律、自我激勵、自我加壓、自我反思意識與能力;組建優生學習共同體,競争合作,互助學習;不陪學、不陪練,提高學習效率;研究課标考綱試卷,學會換位審視;體驗到成功愉悅感、成就感等。

(作者王紅順系河南民辦教育共同體理事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