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一大早收到你的問候

一大早收到你的問候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0-17 14:29:07

#本文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原創激勵計劃》出品。

當你一段時間沒有看手機,再打開的時候,會發現塞滿了各種手機應用的通知。就算關閉了手機的APP通知權限,它們還會想盡各種辦法,企圖回到APP本體之外的手機界面中。本文作者對此現象展開了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大早收到你的問候(别回來煩人的通知)1

我知道,它一直想回來。

它随時随地,做好了回來的準備。

它一而再再而三的告訴我,它想回來。

它躲開我關嚴的門,從窗戶上找機會爬進來。

它還會忽悠我,讓我主動把它放回來。

但我可不想讓它回來——這該死的通知,實在太煩了!

有多少人用過智能手機,就有多少人,遭受過通知信息無止盡的騷擾。

  • 隔幾秒彈出一條信息,接連不斷的震動、提示音,讓你企圖沉浸在任何一件事時,都會被輕易打擾。
  • 通知欄積攢下數不清的消息,清理起來十分麻煩。應用圖标右上角,亮紅色醒目的99 ,能把無數強迫症患者逼上絕路。
  • 真正有價值的信息,被大量新聞、廣告所掩蓋,反而讓人錯過了更重要的東西。
  • 流量被無止盡的通知消耗,手機也被通知搞的卡頓。

不勝其煩下,無數人關閉了一個又一個APP的通知權限。

即使是不擅長使用手機的老年人,說不清手機通知這回事,但也知道一個煩字,有子女可以為他們代勞。

但被關閉通知的一衆APP,顯然不甘心就這麼沉寂下去。

它們還在不停想出各種方法,企圖回到APP本體之外的手機界面中。

一、為了通知再度開啟,産品做了哪些努力?

顯然,通知被用戶關閉,對産品而言不是一件好事。

很多利益,都會大量折損。

  • 減少了與用戶接觸的通道,失去話語權,更難被用戶想起。
  • 用戶可能錯過重要提示,反而會怪罪産品無能。
  • 促銷活動無法及時傳達,錯過了促成付費的機會。
  • 原本有機會通過推送帶來的額外廣告收益,也在打折扣。

已然通知被屏蔽的産品,不甘于這部分利益白白流失。仍在不斷尋找機會,讓自己重新回到手機桌面上,大喊一聲:我胡漢三又回來了!

1. 趨利:價值牽引

通知被屏蔽的同時,也意味着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通知屏蔽了,應用還留在手機中。

之所以,用戶在屏蔽通知的同時,沒有删掉對應的APP,毫無疑問,APP對他們還是有價值的。

  • 一些電商平台,尤其是主打特價的電商平台,雖然平日裡推送很多,讓人很煩。但在用戶需要購買某些商品的時候,還會打開這些平台進行比價。
  • 新聞類應用,平日裡高頻的信息推送,很容易直接把手機的通知欄直接淹沒。用戶在工作時,不想看到這些信息;在忙碌時,害怕這些信息被打擾。所以關掉了相關的通知。但在閑暇時間,躺在床上,還是願意刷一刷新聞,了解些各個圈子裡的事情,來當作一種放松。
  • 地圖類軟件,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每天兩點一線上班下班,有可能一個月都用不到。它們每天彈出的通知信息,相比新聞應用來說或許不多,但用戶需要用到它的頻率更低。再加上用戶它所彈出的内容,不是當地的吃喝玩樂,就是一些熱點新聞,顯然都不是它的本職專長。因而,用戶把它們的通知屏蔽,也并不奇怪。隻不過,用戶顯然還會在手機中留下至少一個地圖應用——誰能保證自己永遠不會去陌生的地方?

隻要用戶有需求,隻要産品有價值,就還有通知重新被打開的機會。

1)基礎價值

找一個合理的借口,讓用戶覺得“不打開通知,有些功能會大打折扣”。在用戶确實對産品本身存在依賴時,就算有時會覺得有些煩,也會打開通知。

物流軟件,當用戶時不時打開軟件,尋找物流信息時,告訴用戶,如果不想錯過重要的物流信息,就打開通知。這樣的告知,平時可能沒有什麼意義。但當用戶錯過某條信息,或遺忘曾網購過某件商品,放在驿站幾天沒取,甚至有商品因此出現放壞、丢件等問題時,用戶為了避免問題再次發生,就有更高的可能性,重新開啟通知。

