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是塑料做的?
香蕉是甲醛“泡”出來的?
假雞蛋能當乒乓球?
……
那些年在朋友圈,你一定見過這類似的謠言。
輪到肉松,說的是棉花做的?
當年有人信誓旦旦拍了視頻,把“肉松”泡在水裡“洗淨”,說其實是染了黃色的棉花,拿火機一點,滋兒哇啦一聲響,竟然着了!
視頻一出,好多食客和專家都紛紛感到無語,立刻紛紛跳出來反駁。
首先,肉松是豬肉做的,你買回來的肉用開水焯一下試試,也會變成白色啊!
肉松之所以呈現的金黃色澤,是添加了在國标安全範圍内的食用色素,并不是因為造假而脫色!
其次,肉的成分說到底是由氨基酸組成,包含碳、氫、氧、氮,以及少量的硫和金屬元素,當然會被小火苗點燃啊!
真正的肉在點燃的時候,還會伴随着一股燒焦的肉味。
而燒着的棉花卻不會有,這是造假視頻不會告訴你的“秘密”。
再次,棉花的纖維比豬肉的纖維粗糙多了,人的觸感一下子就能識别出來。
所以“肉松是棉花做的”,不攻自破。
中國食品一絕
雖然肉松不可能是棉花做的,但确實還是有“造假”的空間。
許多商家為了節省成本,會用在肉裡摻雜大豆粉,甚至直接用大豆粉做成所謂的“肉松粉”。
這就是現在時尚達人所追捧的“素食”和“代餐”啊!
但這出發點卻完全不一樣,并且也根本不是正宗的肉松。
正宗的肉松,可稱得上是傳統特色食品裡的“珍品”。
特别是江蘇太倉的肉松,堪稱中國食品一絕。
從清朝光緒年間開始,就成為官員之間送禮的佳品,以過得硬的品質成了肉松界的“扛把子”。
用肉松粉“造假”?不存在的。
正宗古法制作的太倉肉松,豬肉要經過切條、蒸煮、炒制、搓揉等幾道工序,才能生成一股如絲如絮的口感。
不用牙齒咀嚼,肉就能在口裡自己融化,一種鹹香鮮甜的味道,在唇齒之間久久留存。
柔軟酥香的太倉肉松
其實我國傳統的肉松,主要有兩個流派:太倉肉松和福建肉松。
雖然都是肉松,但是兩者有着明顯的區别。
福建肉松又叫“油酥松”,顧名思義肉松裡會拌有油酥,因此肉松結成一粒一粒的,吃起來有一種酥脆感。
太倉肉松的外形是絲狀的,能看見肉的纖維紋理,因為有搓揉的步驟,所以也會更加柔軟松散,肉味更為純粹。
有人可能覺得肉松屬于“垃圾食品”,其實不然。
肉松在加工過程中,除了因為加熱會損失部分維生素B以外,其他的營養機會沒有少。
并且經過脫水濃縮,制成的肉松中的鐵含量占比,會比原來的瘦肉占比高兩倍。
除了可以直接吃,也是做甜點做菜的萬能“伴侶”:
肉松餅、肉松面包、肉松蛋卷、肉松牛軋糖、肉松拌皮蛋、肉松粥……
隻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它不能配對的。
如果選太倉肉松當做手信,相信你一定是小朋友心中“最靓的仔”。
部分圖片來源或改編自互聯網,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侵删請聯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