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新話劇朗誦?作者:黃體軍做一個話劇演員,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職業和角色?在舞台經驗和技巧上需要注意什麼?近日,北京人藝著名演員楊立新受山東省話劇院邀請,與該院演員進行了面對面交流,并分享了自己的“秘方”——愛與忠誠自己的職業,這份職業必定會帶給你快樂與滿足,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楊立新話劇朗誦?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作者:黃體軍
做一個話劇演員,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職業和角色?在舞台經驗和技巧上需要注意什麼?近日,北京人藝著名演員楊立新受山東省話劇院邀請,與該院演員進行了面對面交流,并分享了自己的“秘方”——愛與忠誠自己的職業,這份職業必定會帶給你快樂與滿足。
做自己喜歡的事是幸福的
“話劇在您的生活中處于什麼位置?”面對記者的提問,楊立新笑着打了一個比喻,“我曾說我有‘五個一’,一個母親,一個老婆,一個兒子,隻在一個單位——北京人藝,一輩子幹了一件事——話劇。能在北京人藝做話劇,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
自1975年進入北京人藝,楊立新從跑龍套開始,一直演到在《茶館》《雷雨》《天下第一樓》《窩頭會館》《龍須溝》等北京人藝看家戲的主角,再到1991年踏入影視圈,參與主演電視劇《半邊樓》《我愛我家》《風車》《楚漢傳奇》《大江大河》《大江沉重》《中國餐館》等。從藝四十餘年,楊立新先後創作了大量觀衆耳熟能詳的藝術作品,塑造了無數深入人心的藝術形象。他還導演了《我的西南聯大》《牌坊》《小井胡同》等多部話劇作品,今年11月份将來濟南演出話劇《戲台》,在劇中飾演“大嗓兒”。
在“多栖”的道路上如此一路走下來,楊立新自稱“話劇仍是我創作的重點”“原來的角色照演,新的角色不斷嘗試”“狀态很好,比退休前還忙”。
這份話劇帶來的快樂,楊立新很樂意分享給山東省話的同行們,給大家鼓勁加油。他說,有一位演員曾向他講述自己的困惑——演話劇很辛苦,收入并不高,為了演好人物,有時寫人物小傳,寫到淩晨幾點,就問自己,我這是在幹嗎呀?楊立新接着他的話繼續描述——你寫到早晨,拉開窗簾,第一縷陽光照進來,然後下樓給家人買完早點,帶着劇本到你的排練場,一天都在裡面進行自己喜歡的創作,這是讓多少人羨慕和向往的事啊。“幹話劇可能不如幹影視風光、賺錢,但一個人一輩子能幹自己喜歡的事已經很幸運了;雖然舞台是假定性的,但通過你創造性的勞動,和觀衆一起體驗到劇中人物真實的喜怒哀樂,産生思想和情感的共鳴,一起完成作品,收獲掌聲和喝彩,這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啊。”講到此處,現場笑聲和掌聲一片。
藝術團體要有自己的看家戲
“山東是孔子的故鄉,山東省話劇院的作品中不能沒有《孔子》,這次排《孔子》體現了山東省話劇院的責任和優勢,真誠期待這部戲能成為山東省話劇院的一部代表作、看家戲。”楊立新表示,每個藝術團體都應該有自己的代表作、看家戲,進而形成自己的風格,北京人藝有北京人藝的風格,山東省話也會有山東省話的風格。
一個院團要出好作品,人才是關鍵。“話劇特别吃功夫,特别磨煉人,需要你幾年甚至幾十年一場一場去演,去尋找觀衆,磨煉自己,一個好的話劇演員的素質是慢慢積累出來的。”對此,楊立新特别強調了三點:文字理解能力,讀劇本的能力;想象的能力;舞台表現能力。
“要多看戲,培養審美觀。沒有小角色,隻有小演員。即便跑龍套,演配角,也要演到最好。”他舉例說,北京人藝有的老藝術家一輩子大部分時間演的看起來是小角色,但照樣演得光芒四射,精彩不輸于主角演員,照樣成了大藝術家。
楊立新表示,作為一個演員,了解自己院團的曆史、代表作、風格也很重要,這樣你就會找到自己的位置,把自己變成院團發展這條河流上的一股清流,至少是一朵浪花,而不至于成為沉沙。“因為話劇是一種集體創作,你必須在這個集體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我看山東省話的演員們狀态很好,很努力,也很有實力,加上這些年來山東省話已創作了很多有全國影響的好作品,所以我很看好他們。”
把戲做好比什麼都重要
對于如何看待戲劇現狀的問題,楊立新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電影、電視代替不了戲劇,它們是彼此共存各領風騷的關系,不管哪種藝術形式,關鍵不是市場景氣不景氣的問題,而是有沒有好作品的問題,所以不要怨觀衆,要怨就怨自己沒有拿出質量過硬的作品。“這些年,北京人藝的《茶館》、《窩頭會館》等保留劇目,每次演,觀衆都會提前一天甚至連夜排隊買票看,這說明了什麼?隻要有好作品,觀衆就不會離開你;隻要有好作品,我們就沒有理由對市場喪失信心。”
1992年于是之等老一輩藝術家在《茶館》“告别”演出時,于是之先生因為身體原因,居然出現了忘詞的現象。但在演出結束後觀衆仍然報以熱烈的掌聲,對老藝術家們的敬業和他們對藝術的癡愛表達最高的尊重。當時楊立新和這些老藝術家們同台演出,見證了這一切。“一個人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都要愛這個工作,要有恒心,否則你就沒有必要幹了,當演員同樣如此。如果話劇是你喜歡的事,你就要愛和忠誠于自己的職業,你也一定會從中獲得幸福和滿足,觀衆的掌聲也會告訴我們這一點。這是我特别想跟年輕演員分享的。”
談到自己的“多栖”發展經曆和保持藝術常青的秘訣,楊立新說,1991年踏入影視圈時,他已在話劇舞台上跟着老一輩藝術家們磨煉了十五六年,這是一筆豐厚的财産,終生受用不盡。“一個演員有話劇的功底,再有機會演影視劇就特别有底氣,可以走得更遠,但反過來,影視演員未必敢站上話劇舞台。所以,一個話劇演員,不管一直做話劇,還是将來有機會踏入影視圈,一定先要好好磨煉自己,打好自己的功底。長江後浪推前浪,我相信年輕演員,相信他們會做出好作品,我對話劇前景充滿信心。”(黃體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