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漢代極具特色的玉器

漢代極具特色的玉器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2 16:06:34
歡迎戳右上方加關注!每天上午準時與您分享三篇優質文章~本文共計1183字,閱讀僅需3分鐘~

漢代極具特色的玉器(原來早在戰國至漢代時期就體現于玉器設計中)1

戰國早期 玉龍佩 長9.6cm 寬5.1cm

“錯覺藝術”聽起來是一個較為現代的詞彙,但是,在戰國至漢代(公元前475年至公元220年)時期的玉器制造領域中,錯覺藝術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表現形式。制作者在方寸之中琢磨出各種龍獸造型,它們的形體雖然靜止不動,卻能創造出動态的錯覺。這種變幻莫測的身形,使視覺如同處于現實和幻象之中,令人深感驚訝。

漢代極具特色的玉器(原來早在戰國至漢代時期就體現于玉器設計中)2

戰國以及漢代玉器最主要的藝術目标都是動态感,而戰國以蛇為設計原型,漢代則以獸為依據。由于視覺會将蛇辨識為二維平面的形體,将獸視為三維立體的體态,為了創造出各自的動态效果,戰國多以曲線在平整的玉片上勾畫蛇身輪廓,藉由蜿蜒身形創造出靈動效果;漢代則多以具體積感的玉料刻劃出浮雕扭轉的獸身,以此形成飽滿的力量感。所以戰國和漢代的玉器風格可以概分為二維剪影蛇身原則以及三維扭轉獸身原則。

漢代極具特色的玉器(原來早在戰國至漢代時期就體現于玉器設計中)3

西漢晚期至東漢 玉鸠 長7.3cm 寬4.3cm

因為原則不同,相應配合的镂空也就各有調整,戰國镂空的面積較大而規整,漢代則細長而尖銳,雖然隻是些微調整變化,視覺卻有極為不同的感受,從而形成兩個時代分明的藝術風格。

有趣的是,若參考愛因斯坦于1919年獲得證實的廣義相對論,得知感知世界其實隻是大腦憑借錯覺虛構而成,真實的物理世界,是時間快慢不定、空間彎曲變形的四維時空。因此,你我感知中難以接受的扭轉變形和平版單元化的神獸,可能更接近于真實物理世界中的形體。

漢代極具特色的玉器(原來早在戰國至漢代時期就體現于玉器設計中)4

戰國中期 玉龍佩 長16cm

為了創造如幻一般的錯覺藝術,戰國至漢代的玉器使用了很多感知難以體會的設計形式,但若改以動态錯覺的藝術目标來觀看它們,則都是想像力豐富、創造力十足的作品。而且細細觀察其中不合常理的特殊設計,也可作為理解其他科學理論的緣起。

漢代極具特色的玉器(原來早在戰國至漢代時期就體現于玉器設計中)5

西漢早中期 鳥獸紋玉卮

無論我們以為是真實的感知世界是錯覺,還是以為錯覺的物理世界是真實,錯覺隻存在感知中,因為它們需藉由視覺才能被感知。

漢代極具特色的玉器(原來早在戰國至漢代時期就體現于玉器設計中)6

西漢早中期 玉舞人 長6cm 寬2.8cm 厚0.4cm

戰國玉器在各式蜿蜒的蛇身造型加上隐而不顯、數量不一的足部,在觀者的視覺自動将頭部搭配了不同方向的足部時,就會創造出張馳交替、動靜互見的動态錯覺。漢代獸形玉器的獸足位置,則需符合前足在胸、後足在腹的生理結構,否則會不符合視覺原則。因此,以扭轉獸身,使胸、腹各轉向不同方向,相連的獸足便能順勢調整,以達到富有動态性的錯覺效果。

漢代極具特色的玉器(原來早在戰國至漢代時期就體現于玉器設計中)7

西漢中晚期 龍紋瑪瑙劍璏

戰國和漢代玉器各以蛇、獸為原型,采用了不同的技巧,但都完美以錯視的效果,達到動态錯覺。這與現代攝影中以極短時距重複曝光所拍到的連續動作,即“頻閃運動”,有異曲同工之處。觀者視覺在觀看此類作品時能自動将不同方向的頭部和四肢相配合,從而産生富有動感及速度感的錯覺。

漢代極具特色的玉器(原來早在戰國至漢代時期就體現于玉器設計中)8

原文作者: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原文來源:《中國收藏》2018年12月刊《古玉也講錯覺藝術》(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減)

《中國收藏》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系!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使用【文藏APP】,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衆号&微博&頭條号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