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個成語,“無中生有”,它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就是把沒有說成有,比喻毫無事實,憑空捏造。其實,這隻是它的一個解釋,這個成語的另一層意思,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無中生有”乃天道智慧,悟透了,一生無憂!
“無中生有”語出《道德經》,老子認為有生于無。“有、無”是《道德經》的核心概念之一,貫穿全文,若想弄懂“無中生有”,真正領會老子的智慧,那便要結合《道德經》來看。
有和無
《道德經》開篇第一章就闡述了“有、無”的概念,老子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混沌未分,萬物尚未出現,此時的自然狀态,便是“無”,也就是天地之始。而後鴻蒙初辟,萬物始生,這便是“有”,所以有乃萬物之母。
老子這裡所說的“有、無”,其實并不是指有形和無形,而是指萬物存在的兩種狀态。無為有之體,有為無之相,想要了解萬物的原始自然狀态,便要從“無”的角度出發,想要觀察萬物的變化發展,便要從有的角度出發。
無中生有
無是天地之始,有了“無”,萬物才得以從天地之間孕育,故而生“有”,因此老子言:“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無為有之本,沒有“無”,“有”便無法開始,一切都不複存在,所以說,“有”絕不能離開“無”這個“本”。
有無相生
“有”和“無”從來都不是對立的,而是相對的,有無相輔相生,相依相伴,這是自然規律,故老子說有無相生。
就比如說,為美下了定義,世人方知何為醜,為善界定了界限,人們才懂何為惡。它們看似相對,實則相生,“有”和“無”也正是如此。
所以說,《道德經》中的“無中生有”,是揭示了事物發展規律,萬事萬物都是由無到有的。當你理解了“無”和“有”,搞明白了它們之間的關系,便能明白萬物規律,也就懂了天道規律。
最後,祝願大家常觀内心,以無悟有,以有察無,便可得到你想要的“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