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肝郁氣滞——圖一
表現:胸脅或少腹脹滿竄痛,情志抑郁或易怒,或脅下腫塊;婦女可見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痛經,舌苔薄白,脈弦
治法:疏肝解郁
食療:玫瑰花,黃花菜,佛手等
參考:逍遙芄、柴胡舒肝散
2:肝火旺盛——圖二
表現:入睡困難,容易發怒,經常在淩晨1~3前醒來,目紅赤痛、口幹口苦、頭痛、脅痛,視物模糊、眼部分泌物多、脈弦
治法:清肝降火
食療:菊花,夏枯草,決明子等
參考:龍膽瀉肝芄
3:肝血不足——圖三
表現:失眠多夢,面白無華,兩目幹澀,視物模糊,爪甲不榮,拘攣,肢麻震顫,婦女月經量少,色淡,甚至經閉,脈細弱
治法:養肝血
食療:紅棗,桂圓,魚肉蛋奶
參考:歸脾芄
4:肝膽濕熱——圖四
表現:一般是過食油膩辛辣喝酒,導緻肝膽濕熱,臨床多見脅肋脹痛,灼熱,腹脹厭食,口苦泛惡,小便短赤或黃,或身目發黃,舌偏大,舌紅苔黃厚而膩,脈弦數等
治法:清熱利濕,疏肝利膽
食療:黃花菜,闆藍根,玉米須
參考:肝膽雙清顆粒
5:肝氣犯胃——圖五
表現:一般多由情志不遂,氣郁化火而發病。常見于胃脘痛、呃逆、脅痛,以及現代醫學的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神經官能症等。
治法:疏肝和胃
食療:黃花菜、佛手、玫瑰花,建議少生氣
參考:疏肝和胃芄
6:肝腎陰虛——圖六
表現:眩暈頭脹、視物模糊、眼睛幹澀、耳鳴、五心煩熱,兩脅隐痛、腰膝酸痛,易疲勞等
治法:滋陰補肝腎
食療:百合,麥冬,木耳,山藥,蓮子,烏梅
參考:杞菊地黃芄、麥味地黃芄
7:肝風内動——圖七
表現:以肢體抽搐、眩暈、震顫等為主要表現,臨床眩暈欲倒,步履不穩,頭搖肢顫,語言不清,甚至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如兼症肝陽上亢,出現頭脹頭痛,急躁易怒,肢麻項強等。
治法:清氣,解毒,涼血
食療:玫瑰花、菊花、枸杞子、金銀花等
參考:安宮牛黃丸
請問你有哪些不适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