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屬于電子商務的什麼模式?移動支付網 作者 慕楚:“誰是支付第三”一直是支付行業經常讨論,甚至調侃的話題,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直播屬于電子商務的什麼模式?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移動支付網 作者 慕楚:“誰是支付第三”一直是支付行業經常讨論,甚至調侃的話題。
本周,移動支付網發布的《98家支付機構2021年度客戶投訴事件全公布》受到行業普遍關注,一方面是支付機構客戶投訴情況,能夠一定程度上反映當下支付行業的市場情況;另一方面,2021年“抖音支付”背後的合衆支付太“優秀”,成為了繼續财付通、支付寶之後,投訴量第三大的支付機構。
這不禁讓人問起,抖音上的交易量如此之大嗎?
破紀錄的抖音支付
據移動支付網了解,2020年9月,合衆支付(武漢合衆易寶科技有限公司)發生投資人變更,天津同融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為合衆支付唯一股東,其實際控制人變為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在張一鳴實際控制合衆支付,拿下支付牌照後,“抖音支付”于2021年年初正式上線。
以抖音支付為代表業務,合衆支付成為了頭條系支付業務的最終主體公司。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抖音對電商場景的搭建。
2018年3月,抖音與淘寶首次宣布達成合作,大量商家入駐抖音,但由于抖音對淘寶的分流作用,這一合作并沒有維持太久。
2020年5月底,字節跳動開始對淘寶PID綁定抖音号進行了限制,直接增加了MCN通過抖音鍊接淘寶商品的成本。與此同時,抖音不斷強化自身的電商屬性,6月,抖音成立自己的電商部門,并推出抖音小店官方應用程序“抖店”。
疫情下,随着帶貨直播火熱,抖音看到了電商“自強”的機會。
2020年10月9日,抖音直播正式切斷跟第三方電商平台的合作,抖音借助抖音小店實現了直播 電商的閉環。
在此背景下,直播帶貨可能擁有着較大的交易量。
“抖音直播間(商品)能比某寶便宜,加上大大小小網紅帶貨,就……”
“不奇怪,我現在網購基本都在抖音了,視頻場景購物太引流了。”
“直播帶貨量大。”
部分移動支付網讀者的反饋也對抖音直播帶貨的能力較為肯定。
根據各大支付機構公布的2021年度客戶投訴事件數據顯示:
合衆支付是财付通、支付寶以外,唯一一個兩類投訴事件破萬的支付機構。财付通背後的微信支付、支付寶都有海量的用戶和交易量,所以投訴量随之增大。而合衆支付如此大投訴量,難道也是因為交易量能夠與兩大支付巨頭比肩了?
抖音支付是否是支付第三極
2021年4月,字節跳動曾公布一份公司内部備忘錄,該備忘錄顯示,抖音的日活用戶量已達到了6.8億。此外,字節跳動還計劃将旗下電子商務業務的GMV從2020年的1700億元人民币增至6000億元人民币。
如果6000億交易量完全由合衆支付承擔,這也是一個可觀的支付規模。不過相對其他頭部支付機構來說,還遜色一些。2020年,拉卡拉的交易規模是4.34萬億,移卡是1.45萬億。未退市前的彙付天下,2019年是2.2萬億。
但合衆支付的牌照類型是互聯網支付,其交易更多是基于賬戶完成,與拉卡拉、移卡、彙付天下等擁有較大比例線下收單業務的機構還不一樣。
想象一下,經過抖音支付賬戶體系的資金有6000億,假定6.8億抖音用戶,有1億開通了抖音支付,那麼抖音支付每個用戶平均的年流水就達6千。可能很多人微信、支付寶的年流水都不會超過6千。
當然,這是一個相對完美的假設數據,畢竟抖音現在還支持微信支付、支付寶及銀行卡等支付方式,抖音支付的賬戶體系尚不完備。而投訴量大,可能大多來自這些支付渠道。
不過相對其他機構而言,抖音支付成為支付第三極(除了清算機構運營的雲閃付App)更有說服力。6.8億抖音用戶是微信的一半(12.68億),又擁有電商屬性(抖音小店),且當下直播帶貨如此之火。成為支付第三,比壹錢包(平安系及積分兌換優勢)、翼支付(電信運營商場景優勢)似乎更加靠譜。
當然合衆支付投訴量高,可能還真不是體量大,而是直播的問題的确多。
今年央視315晚會就點名直播亂象,亂象之下必然投訴量居高不下。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20年3月,我國直播電商用戶規模為2.65億。僅僅9個月後的2020年12月,直播電商用戶規模已達3.88億元,占網民整體的29.2%。此外,有報告預測,2020年直播電商整體規模有望達到1.05萬億元,滲透率(直播電商占全部電商成交額比例)達到8.6%。
直播帶貨一路高歌猛進的同時,投訴量也居高不下。市場監管總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12315平台共受理“直播”投訴舉報2.55萬件,其中“直播帶貨”占比近八成,同比增長357.74%。
在整個直播帶貨投訴量巨大的背景下,合衆支付擁有與微信支付、支付寶比肩的投訴量或許也正常。
背靠字節跳動,抖音支付擁有很好的商業基礎,或許未來能夠與微信支付、支付寶比高下,不過依舊需要解決牌照資質問題。以目前的監管架構來看,發展線下條碼支付需要互聯網支付與銀行卡收單雙重資質,抖音支付背後的合衆支付僅有互聯網支付資質。另外是需要建立服務商體系,構建一個完整的支付生态。
不過話說回來,微信支付與支付寶的橫空出世,存在許多偶然因素和時代背景,當下的監管态勢恐怕很難再複制二者輝煌。當下支付行業,成為第三已經不重要,活着才重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