一大早收到你的問候(别回來煩人的通知)2

2)額外利益

當然,注定有些産品本身的利益,不足以打動用戶。

比如一些缺乏時效性的産品,用戶隻需要在想起的時候去查看,完全無需随時打開通知,受到這些信息的打擾。

若産品本身,無法給用戶提供充足的理由,讓他們再次打開通知。那就需要在本身功能外,尋找額外的利益點,提供打開通知的契機。

一些電商平台,用戶隻有在選購産品時才會打開,平日裡沒必要被通知頻繁打擾。但電商平台所提供的整點秒殺活動,卻能給用戶一個打開通知的額外理由。若用戶被1元、1折等優惠吸引,想參與到秒殺活動中,就必須對時間高度重視,稍晚幾秒想起,都有可能與心儀的價格擦肩而過。因此,産品的開搶提醒功能,就顯得更為重要,促使用戶打開推送功能。

一大早收到你的問候(别回來煩人的通知)3

2. 弊害:減少打擾

用戶關閉通知,無論因為信息騷擾帶來的實際麻煩,還是因為被狂轟濫炸帶來心理上的煩躁,歸根結底,都是推送太多造成的。

那麼,如果降低推送頻率,是否能挽回用戶的心?

有一些産品是這麼認為的。

一大早收到你的問候(别回來煩人的通知)4

在用戶關閉通知之後,再次打開應用,就會接到這麼一則提示:開啟極簡通知模式,日常中不再接收大量的信息推送,但用戶需要的信息又能傳送到用戶手中。

對不少用戶來說,這樣的體驗确實更好:自己所在意的秒殺、物流信息能夠接收到,自己關注的媒體賬号更新會進行提示,而其他的新聞推送、廣告推送,則不會高頻率打擾。

在感受過通知的騷擾,又經曆過因關閉通知而錯過重要信息的無奈後,有些用戶會選擇接受這種模式,保留信息往來的空間。

對産品來說,雖然這也代表着一種妥協,不能高頻率推送信息、廣告,流量和收益會打折扣。但相比徹底被用戶關閉通知,這結果也已經算是不差。

皆大歡喜嗎?

問題是,這是在用戶關閉通知後,才彈出的提示。

沒有哪個産品,在用戶下載、打開後的第一時間,就讓用戶選擇是否減少推送。

當然,會有一些産品,因為功能、類型的限制,日常推送本就比較少。

但相比而言,更多的産品,會做出的選擇,是進行較多推送,試探用戶的底線。

就像很多電腦軟件也是一樣,本身夾雜過多的插件、彈窗、廣告,用戶平日裡想關,都無法徹底關閉。

但在用戶因此想要删除軟件的時候,卸載界面,卻又很殷勤的彈出提示:你是不是覺得廣告太多了?你是不是覺得彈窗太多了?我幫你關啊!

一大早收到你的問候(别回來煩人的通知)5

但這樣的行為,有時已經很難再赢回用戶的耐心。

甚至會讓用戶覺得,有一種被戲弄的感覺——你本可以給我最好的體驗,卻非要試探我的底線。

這其實和價格歧視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價格歧視區分用戶對價格的敏感成程度,給不同用戶不一樣的價格。通知歧視則是區分用戶對通知的不同忍耐程度,從而給出不同騷擾級别的通知。

若用戶反感通知、厭惡被打擾、精通手機關閉通知的操作,産品就向其開放精簡通知模式。

若用戶相對沒有那麼計較,或者壓根就是不精通手機、不知道該怎麼關通知,産品就無止盡的用信息進行騷擾。

這樣的選擇,或許能讓一些用戶再度開啟通知,但很少有人會對其抱有好感。

3. 旁門:鑽個空子

若說,讓用戶自己回心轉意、再次打開通知,其實沒那麼容易。

就算有利益的牽引,有弊害的挽救,很多用戶在初次關閉通知時,其實就已經失去了信心和耐心。

在這種情況下,有些産品,為了把消息重新推送到用戶的手機桌面上,開始琢磨些更激進的辦法。

所以,用戶們就會發現,有些通知,總是關不徹底。

  • 當你把通知欄、圖片右上角提示都關掉後,手機還會時不時彈出紅包提示。
  • 當你把紅包提示也想法設法關掉後,它又會進入手機日曆系統,僞裝成待辦事項,用震動 全屏提醒,給你推送一則廣告。
  • 及時你把僞裝成日程的推送也關掉,它又會在你使用其他軟件的時候,假裝成誤觸的樣子,自動打開軟件,把信息送到你的面前。

