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終于順利結束,相信不少家長和考生們暫舒了一口氣;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考生在高考後,由于壓力驟減,過分放松自己,生活作息、心理狀态等容易産生巨大變化。高考之後,在等待分數、填寫志願、等待錄取等一系列容易産生心理應激問題的事件中、考生的心理狀态可能會有巨大的起伏,若調适不當,會出現損害身心的各種狀況,心理學上稱之為“考試後綜合症”
高考現場
我們一起來看看高考後考生常見的心理狀态。
1、我能否上大學考生的焦慮情緒,主要源于過多的不确定性。許多考生在考試後會陷入患得患失的情緒,雖然反複對照答案,仍無法确定自己的分數,不能确定自己能否考上,越擔心便會想得越多,想得越多定會更加擔心,陷入一個死循環而無法自拔。這種情緒在原本心理素質不強、具有焦慮素質的考生身上可能會持續加重,逐漸導緻考生出現失眠狀況,甚至抑郁情緒。
2、我真失敗部分考生會因自己發揮得不好,害怕成績不理想而出現心理問題,尤其是學習成績較好的考生更無法面對巨大的落差,可能表現出情緒低落,考試後反而會感到失去動力、失去胃口、睡眠質量下降。這類考生可能會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自我批評中,自怨自艾,嚴重時可能會出現輕生念頭。沮喪感和挫敗感會導緻明顯的情緒低落,甚至容易誘發抑郁症狀。
填寫志願
3、我要去瘋玩一些考生因長時間辛苦學習及備考,考試後會用無節制的娛樂來犒勞自己,有些家長也會默許孩子的這種放縱行為,導緻他們的行為愈演愈烈。持續的晝夜颠倒生活,考生的生物鐘被打亂,身體健康很容易出現問題。期間,有些考生可能會染上一些不良習慣,甚至出現樂極生悲的情況。
4、我應該走哪條路緊張的學習生活,随着高考的結束戛然而止,雖然大多數考生一開始會享受無憂無慮的放松時間,但不出幾天,多數考生會發覺,離開了學習,自己心裡空蕩蕩、茫然無措,會覺得百無聊賴,人生失去目标,找不到方向。如調适不當,這種心态會持續至大學,也有可能導緻心理障礙。
認真學習
有類似這樣的表現和想法,該怎麼辦呢?
如何使我們的考生遠離“考試綜合症”注意以下五點:1、保持規律作息考後的适當放松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畢竟辛苦了這麼久,适度放松是積蓄能量,也是為以後生活做準備。家長可以允許考生去玩、去鬧、去享受,但還是要維持健康的作息時間。保證合理的睡眠時間和規律的飲食,這些是維持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必不可少的因素。建議考生不要中斷考前養成的、對身心有利的習慣,如每日的晨練、成讀等,因為這些習慣可能會使自己獲益終身、可以把時間調整一下,但勿在考後就迫不及待地扔掉規律的作息。
2、建立短期目标在适度放松後,考生要好好利用這段時間提升自己,可以建立一個短期的目标,例如可以學習一些将來可能需要的技能,如運動、電腦、駕駛等;也可以去做些有意義的實習兼職,積累一定的社會經驗;還可以利用這段時間繼續學習英語等,增強學習能力。
3、積極溝通考生若在高考後出現不良的情緒也是正常的,經曆了漫長的學習備考和緊張的考試,可在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地參加一些集體活動,積極主動地和信任的人溝通。不要過度在意别人的看法,要和父母、朋友溝通,主動地把内心的情緒表達出來,尋求舒緩和幫助。
4、排解負面情緒如果有考生正處于急性的心理應激事件中,覺得自己面前是一個巨大的“過不去的坎”,應該盡快尋找專業的心理輔導老師,進行專業的調整身心情緒的輔導。
5、制定下一步計劃高考已經結束,不管成績如何,考的好與壞,家長和考生都要理性面對現實,接受既定的結果,及早制定下一步的計劃和方案。
如成績理想,可順利考入大學,那就感謝上帝,讓你體驗生命的付出和收獲,并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工作,幫助自己更好地适應大學生活。
如成績不理想,無法升入大學,也要積極面對現實,盡早決定是複讀或者是調整繼續升學的選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