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茶花映着那樹高大的桃花,春分的煙雨中,有一種特别的絢爛,居然聯想到了小仲馬的小說《茶花女》,那是我在大學時代讀過的小說,記不清其中具體情節了,隻記得女主人公愛買茶花,出門帶着茶花,以白茶花為主。為什麼一百多年前的法國巴黎會有一個風塵女子如此喜愛茶花?還是潔白的茶花?
“萬紅彫落盡,留住隔年花。”
昨晚到今天,把法國作家小仲馬14萬字的小說《茶花女》再讀了一遍,還找了根據《茶花女》改編的歌劇來看。不知道年輕時讀它落淚了沒有?但過了天命之年,結局兩章讀得感花濺淚,歌劇看着也深陷在其中的哀傷中。小仲馬是根據當時真實的故事加工而成的,還和他自身的經曆息息相關。文學之美大概就體現在這裡,隻活二十三歲的茶花女卻在文字和歌劇中永生,小仲馬相伴着茶花女。
“獨豔迎人笑,殘妝帶雨斜。”
看完小說和歌劇,還是找不到女主人公為什麼喜歡茶花?由安琪拉·喬治烏主演的歌劇有句台詞倒可以解釋:“啊,似茶花,曾盛放,今萎謝。”茶花是名花,在世界上也是,它不會整朵凋零,而是一瓣一瓣地枯萎,它離開枝頭時卻決絕,整朵花如斷頭一般,茶花又被稱為斷頭花。風雨後,盛放的茶花一朵一朵跌落枝頭,花質豔麗讓人觸目傷懷。再等些日子,化作春泥,歸于塵土,不複存在了。
春分風雨,陰陽各半,茶花落
為什麼茶花女瑪格麗特會在文學裡長存?是因為她的美豔絕色?還是她的聰明善良?或者身陷泥濘不堪,仍懷有對愛情的渴望?書中有一段話是她給愛她的男主人說的,曾遭受過各種困苦不幸,也盡享浮華尋歡作樂的她,面對神秘莫測的愛情,這段話,放在今天仍有其現實意義。
“你以為我會把你的愛情和車子、美麗首飾相比嗎?你以為我會把虛榮當作幸福嗎?一個人心中沒有愛情的時候可以滿足于虛榮,但一旦有了愛情,虛榮就變得庸俗不堪了。”
“茶花一樹早桃紅,百朵彤雲嘯傲中。”
風塵女子瑪格麗特短暫的一生中,最美的年華,面對生命與歡愛的流失,對愛依舊選擇了成全。浮生似幻若夢,皆成了虛妄,讓讀到小說的人,對她懷有深深的感傷與同情。不記得她的姓名,但說起茶花女,卻令其嬌豔生命也令豔美茶花增色不少。
花花相映,為誰所植?
每一個出生的女子,并不能自已選擇出身,有顔華的女子墜落風塵中時,真要用花來喻,也許茶花是為貼切的吧?“物情無老少,春意自繁華。”茶花是否可以算女子一種宿命的花?
“顔色休相妒,風流别一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