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百年童謠欣賞

百年童謠欣賞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4 19:15:26

百年童謠欣賞?作者:曹量 劉欣童謠是指傳唱于兒童之間的歌謠,它融合了兒童文學和歌曲的特色,是文學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在千百年的傳承發展中,古今中外的童謠以其特有的文化意蘊伴随着一代又一代兒童成長,留下了許多廣為傳唱的經典之作真善美的主題、生動的文字、簡單的旋律、詩意的吟詠,童謠自然純樸的藝術特色,更使其在跨文化傳播方面展現出獨特的優勢,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百年童謠欣賞?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百年童謠欣賞(古今中外精品童謠曆久彌新)1

百年童謠欣賞

作者:曹量 劉欣

童謠是指傳唱于兒童之間的歌謠,它融合了兒童文學和歌曲的特色,是文學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在千百年的傳承發展中,古今中外的童謠以其特有的文化意蘊伴随着一代又一代兒童成長,留下了許多廣為傳唱的經典之作。真善美的主題、生動的文字、簡單的旋律、詩意的吟詠,童謠自然純樸的藝術特色,更使其在跨文化傳播方面展現出獨特的優勢。

中國古代童謠

常描繪兒童遊戲場景

童謠有着悠久的曆史,在中國古代的樂教文化中占據着重要地位。《國語·晉語》言:“童,童子。徒歌曰語。”由此可知,我國古人在先秦時期就已為“童謠”一詞下定義,明确其專指兒童唱誦的歌謠。

童謠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出現,相關記載最早見于《左傳》:“童謠雲:‘丙之晨,龍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旃,鹑之贲贲,天策崞焯,火中成軍,虢公其奔。’”這首童謠記載的是曆史上有名的“假途滅虢”的故事,其大意為:丙子天清晨,尾星消失在天邊,陣容整齊的晉國軍隊奪取了虢國軍旗,鹑火星明亮耀眼,而天策星則暗淡退隐,鹑火星居中時晉軍到達虢國,虢君隻得匆匆逃出城。其中提及的“龍尾”“鹑”“天策”均指星象,早期童謠被賦予了預測未來的神秘功能。由此可知,作為一種記錄、保存和傳承文化不可或缺的載體,我國古時的童謠不僅有娛樂、教育功能,還有一定的政治功能。

把遊戲引入童謠,是中國古代童謠常見的表現手法。如明代《帝城景物略》所載:“二月二日小兒戲具謠:‘楊柳兒活,抽陀螺。楊柳兒青,放空鐘。楊柳兒發芽,打钹兒。楊柳兒死,踢毽子。’”我們能通過這首童謠一窺當時北京城兒童嬉戲玩耍的場景,孩子們以楊柳枝條的複活、變綠、發芽、枯萎為标志,開展不同的競技遊戲,與古時成人以布谷鳥叫、蟬鳴陣陣、菊花盛放等生物現象為标志判斷時節變化情況,安排耕耘稼穑之事,有異曲同工之妙。

童謠在中國古代亦被稱為“孺子歌”“小兒語”“小兒謠”等。如《孟子·離婁上》所載:“孺子歌:‘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其大意為:滄浪的水清又清,可以用它來洗我的冠纓;滄浪的水渾又濁,可以用它來洗我的腳。這首童謠傳遞出孔孟的入世思想,提醒人們要善于把握命運,恰當地利用外界環境來為自己服務。外界的“水”是變化的,時而清,時而濁。水清時用來洗冠纓,水濁時用來洗腳,使之“各得其所”“各有所用”。擁有積極的态度,讓客觀環境為自己服務,這是儒家積極入世思想的具體體現。

中國當代童謠

用自然之美啟迪童心

20世紀上半葉,随着學堂樂歌的興起和北京大學《歌謠周刊》的創辦,我國掀起了一股創作童謠的熱潮。部分童謠的曲調源于日本和歐美,如《友誼地久天長》原是蘇格蘭的一首民間歌曲,《兩隻老虎》的旋律來自17世紀的法國兒歌《雅克兄弟》。

