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市場越來越差?【快語銳言】市場為何失靈亞當·斯密1776年出版《國富論》後的百多年裡,學界對自由市場一直推崇備至不曾想,上世紀初地球上出現了第一個計劃經濟體,跟着三十年代西方又發生了經濟大蕭條,這兩件事不得不讓人們對市場進行反思而1936年凱恩斯《就業、信息和貨币通論》的出版,更是徹底動搖了人們的“市場信念”,很少再有人相信“市場萬能”的神話,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為什麼市場越來越差?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快語銳言】市場為何失靈
亞當·斯密1776年出版《國富論》後的百多年裡,學界對自由市場一直推崇備至。不曾想,上世紀初地球上出現了第一個計劃經濟體,跟着三十年代西方又發生了經濟大蕭條,這兩件事不得不讓人們對市場進行反思。而1936年凱恩斯《就業、信息和貨币通論》的出版,更是徹底動搖了人們的“市場信念”,很少再有人相信“市場萬能”的神話。
是的,市場并非萬能,這一點今天經濟學家大多都認可。目前大家的分歧,是市場為何會失靈?我所看到的教科書對此有三點解釋:一是信息不充分;二是經濟活動有外部性;三是社會需要提供公共品(服務)。實話說,我不完全同意以上解釋,至少我認為信息不充分與外部性不是市場失靈的原因,公共品會令市場失靈,但除了公共品,市場失靈還另有更深層的原因。
在我看來,學界今天大費周章地證明市場失靈,無非是想說明政府的存在不可或缺。或政府可以彌補市場缺陷。也正因如此,所以我不贊成将信息不充分作為市場失靈的原因。理由簡單,因為信息不充分政府也會失靈。我是經曆過計劃經濟的,大學時期總聽教授講“計劃經濟是全國一盤棋”,可那時的重複建設卻觸目驚心。何故?請教過教授,教授說是由于政府信息不充分。
這就是了,既然信息不充分政府也失靈,我們怎能指望政府為市場糾錯呢?事實上,在信息不充分的情況下,資源由市場配置比計劃配置的代價要小得多。恰恰是由于信息不充分,資源配置才需要通過市場(試錯),若信息是充分(或者對稱)的,資源就可由政府配置,用不着市場。從這個角度看,我們不能把市場失靈歸咎于信息不充分。
再看經濟的外部性。不能否認,許多經濟活動會有外部性,造紙工廠排放廢水廢氣給周邊造成污染,就是經濟的負外部性。問題是,經濟有負外部性市場就一定失靈麼?上世紀六十年代前經濟學家大多是這樣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經濟學家是庇古,他對解決負外部性提出的方案是,先由政府向排污企業征稅,然後補償給居民。此主張曾一度成為政府解決負外部性的經典方案。
當然也有學者不贊成庇古。1960年,科斯發表了《社會成本問題》一文,他在該文中指出,隻要産權能夠明确界定,市場就能解決負外部性問題。并以上面的企業污染為例,科斯說,政府若對企業的排放權予以限制,或者明确賦予企業排放權,通過排放權交易一樣可解決污染,市場不會失靈。
讓我們再看第三個原因,即公共品。經濟學說,公共品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消費不排他,二是公共品的消費增加而成本卻不增加。我們知道,燈塔是典型的公共品,1848年穆勒在《政治經濟學原理》中就是以燈塔為例解釋市場失靈。他寫道:“雖然海中船隻都能從燈塔的指引中獲益,但要向他們收費卻辦不到。除非政府強制收稅,否則燈塔會因無利可圖而無人建造。”
穆勒之後,公共品會導緻市場失靈已成共識。可1974年科斯針對穆勒發表了《經濟學的燈塔》,于是争論再起。科斯說,隻要授權燈塔提供者可以向過往船隻收費,市場就會有人提供燈塔。不過他的這一觀點并未得到學界認同。薩缪爾遜曾坦言,即便給燈塔提供者授權,收費也照樣困難。由于對燈塔消費增加而成本不增加,燈塔服務無法定價;同時由于消費不排他,過往船隻是否消費了燈塔難以判别,因而也無法收費。
薩缪爾遜的分析是對的。想深一層,政府若授權燈塔提供者收費,可正如薩缪爾遜所說,燈塔服務沒有邊際成本,怎麼保證燈塔提供者不漫天要價?此其一。其二,退一步講,即使燈塔服務能夠合理定價,但如果有船主說他憑借經驗就可安全通行,用不着看燈塔,燈塔提供者憑啥向他收費?這樣看,有公共品存在市場必失靈無疑。
前面我說,市場失靈不單因為存在公共品,除了公共品還有更深層的原因。這原因是什麼呢?我認為是市場的分配機制。并非我的新發現,當年馬克思在分析資本積累趨勢時就講過。馬克思說,資本主義市場分配呈現為兩極:一極是财富積累;一極是貧困積累。而且馬克思斷定,這種兩極分化的結果必發展為階級沖突,最後剝奪者要被剝奪。讀者想想,這不是市場失靈是什麼?
也許有人會說,馬克思分析的是資本主義的市場分配,社會主義的市場分配不會兩極分化。我可不贊成這看法。衆所周知,市場分配的基本規則是“按要素分配”,隻要要素占有或人們禀賦存在差别,收入分配就一定會出現差距,若差距過大就一定會産生社會矛盾。這是說,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不同并不在于市場會否失靈,而在于政府能否主動調節并縮小收入差距。
将市場分配形成的過大收入差距看作市場失靈,理論上不應該錯。今天中國政府提出實施扶貧攻堅戰略,目的其實就是要彌補市場分配缺陷。有一個事實值得我們思考,以往計劃經濟時期人們的收入差距并不大,可為何搞市場經濟後收入差距就拉大了?原因有多方面,但主要是與市場分配機制有關。
最後順便說說政府職能。市場失靈需要政府發揮作用,政府的作用為何?弗裡德曼講有四項:國家安全、社會公正、公共品與助弱扶貧。若從彌補市場失靈看,我認為政府的職能就兩個:前三項為公共服務,第四項為調節分配。簡言之,政府的作用,一是提供公共服務,二是調節收入差距。
(摘自《學習時報》2016年7月11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