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頭碩大色彩亮麗,在我國有“花中之王”的美譽,每一種顔色都有其不同的韻味。盛開的牡丹花團錦簇、枝繁葉茂,在畫面中極具質感,做到層次分明是重中之重。
【花頭的畫法】
繪制牡丹花頭時,首先在宏觀上從複雜多變的花形中找出結構特征。其次,在描繪花瓣的細節上表現處重量感,同時更以靈活的筆墨求得筆下花瓣的姿态豐富多變。
花苞:
1 調淡曙紅,筆尖略重,中側鋒兼用繪制花苞。
2 以同樣的筆法完善花瓣的結構層次。
3 調和花青、藤黃和墨,筆尖蘸少許曙紅,頓筆完成花萼。
4 蘸曙紅在花萼上繪制些線條,使花苞更為形象。
5 中側鋒兼用,掃畫外側萼片,收筆留鋒。
6 用中鋒向下,繪稍顯彎曲的線條為花梗。
初開:
1 調淡曙紅且筆尖略重,先繪制靠外側的花瓣,注意兩側花瓣形态的特征。
2 從中心部分落筆,圍繞花心增加四周的花瓣。
3 蘸較濃重的曙紅點頓在花心處,下筆需有力。
4 蘸取赭石在花團的底部撇畫萼片,線條圓潤收筆留鋒。
5 調和花青、藤黃和少許墨呈墨綠色,自上而下繪略帶彎曲的線條作花梗。
6 最後,筆尖蘸少許曙紅勾畫在萼片上,強調細節。
全開:
1 調和曙紅、白粉畫花瓣,整個花頭是由一筆筆由濃到淡的色點組成的。
2 蘸濃重的曙紅點畫在花心處,形成色塊緊密的重疊的效果。
3 筆尖蘸群青分五筆點畫在花心處作花蕊,色點宜小不宜大。
4 換取藤黃,根據花頭的開放程度點畫花蕊。
5 最後筆肚蘸淡墨綠色筆尖蘸曙紅,繪花梗添花萼,使其更完整。
【葉子的畫法】
1 筆肚蘸淡墨,筆尖蘸重墨,側鋒向上運筆繪制花枝,呈“爪”形生長。
2 換用中号狼毫筆,側鋒繪制牡丹花葉,下筆有力、收筆穩健。
3 最後,蘸重墨以筆鋒勾畫葉脈,注意葉子長勢,用筆需連貫。
【組合的畫法】
牡丹色彩豔麗,為避免俗氣,用色古淡天然更顯寫意之美,而先花後葉更易把握全局。創作的重點并非隻求其形似,更在于表現其的靈活的筆觸、生動的形象、滋潤的色彩和淋漓的筆墨上。
1 調和曙紅、胭脂和白粉,筆尖略重繪花頭,布局上充分利用空間。
2 調重顔色,豐富牡丹花瓣層次,色塊可略大,以避免頭重腳輕。
3 色、墨并用布花葉,使布局合理,襯托花朵,且起到填補畫面空白的作用。
4 調赭石,以略有頓挫的線條表現花梗、花枝,銜接處自然不生硬。
5 調淡墨,筆尖略重勾畫葉脈。要注意表現近實遠虛的位置關系。
(素材來源于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學習更多繪畫知識,關注頭條号:繪畫視界。一直是你繪畫路上的良師益友,簡單而有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