20世紀下半葉以來,不少優秀的中國童謠作品陸續湧現,成為當代藝術重要的文化符号。這些童謠題材新穎、歌詞朗朗上口,在藝術上具有獨創性,受到廣大兒童的歡迎。兒童與遊戲有着天然的聯系,當代童謠中的大部分作品描繪了兒童遊戲場景。跳皮筋、搭積木、抽陀螺、踢毽子、跷跷闆等都是遊戲童謠常見的主題。如《跳皮筋》:“一排小姑娘,紮着翹翹辮,排隊在一邊,等着皮筋跳。”這首童謠描繪了一群小女孩紮好辮子排隊跳皮筋的畫面。又如《搭積木》:“大積木,紅黃藍,又有方來又有圓。小朋友,快來玩,你來搭火車,我來造火箭。”《橡皮泥》:“橡皮泥,拿在手中做遊戲,你捏一隻小貓咪,我捏一隻大公雞。”這兩首童謠描繪了孩子們一起玩玩具的場景。這類遊戲童謠生活氣息濃郁,表現出了兒童的無拘無束和天真爛漫。

除了描繪遊戲場景,當代童謠還有一類作品着重描寫動植物和自然景觀。如《小青蛙》:“小青蛙,呱呱呱,水裡遊,岩上爬。吃害蟲,保莊稼,人人都要保護它。”《花蝴蝶》:“頭上兩根須,身穿花衣衫,飛進花朵裡,傳粉又吃蜜。”這類童謠描繪的對象大多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小動物,如小青蛙、小白兔、小金魚等。童謠通過對動物形态、叫聲、活動特征等的描寫,使小動物的形象栩栩如生。描繪自然景觀的童謠也有不少,如《春雨》:“滴答,滴答,下小雨啦!小草說:下吧,下吧,我要發芽。梨樹說:下吧,下吧,我要開花。麥苗說:下吧,下吧,我要長大。滴答,滴答,下小雨啦!”這首童謠采用拟人手法,描寫了下春雨時小草、梨樹、麥苗的活動景象,生動展現了自然之美。《我是小雪花》《雨點沙沙》《月亮歌》等童謠的内容貼近兒童的日常生活,有助于讓兒童感悟到生活的美好,激發他們熱愛自然的情感。

外國童謠

簡練生動充滿童趣

在國外,兒童音樂藝術領域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種類,那就是題材内容豐富、體裁風格各異的童謠。在浩瀚的音樂文化中,外國童謠憑借悅耳的旋律、風趣的内容、簡練的結構赢得了世界各國兒童及家長的喜愛。

19世紀是西方童謠的黃金時代,随着西方國家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尊重兒童這一獨立個體的觀念推動了童謠的發展。這一時期的西方童謠代表作有《瑪麗有隻小羊羔》:“瑪麗有隻小羊羔,它雪白一身毛,無論瑪麗到哪裡,它總是跟着跑。”這是由美國女詩人薩拉·約瑟法·黑爾創作的一首童謠,該童謠講述了一個小女孩和寵物小羊之間的故事。西方文學作品中的寵物通常是“拟人化”的,寵物與人類的關系親密無間。作者通過講述兒童和小動物之間的趣味故事,采用音樂性的語言和口語化的風格,使這首童謠自問世以來備受推崇。

與西方不同,日本童謠的繁榮時期在20世紀。日本大正時代文化繁盛而充滿活力,北原白秋的《赤鳥》、野口雨晴的《金船》、西條十八的《童話》均為這一時期日本童謠的代表作。日本童謠中的不少優秀作品成為今天兒童文學領域的經典之作。如《十五的月亮》:“十五的月兒啊,您身體好嗎?傭人阿婆已辭工走了。十五的月兒啊,妹妹她已被送給了鄉下的人兒家。十五的月婆婆,我多想再次,見一見去世的媽媽。”在這首童謠中,作者以十五的月亮為寄托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又如《螢火蟲之光》:“流螢為燈,借來雪光,勤學不倦。曾幾何時,苦讀寒窗,歲歲年年。歲月流淌,今朝離别,就在眼前。”這首童謠展現了畢業生們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和校園裡濃厚的書香氛圍。(曹量 劉欣)

原标題:古今中外精品童謠曆久彌新 經典詠流傳

來源: 海南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