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第一次接觸到鍵盤的時候,看着這麼一大堆排列錯亂的鍵盤,有沒有一種不知道從何下手的感覺?每打一個字都要盯着鍵盤,還得擡頭看屏幕自己打錯字沒有。誰設計的這種鍵盤?未審核麼不按照順序排列?
鍵盤的前身是打字機。在19世紀時,辦公室裡的文職人員都是靠筆蘸墨水寫清單、函件的,效率可想而知。為了滿足社會需求,打字機就這樣問世了。當時确實按照字母順序排列,也确實大大提高了文員們的速度。但是問題來了,那時的打字機是依靠按鍵撬動後方的鉛印完成工作,當打字速度太快時,相鄰兩個字母的長杆和字錘可能會卡在一起,常常導緻機械的故障,為了解決這一個問題,科學家們經過好幾次改進仍然沒有辦法解決,最後隻能靠降低打字員的速度來解決,于是就有不按順序排列的鍵盤。
電腦剛剛發明的那段時間,因為鍵盤的字母排列順序是按照26個字母的排列來的,打字員用的特别的順手,打字特别的快,但是往往會出現一些鍵的組合會卡頓、死機等問題。當時科學家主要是降低大打字員的速度,于是就把常用的字母放在比較偏僻的地方,并且還要在它們之間的方向上是相反的,于是就有了QWERTY鍵盤布局,這種布局在最大的程度上改善了電腦卡頓的問題。
這種鍵盤布局的排列一直沿用到今天,原來追求的打字速度慢,已經慢慢的被人類給忽視了。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就曾經有人提出過這樣的鍵盤會導緻人們的工作效率降低。因為打字員一般都是用右手來打字的,但是QWERTY鍵盤布局讓左右也跟着承擔了重任,并且左手承擔的打字工作達到了57%,人類的兩個小拇指和左邊的無名指是最沒有力氣的手指頭,但卻是使用率最高的手指頭。現在大多數人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甚至是手機輸入法都在使用QWERT的鍵盤布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