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衡水8月24日電 (崔志平 高占峰 劉娟)8月24日,在河北省深州市北溪村鎮張丘村,王二兵正在他的昊龍冷兵器研究工作室裡,手持小錘往兵器雁翎刀上一刀一刀地錾花。
王二兵在對燒制的劍進行鍛打。 高占峰 攝
工作室裡展列着王二兵仿制的古代著名的刀槍劍戟“青龍偃月刀”“丈八蛇矛”等,這些都是他手工鍛造的。
王二兵對燒制好的劍進行修磨。 高占峰 攝
10多年來,王二兵累計仿制古代兵器近百種,并在兵器的形、質以及使用性上取得突破。2018年,王二兵的工作室被授予“河北省衡水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創作基地”稱号。2022年,“昊龍冷兵器制作技藝”入選深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名錄。
王二兵在手柄上精心錾花。 高占峰 攝
今年50歲的王二兵,從小受到爺爺的鐵匠手藝熏陶,再加之繪畫、木匠、武術的基礎,成為他仿制古兵器的積澱。王二兵做木匠期間,為了有一把趁手耐用的好柴刀,首次嘗試打制柴刀,結果他打制出來的柴刀砍樹枝又快又好用,深得街坊四鄰好評。武術圈朋友家傳的或練武用的兵器有了毛病,也紛紛找他修複。
王二兵在修磨配鞘。 高占峰 攝
萬事開頭難。王二兵說,2008年,他開始仿制第一把古劍時,他拿着鍛造出來的劍做試驗,當彎曲到直角時斷成兩截。再重新打造一把後,雖不斷了,可彎曲後恢複不了原形。在經曆千百次試驗後,才最終成功。
王二兵展示仿制的“青龍偃月刀”。 高占峰 攝
“仿制古劍對劍身彈性要求高,其中,淬火環節對傳統技法進行了改良,可以使劍身彎曲90度還原不變形。”王二兵說。
王二兵仿制的古兵器成品。 高占峰 攝
目前,王二兵古兵器鍛造技藝已日臻成熟。他介紹說,古兵器鍛造主要有繪稿、選材、鍛打、熱處理、修磨、開血槽、配柄、配鞘、銅裝具、裝配等十道工序。鍛打要求千錘百煉,眼準手穩。熱處理則包括退火、淬火、回火、正火,需要精準控溫。
王二兵仿制的古兵器成品。 高占峰 攝
“鍛造古兵器實戰性是關鍵,每一把刀劍都要曆經成千上萬次的打磨才能呈現出鍛造的魅力。”王二兵說。(完)
來源: 中國新聞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