無窮無盡,無休無止,每當你自認為徹底關閉了它的通知,它就會用新的方法,告訴你什麼叫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二、無限的掙紮,有限的回心轉意

面對通知,當我屁股坐在不同位置時,想法也是極為矛盾的。

我想讓每個用戶都看到我的通知,我自己卻又不想去看任何一個通知。

我想,這也是每個經營者與用戶,當利益存在矛盾沖突時的無奈。

用戶想要什麼樣的通知?

  • 有作用,你所推送的通知,應該是我所需要的。而且是在我需要的時間、場景進行推送。否則,我沒必要接受這種打擾,倒不如在需要用的時候,自己去軟件裡找。
  • 有節制,偶然存在我不需要的信息、偶爾出現廣告,也不是不能接受。在現在這個習慣了打擾的年代,每個人都有适當的寬容和忍耐。但那也應該是信息中夾雜廣告,而不是反過來,在大量廣告中夾雜着一條有價值的信息。
  • 好管理,當我想關閉時,可以輕易關閉掉不需要的通知,留下重要的信息。這樣,我才能在專注于某些信息時,最高效的接收到想要的東西,而不是把頭埋在一堆垃圾通知中,與想要的内容擦肩而過。若我完全不需要,産品也不會用各種旁門左道的方法,繼續給我各種通知,挑戰我的底線。

但顯然,用戶的渴望,與産品的利益,是存在矛盾的。

沒誰能擁有絕對精準的判斷,就算收集再多用戶信息,也不可能全部猜準用戶的心思,在用戶需要的時間、地點,把所需的信息準确奉上。所以,産品隻有在一定推送量的基礎上,才能保證不會錯過用戶需求的窗口期。

在所有猜測用戶有需求的時段,都推薦産品功能,10次當中,或許有1次會遇到用戶恰好正存在需求的時刻。把所有數據判斷用戶會感興趣的新聞都推送給他,或許30條裡,有2條能真的激發起興趣,讓用戶點擊閱讀。

在無法保證準确的前提下,降低推薦量,就意味着更大的風險,更多的賭博。

在用戶對通知未做出明确反饋前,産品更無法判斷對通知的态度。也存在一些用戶,不僅不覺得煩,反而很喜歡某幾個應用的高頻推送,感覺能填補自己無趣的生活。

若不進行嘗試,又如何去判斷用戶對通知的偏好?如果隻是在産品中詢問用戶,你是否願意接收通知,用戶的回答,幾乎都是不願意。但終歸有很多口心不一的用戶,在态度上可能拒絕,但在行為上,卻樂意點開一條條推送,進行觀看、了解。

在自身利益與用戶态度之間,産品更需要做出一個選擇。

有些用戶,即使通知很少,也會被其關閉,那這部分用戶的态度,自然不在産品的考慮範圍内。而那些即使信息很多,也不會關閉通知的人,向他們推送更多通知,才最符合産品利益。無論他們是喜歡接收通知,還是根本不懂如何關閉通知。

所需要衡量、選擇的,就是那些在關與不關之間搖擺的用戶。

若通知多一些,關通知的用戶多一些,而剩下未關通知的用戶,對産品意味着更大的價值。

若通知少一些,關通知的用戶也相對少,但剩餘未關通知的用戶,每人所接收的通知也就很少。

到底是讓多數人看到少量通知,還是讓少數人看到大量通知,哪個對産品更有利?這就得根據産品自身特性、發展階段,做出适合自己的選擇。

三、寫在最後

或許,我自己,就是我最不想遇見的用戶。

選擇關掉絕大多數應用的通知,不接收任何意料之外的打擾。

即使是活動利誘、極簡通知承諾,也不能讓我再度開放通知權限。

若軟件選擇篡改日程提醒、紅包提醒,來打擾我,我也不惜舍棄某些功能不要,選擇卸載。

唯一一次,把關掉的通知重新打開,也隻有今天,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做了一次測試罷了。

#專欄作家#

墨饕,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專欄作家,網絡營銷人,心理咨詢師。擅長消費者行為學、文字傳播學、市場營銷學等領域。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本文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原創激勵計劃》出品。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